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管理技术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369449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栽培管理技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稻栽培管理技术1稻田基地选择优质高产稻米生产基地应选择稻田土壤无重金属和残留农药污染、灌溉水源清洁、生长中后期昼夜温差平均在1015,既避高温,又防低温,其光温资源能满足双季水稻和一季晚稻安全灌浆结实的要求。2培育多蘖壮秧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最好采用湿润育秧大苗移栽或旱育秧中苗移栽,以利于调节群体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发生。壮秧是优质高产稻米生产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壮秧能节省大田用肥、扩行稀植、降低群体起点、减少病虫为害、增强抗倒伏能力。通常所说的壮秧,一般具有以下形态特征:秧苗矮壮,茎基扁蒲,叶身挺立不弯,移栽后返青快,分蘖早,分蘖健壮;根多发白,发根力强,白根多,无黑根和腐根;叶色

2、青绿,不浓不淡,无虫伤及病斑;生长整齐一致,清秀健壮。2.1育秧秧田选择湿润育秧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力适中、灌排方便、水源清洁、阳光充足、无病源、杂草少的田块作秧田。早稻育秧期间温度低,秧田位置以背风向阳为宜;晚稻育秧期间温度较高,秧田要通风凉爽。旱育秧床地应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地下水位50cm以下、背风向阳、杂草少、地下害虫少、偏酸的旱地。床地应固定不变,以利连年培养保护。2.2育秧秧田培肥湿润育秧秧田可施用草塘泥、绿肥、人粪尿、猪厩肥、饼肥等作底层肥,可以因地、因季选择适合当地具体条件进行秧田培肥。但是,各种有机肥都要经过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为了促进秧苗早生快发,

3、还需要适量施用硫酸铵、尿素和磷胺、过磷酸钙或腐熟人粪尿作面肥,旱育秧床土培肥的实质是提高床内腐殖质的含量。培肥的方法是施用足量的稻麦秸秆和有机肥,即田土要耕熟,有机肥要烂透,有机肥与化肥结合。一般可在秋冬季用秸秆、春季用有机肥、播前施用化肥或多功能壮秧营养土的三段培肥法。2.3科学浸种催芽(1)种子精选和消毒。浸种催芽前应将种子翻晒12d,晒好后的种子用泥水或盐水选种,以去掉极不饱满的种子和有黑粉病的种子。水稻种子消毒,可用0.1%0.2%的“401”浸种12d,或用稀释1 000倍的50%多菌灵浸种12d,或者用300500倍强氯精浸种。注意催芽前要先在水中预浸10h左右捞起,洗干净,以免影

4、响发芽。(2)催芽。水稻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738,而早稻催芽一般都在气温很低的春季,必须采取一定的保温方法进行催芽。早稻破胸阶段所需的适宜温度不要超过38,催芽以2628保温催芽较好。催芽时应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保湿催芽和摊凉炼芽”的原则。2.4适期播种育秧早稻播种期的确定,首先要考虑播种时的气温条件。当常年日平均温度稳定通过12时,根据天气预报,在冷尾暖头抢晴播种,薄膜保温育秧可适当提早播种;其次,要考虑移栽期天气条件是否适宜于秧苗成活。水稻安全移栽的温度指标为日均温稳定通过15;再次,三熟制早稻还必须考虑前作的收获期、晚稻插秧期等,否则会影响前后作物的生产。湿润育秧要求成苗

5、率大于85%,壮苗率大于80%,播种量常规稻为375450kg/hm2,杂交稻为150180kg/hm2。现青扎根期在精整半旱秧田、播后塌谷、覆盖的基础上,晴天要灌满水沟,阴天可灌半沟水,雨天要排干水。在一至二叶期施尿素37.545kg/hm2或硫酸铵7590kg/hm2作断奶肥,同时在晴天灌水上厢板,雨天放干水,低温寒潮期护水保苗。三叶期以后,早稻湿润秧田干湿以湿润为主,寒潮期间灌水保温;晚稻秧田则适度控水,随排随灌。3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适宜的移栽秧龄是5.56.5叶,此时秧苗素质的理想株形是:叶片直立,秧苗富有弹性,白根多,茎基扁平,带分蘖,百株地上部分干物重3g以上,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能

6、力。适宜的栽插密度是水稻获得高产的中心环节,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尤其是对直链淀粉含量有明显影响。可采用等行距移栽,即早稻15cm20cm,晚稻为20cm20cm,但最好采用宽窄行移栽。一般早稻移栽密度为13.3cm(16.7cm+33cm),中、晚稻为16.7cm(16.7cm+33.3cm);一般杂交早稻的栽插密度可选择10cm23cm、13cm23cm、17cm20cm等规格。4田间平衡施肥肥料在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产量高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中后期氮肥施用与稻米品质形成关系密切。一般优质高产稻氮磷钾的配合比例为10.50.9,并配施总量为2.5%3.0%的硫、锰、镁、钙等营养元素

7、肥料。施肥量应视品种特性、稻田土壤肥状况而定,一般早稻为35%的复合肥(N+P2O5+K2O)600675kg/hm2,晚稻为675750kg/hm2,在移栽前耕田时一次性全层施用,也可以用尿素、硫酸铵、过磷酸钙、磷铵和氯化钾等单质肥料配合施用。一般纯氮、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钾的用量分别为120135kg/hm2、6075 kg/hm2和105120kg/hm2,其中氮肥和钾肥以60%70%作基肥,磷肥则全部作基肥。由于优质稻基秆较纤细,在幼穗分化始期或拔节期应严格控制施用氮肥,即不施用穗肥。有机肥有改良土壤结构、平衡土壤养分的重要作用。对于优质高产水稻的栽培最好施用有机肥。厩肥中以猪厩肥应用在稻

8、田较多,厩肥应先腐熟后下田或提前约15d翻耕入土壤中。沼气池肥(如秸秆+青草+猪粪)沼渣中一般含全氮1.25%、全磷1.90%、全钾1.33%、速效氮3.79mg/g、速效磷7.09mg/g、速效钾8.37mg/g。沼池肥可直接施用,一般施用1518t/hm2沼池肥,可满足优质水稻对养分的要求,同时减轻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危害。5节水灌溉优质水稻灌溉应采用浅水插秧,这是实现浅、直、匀、不伤,保证苗数的必要条件;深水活蔸,插秧后立即灌水,以不淹没叶耳为准,切忌干秧;薄水分蘖,分蘖期间浅水灌溉(13cm)能促进分蘖的发生;足水长穗,一般灌水510cm,做到3d有水1d干、前水不见后水,以利稻穗和

9、根系的生长;干湿壮籽,即抽穗期灌浅水,以后保持稻田湿润至收获期,收割前57d灌跑马水,切忌断水过早,防止早稻后期高温逼熟,晚稻后期充实不良。水稻土经分蘖期一段时间较稳定的水层灌溉后,有毒还原物质增加,必须排水晒田。优质高产水稻栽培一般采用23次轻搁。在田间群体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5%90%时开始搁田,以控制群体发育和无效分蘖的发生,一般早稻在移栽后1520d、晚稻在移栽后1215d搁田。6中耕除草稻田杂草除了与水稻争夺水分、养分、阳光,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外,也是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因此,防除杂草是优质高产水稻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最好采用人工中耕除草,尽量减少化学型除草剂的使用。中

10、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地下部根系的生长发育。也可以在稻田放养鸭子,即稻鸭共养的生态栽培方法。7病虫害防治水稻的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应坚持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地利用耕作、栽培、化学、生防等措施综合防治。栽培上可以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适当控制施氮量、调整株行距和插秧规格等农艺措施来培育健壮的水稻群体,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在田间按每4hm2左右一盏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水稻害虫。在栽培后1520d按每公顷放养180只水鸭,以防除杂草和抑制病虫的危害。在秧田期注意防治稻蓟马;大田期主要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等。8收割与贮藏(1)收割。收获期及收割方法与裂纹稻米形成有关,过早或过迟收割都会增加裂纹米。优质高产稻的适时收割是指已经充分成熟,一般稻谷含水量19%21%时已充分成熟,这时收割的稻谷出米率和精米率都较高。(2)贮藏。干燥方法不当对稻米品质有严重影响,在强烈阳光下高温曝晒,会使稻米发生横断,降低精米率。因此,要改为风干、阴干或间歇晒谷,防止稻米发生断裂,提高整精米率。如在夏天用水泥坪晒谷,应采用厚晒勤翻的方法,使稻谷受热均匀,减少横断米粒。稻谷的含水量在13%以下有利于安全贮藏。贮藏期间要翻晒23次,使含水量保持在低水平;其次可以采取适当降低贮藏期间温度和湿度的措施,使种子内部的代谢活动处于较低水平。同时,积极防治仓库内的害虫和有害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