万能测长仪测内径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369803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能测长仪测内径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万能测长仪测内径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万能测长仪测内径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万能测长仪测内径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万能测长仪测内径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能测长仪测内径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能测长仪测内径实验指导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实验守则1、精密测量实验室主要是常用量具和光学仪器,要求恒温、恒湿、防尘、防震 进入实验室后不能乱动仪器,不得高声喧哗,严禁吸烟、吐痰、丢垃圾。2、实验前学生必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3、进入实验室后要注意听指导教师讲解示,并经许可后才能进行实验操作。4、实验时应保持良好的秩序,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注 意独立思考,细心观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查出其原因。5、实验时应按操作规程进行,否则不能得到要求的测量结果,而且还有可能损 坏仪器,另外仪器上的镜头不能用手或布擦,仪器上上防锈油的地方不能用 手接触。6、实验时如遇仪器发生故障,应立

2、即报告指导教师。7、实验报告是实验成绩的评分依据,必须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处理实验数据。万能测长仪操作规程1、开机:先将电源打开,然后打开光源开关。2、测量:1)外尺寸外尺寸测量属于绝对测量(直接测量)。需先找到基准零点,然后进行测量。步骤:a、装上活动尾管、测帽(测量轴承沟径时可选用测沟,测头向外反装)将左边重锤丝线挂上,移动阿贝头主轴使测帽或者测头慢慢靠近直至接触。调节活 动尾管上转折点调节螺丝,找转折点:平面测帽找最小值,球型测帽找最大值。清零。b、移动阿贝头主轴,直至被测工件方便固定为止,缩紧阿贝头主轴。固定被测件,使其被测轴线大致在测量轴线上,可使用条形垫铁将工件垫高以方便测 量。c、

3、松开阿贝头主轴,找转折点,采点。所得数值即为被测工件尺寸。2)尺寸尺寸测量属于相对测量,需使用标准环规做测量基准。步骤:a、换上固定尾管,将测钩固定在尾管和主轴上,挂起右边重锤丝线。将条形垫 铁垫在工作台上,环规固定在垫铁上。b、移动工作台将两测钩置于环规,找转折点、采点,记住所采点的序号。c、取下标准环规,将被测件装上,找转折点,采点。3、注意事项及仪器保养。1)测量前将测头测帽及被测件表面用软布或者吸油纸沾汽油擦净,测量后需重 新涂上防锈油,放入附件箱或者干燥箱。2)仪器切勿随意搬动,震动,使用时轻拿轻放,切勿猛烈撞击。3丿保持室清洁,温度控制在201C,湿度60%以。4)导轨定时保养涂油

4、。实验二: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径一、实验目的:1、了解万能测长仪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2、掌握用万能测长仪测量孔径的方法;3、巩固孔径尺寸公差及圆度柱公差的概念。二、实验容用万能测长仪按相对法测量孔径,并判断其合格性。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利用阿贝原理将读数精确到0.001 毫米进行比较测量孔的直径,并计算孔的公差和圆柱 度公差。仪器和测量原理说明: 万能卧式测长仪,是以一精密刻度尺为实物基准,并利用显微镜细分读数的高精度长度 测量仪器。对零件的外形尺寸可进行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它不仅能测量外尺寸,更换附件 还能测量尺寸以及、外螺纹的中径等。( 1 ) 万能测长仪的结构图 2-1 为 JD18

5、投影万能测长仪的外形结构图,它主要由基座、测座和尾座以及各种附件组成。图 2-1 万能测长仪1- 测座 2- 万能工作台 3- 手柄 4- 尾座 5- 手轮 6- 底座7- 手柄 8- 微分筒 9- 手轮基座是由底座 6 和万能工作台 2 组成。在底座 6 的左面导轨上装有测座 1 ,右面 导轨上装有尾座 4 ,万能工作台装在底座的中部。万能工作台可做五种运动:工作台的升降运动:旋转手轮 9 可使工作台上升或下降。为了保证万能工作台在承受 不同重量的工件时,仍能同样灵活的升降,在底座的右侧装有一个平衡装置,它的操作是通 过底座右侧端的手轮 5 来进行的。工作台的横向移动:旋转微分筒8,可使工作

6、台作025mm的横向移动。微分筒 的分划值为 0.01mm 。工作台的摆动:摆动手柄3 可使工作台作 3 的左右倾斜摆动。 工作台的转动:扳动手柄7 可使工作台绕垂直轴旋转3 。 工作台的自由滑动:在测量轴线方向上,工作台可自由滑动,滑动围为10 m m 。测座 1 是由测量杆、读数显微镜、照明装置等组成。测量杆部装有一根刻线长度为 100mm 的基准刻线尺,这就确定了万能测长仪的绝对测量围为 0 100mm 。尾座 4 装 有尾管,尾管头部有测头,尾部有使测头轴向微动的螺丝。万能测长仪用于测量尺寸或测量 螺纹中径时,必须使用仪器的有关附件(图中未示出)。( 2 ) 万能测长仪的测量原理 万能

7、测长仪是按阿贝原则设计制造的。所谓阿贝原则是指被测工件的被测尺寸应处于仪 器基准刻线尺的轴线延长线上, 以保证仪器的高精度测量。其工作原理见图 2-2 ,进行外尺寸测量时,是直接把被测工件 1 与仪器的基准刻线尺精密玻璃刻线尺 3 作比较测量前先使仪器测座与尾座的两测量头接触,在读数显微镜 4 中观察记下第一次读数值,然后以I攥I叽即划反图 2-2 万能测长仪测量原理1- 工件 2- 万能工作台 3- 精密玻璃刻线尺 4- 读数显微镜尾座测量头为固定器测量头,移动测座,将被测工件放入两测量头之间,通过万能工作台 2 的调整,使被测尺寸处于测量轴线上,再从读数显微镜中观察读出第二个读数两次读之差

8、就 是被测工件的实际尺寸。由于精密玻璃线纹尺是安装在测量轴线上,因此,在万能测长仪上 测量是符合阿贝原则的。图 2-3 万能卧式测长仪投影读数光学系统示意图读数显微镜的光学系统见图2-3 ,由光源D1(15W)发出的光线经隔热片G1、绿色滤光片 LU1 、聚光镜 J1 、直角棱镜和反射镜 FA1 后,照明分划值为 1mm 的 100mm 玻 璃分划尺胶合组Bl、BA(BI是100mm分划尺,BA是保护玻璃)BI上的刻线经过50X 投影物镜 W1 、 W2 ,反射镜 FA2 、 FA3 、 FA4 后成像于蜡屏 PI 上。 PI 上刻有 10 对双刻线他三角标志,因此再通过放大镜 FANG 可读

9、至 0.1mm , J 是调灯丝位置用的透 镜。由光源D2(2.1W)发出的光线经聚光镜J2、J3和绿色滤光片LU2后照明到测微分 划板FE后,经过30X投影物镜 W3, 反射镜FA5 、 FA6 、 FA7后成像于蜡屏PI上。再通过放大镜 FANG 可读至 0.001mm 。测微分划板 FE 是固定的,蜡屏同 30X 投影系 统是刚性连接的,当蜡屏移动0.1mm时(即移动一对双刻线距离丿30X投影系统也沿着 测微分划板FE方向移动0.1mm。而在测微分划板0.1mm围刻了 101根刻线,因此两 刻线的间隔代表1 口 m,在投影屏上的视宽约为1.65mm。如图2-3所示的投影屏上的 读数为 5

10、.0100mm 。万能测长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分度值:0.001mm测量围(mm): 0100mm仪器最大不确定度:测外尺寸:(1+L/100丿口m测尺寸:(1.5 + L/100丿口m四、实验设备:JD18万能测长仪、量规P49.994mm、实测件G40H10五、测量步骤:1、根据被测孔的基本尺寸、公差等级及基本偏差查表确定被测孔径的上下极限偏差;再根据被测孔的基本尺寸及公差等级查表得出圆度公差和安全裕度A。按缩方式求被测孔径的验收极限:D上验收极限=Dmax - AD下验收极限Dmin+ A2、接通电源,调节目镜视度环,使视场各刻线尺成像清晰。3、参看图 21,松开位于手轮 9 中心之紧固钉

11、,转动手轮 9(同时松开两侧之限位螺钉)使工作台2下降到较低位置。然后在工作台上安好标准环(应使标线的直径方向与尾管大致在同一垂直面上,螺钉压板是旋后一个螺钉来夹紧),如图 2-4。图 2-4 标准环的放置4、上升工作台,使两测钩伸入标准环,再将手轮9 的紧固钉拧紧。5、用手扶稳测量轴 1,挂上重锤,并使测量轴上的测钩测头缓慢地与标准环接触(注意切勿使测头碰击标准环),如图 2-5。图 2-5 测钩测头与标准环的接触6、找准标准环的直径位置:缓慢地转微分筒8 使工作台前后移动,同时观察毫米刻线的移动情况,刚好至最大转折点时即行停止。在此位置上,松开紧固螺钉7 扳动手柄摆动工作台刚好至最小转折点

12、时即行停止,此处即为标准环正确的直径位置,即可记下读数结果(即为环规的对正值),如图 2-6。图 2-6 标准环测量的粗调和细调7、用手扶稳测量轴,使测量轴右移一距离(注意:切记不能动尾管,否则比较测量就无基 准),稍下降工作台,松开压紧螺钉,取下标准环,换上被测件,按上面同样的测量方法 测出被测孔径记下读数,(即为读数值)被测孔径尺寸=读数值-对正值+标准环公称尺寸8、沿被测孔径的轴线方向测三个截面。每个截面要在相互垂直的两个部位上各测一次,其图 2-7 被测件的多次测量位置的变换8、计算被测孔圆度误差: f S ff Ld - dIIIO I II III其中:f d d + d dIII max III min21 max1 mm J = i maxI minI 2I2万能测长仪测孔径实验报告学院: 专业: 班级:学号实验组实验时间指导教师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容实验原理实 验 步 骤实 验 条 件仪器名称分度值(mm)测量围(mm)测量方法基准件名称被测孔基本尺寸及极限偏差(mm)安全裕度A5m)验收极限(mm)圆差to5m)上验收极限下验收极限实验数基准件尺寸(mm)基准件对正值(mm)测量读数值(mm)测量结果(实测孔径丿(mm)据截面In皿In皿A_AB-B圆度误差fo Cm)实验总结指导教师意见签名: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