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36980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叙州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45分)一、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儒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基本文献,这六部书后被称为“

2、六经”。政府表彰“六经”,开始提升儒学地位可能出现于A. 春秋B. 战国C. 秦朝D. 汉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末期孔子创立的儒家经学兴起,影响有限,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经孟子和荀子发展的儒家学说影响扩大,但并未被统治者采纳,故B项错误;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对儒学的巨大打击,故C项错误;西汉中期,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学被汉武帝采纳,成为封建统治的主流思想,儒学成为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因此儒学地位进一步提高,故D项正确。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反映出A. 该言论鼓励了社会暴力革命B. 科举制促进了社会知识进步C. 中国古代对政治

3、学科的重视D. 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社会暴力革命是对材料言论的错误理解,故A项错误;材料阐述的是社会制度对社会阶层的影响而非促进了社会知识进步,故B项错误;对政治学科的重视材料缺乏论据支持,故C项错误;材料“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各社会阶层人员因社会制度的促进而急剧变革,故D项正确。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3.青蒿入药,在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等典籍都有记载。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这说明A

4、. 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B. 中国医学一直重视总结实践经验C. 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D. 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屠呦呦温习中医古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制出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可知古代医药典籍对科研有启示作用,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中医得到了世界认可,排除A;材料体现的是对中医古籍的研究,没有体现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医学极重视理论概括和抽象,排除D。所以选C点睛:探究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这种题型是伴随着新课改流行起来的一种试题,这种题型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问题情

5、境,要求学生依据科学的价值标准辩证地、历史地分析事件,对有关历史问题和观点进行探究,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点、方法与技能,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审视或解决相关问题。4.顾炎武说“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莫甚于李贽”。纪昀说李贽的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据此可知,二者A. 对李贽反正统行为进行批判B. 认识到李贽具有狂放的性格C. 推祟李贽对圣人的大力挑战D. 强调了李贽思想解放的作用【答案】A【解析】由“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莫甚于李贽”可以看出顾炎武批判李贽;由“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可以看出纪昀也是批判李贽的,二者对李贽的反圣人及圣教思想进行了指责、批判

6、,A项正确,C项错误;仅依据材料无法得出李贽的性格,B项错误;D项材料不能体现。5.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A. 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B. 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C. 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 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书院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宋代至明清,官办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实际反映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故选B;材料不能体现官办书院

7、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排除A;书院的变化和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殖民侵略的信息,排除D。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书院中国古代的书院的因素6.东汉说文解字中解释“纸”字的构成,从“糸”,是因为其初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氏”声,是因为纸平滑如砥。据此推知A. 早期的纸其原料与丝有关B. 造纸术出现于东汉时期C. 东汉时期的纸价廉物美D. 纸已经成为主要书写材料【答案】A【解析】“丝絮为之,于水中击絮也”说明纸在制作过程中有丝的成分,故A项正确;中国最早纸出现在西汉时期,东汉蔡伦是改进造纸术,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纸张的价格和价值,故C项错误;材料中介绍

8、的是纸张制作,没有提及使用情况,故D项错误。7.西晋文学家傅咸曾经对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这样描述,说:“夫其何物,厥美可珍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取彼之弊,以为此新。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伸可屈,能幽能显。”对这一发明理解正确的是A. 大大提高印刷效率,有利于版本的统一,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留存B. 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交流和教育的普及C. 是欧洲开辟新航路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中华文明对世界航海事业发展的重大贡献D. 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对军事武器的进步也有着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造成许多惨剧【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

9、蕴藻,实好斯文。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伸可屈,能幽能显”可以判断这指的是我国古代的造纸术,引起了书写领域的革命,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故B项正确;A项指的是印刷术,C项指的是指南针,D项指的是火药的发明,均不符合题意。点睛:首先要判断出材料“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含章蕴藻,实好斯文。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可伸可屈,能幽能显”是指造纸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四个选项即可。8.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因与功名进取无关而长期失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后,明神宗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数字,就把它束之高阁。这反映了A. 传统科技轻视科技理论探讨B. 明代科技重视实际经验总结C. 重政轻技观念束缚科技传播

10、D. 科技传播没有形成市场机制【答案】C【解析】材料提及天工开物“因与功名进取无关而长期失传”、天工开物被统治阶级束之高阁,这反映了科技巨著在封建社会遭到冷落,这与此时人们的理念有关,并影响了科技的传播,C项正确。A和B两项都是古代科技的特点,但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9.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此类小说A. 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 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C. 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D. 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三国演义和水浒

11、传所强调的“忠义”正式当时社会所倡导的,也就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这类小说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B选项错误,“忠义”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这类“忠义”人物的出现并不能代表宣扬宋明理学;D选项错在材料与民主思想无关,与民主思想对立的是专制思想。10.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介绍了西方的政治制度。他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在于,国家议员和总统自下而上地由民众选举,议会对于来自民间的意见,“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循同”。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书对开阔人们的眼界起了积极作用B. 魏源认识到了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C. 魏源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D.

12、 魏源在该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魏源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学习西方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他已经认识到西方政治制度的优点,但并不主张以西方的政治制度取代清王朝的君主专制,故选C。11.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据此可知,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B. 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C. 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D. 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13、据材料“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基础的变化引发思想和政治的现代化,而中国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发展曲折,现代化运动与救亡图存结合,故中西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启蒙及现代化的原动力不同,故C正确。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差异明显,没有突出中国救亡图存的背景,故A排除。中西方传统文化不同,片面强调文化方面,故B排除。中西方政治制度不同,片面强调政治方面,故D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4、影响;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特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影响12.1895年,严复在直报上连续发表政论文章,痛诋尊崇君主专制思想,而盛赞西方民主政治;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而人民才是国家的“真主也”。据此推知,严复A. 否定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B. 宣传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C. 是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D. 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答案】C【解析】【详解】否定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符合史实,但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故A项错误;严复宣传君主立宪思想,而不是民主共和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指斥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而人民才是国家的真主也”体

15、现了严复的政论给人们以思想启蒙的作用,故C项正确;严复主张维新变法,是改良派,而不是革命派,故D项错误。13.德国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年轻时曾向他的老师表示要献身于理论物理学,老师劝他说:“年轻人,物理学是一门已经完成了的科学,不会再有多大的发展了,将一生献给这门学科,太可惜了。”后来用成果否定了上述观点的科学家是A. 伽利略B. 法拉第C. 牛顿D. 爱因斯坦【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的时空观,在相对论产生之前,人们以为经典力学的发现,使得物理学发展到了没有可以探知的程度,以此由了材料中观点的出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是对材料观点的否定,D符合题意;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早于牛顿经典力学的发现,故排除A;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与材料的论述信息无关,故B错误; C人们错误的认为经典力学的发现,使得物理学不存在可以探知的领域,故错误。14.阅读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有关情况表,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 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B. 科技成就都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C. 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