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大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368996 上传时间:2023-06-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认知与学习课程大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中学生认知与学习 课程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学分:2课程总学时:28适用专业:中学教育各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1.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程,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2.本课程属于心理学科,旨在提供教育学与课程教学法在认知学习方面的心理学依据,并结合中学教学实际为学生提供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在中学生认知学习中的应用原理。本课程回答中学生是如何认知、如何发展的、什么是学习、什么是认知学习、中学生如何学、为什么这样学以及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学而教等问题。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儿童发展”,学生学习“儿童发展”课程为学习本课程打下知识和态度基础。(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本课

2、程在内容上兼顾中学生认知发展与学习心理两方面,偏重于后者及后者中的认知学习。一方面保证其相对完整性和体系化,另一方面紧密联系中学生学习的实际以及当前中学教学的各种现象与问题。从理论端说,应在学习基本理论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对中学生基本学习方式与中学教学方式的心理学依据的思考。从实践端说,将有关学习动机、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策略学习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知识与学生自身的学习联系起来,既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印象以及初步了解其应用方法,又使学生在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的意识方面有所提高。在教学方法上注意删繁就简,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结构简明,将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放在第一位。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心理学思维和技能的了解,

3、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力争实现在网络平台上的学习氛围,展开一定的讨论活动。本课程依据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设置。本课程为理论课,没有课外或校外实践要求和安排,但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体会,形成互动。2. 本课程首先讲授有关中学生心理发展、主要是认知发展方面的知识,在理解学习和认知学习的概念与特征基础上,对学习理论做一简单梳理,使学生了解不同学习理论在教育上的表现及其教育的影响启发学生注意思考教育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学习动机部分,首先学习有关概念和种类,了解不同心理学流派对学习动机的解释,最后是学习动机培养方面的策略。在知识学习部分,首先介绍知识与表征的概念,之后说明知识学习的基本过程以

4、及知识学习的两个基本内容:概念学习与原理学习。认知技能部分涉及认知技能、知觉学习和规则学习,本课程不仅论及这些学习的概念,而且涉及这些学习原理对教学的意义。认知策略部分论述了其意义与种类。本课程还对影响认知学习的因素以及认知学习的测量与评价有所介绍。3.各章课时分配如下:第一章 中学生认知发展(6学时)第二章 学习及其理论流派(4学时)第三章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4学时)第四章 知识学习(4学时)第五章 技能的学习(6学时)第六章 学习策略(2学时)第七章 认知学习的测量与评价(2学时)4.本课程从两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核与评价:一是平时与期末考试。平时通过作业、考勤、课堂回答问题、课外阅读等综合

5、考察学生的表现。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期末采用书面闭卷考试。试卷来自试卷库;二是课内与课外。课内注重对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讨论情况的考察,课外考察学生对作业反馈的反馈与修改情况以及对资料的阅读情况。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修读本门课程后学生了解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应理解认知学习的涵义与特征,了解认知学习理论流派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理论,理解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策略学习的概念和原理,懂得影响认知学习效果的因素。(二)能力目标修读本门课程后学生应能够具体分析中学生学习动机认知学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能够对中学生认知学习进行科学评价,能将认知学习原理运用于教学设计之中。(三)素质目标修

6、读本门课程后学生应对心理学有更深的认识与更丰富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心理学学习提升对中学生教育的情感。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心理学思维。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课程内容与要求导言第一章 中学生认知发展1.学习任务学生在本章学习中应完成听课、记笔记、预习与复习、课外阅读、讨论、作业等任务。2.学习目标理解心理向成熟发展的涵义,知道心理发展的内容以及四种发展模式;了解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了解中学生认知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发展的基本情况,懂得认知风格中各类型的涵义与特点;能通过自我认识加深对中学生认知发展的了解;能结合个人认知发展过程理解其影响因素,形成一定的从

7、心理学角度看认知发展倾向。3.授课形式与学时安排讲授,课外阅读,线上讨论;6学时4.基本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涵义与特点1.心理发展的涵义与特点2.心理发展的内容二、心理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节 中学生认知发展一、感知能力的发展二、思维能力的发展(重点)三、言语能力的发展四、创造性的发展五、认知风格的形成第三节 影响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因素一、家庭因素二、学校因素三、社会因素四、个体因素第四节 认知发展与教育一、认知发展水平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二、教育促进和激发认知发展第二章 学习及其理论流派1.学习任务学生在本章学习中应完成听课、记笔记、预习与

8、复习、课外阅读、讨论、作业等任务。2.学习目标理解学习的涵义,能够辨别学习行为;了解学习的种类并能举例说明;理解联结理论和认知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原理以及在实际学习中的表现;理解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当代教育中被尊崇的原因;能分析这些流派思想的合理性及应用价值。3.授课形式与学时安排讲授,4学时4.基本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习的涵义与种类一、学习的涵义二、学习的种类第二节 学习理论流派一、联结理论(简述)二、认知理论(简述)三、建构主义理论(选讲)第三章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1.学习任务学生在本章学习中应完成听课、记笔记、预习与复习、课外阅读、讨论、作业等任务。2.学习目标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理解

9、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结构;能说出各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内容;能用学习动机理论分析案例并提出一定的教育策略;了解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懂得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3.授课形式与学时安排讲授,线上阅读与讨论;4学时4.基本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学习动机的涵义与结构二、学习动机的作用三、动机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2、成就动机理论3、自我效能理论4、强化理论5、归因理论第二节 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一、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种类二、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二、学习动机的激发第四章 知识学习1.学习任务学生在本章学习中应完成听课、记笔记、预习与复习、课外阅读、讨论、作业等任务

10、。2.学习目标理解知识与表征的关系,了解知识与表征的种类并能够区分;了解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基本过程及各阶段特点与促进策略;懂得概念学习与原理学习的基本道理,了解其方法。3.授课形式与学时安排讲授,线上阅读与讨论;4学时4.基本教学内容第一节 知识与表征一、知识的涵义与种类二、表征的涵义与种类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一、知识获得过程二、知识保持过程三、知识应用过程第三节 概念与原理学习一、概念学习二、原理学习第五章 技能的学习(6学时)1.学习任务学生在本章学习中应完成听课、记笔记、预习与复习、课外阅读、讨论、作业等任务。2.学习目标懂得技能的涵义与特征,理解技能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能说出并能

11、举例说明技能学习过程及影响因素;懂得辨别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本原理;懂得问题的涵义,能举例说明问题解决过程及影响因素;了解有关创造性活动的知识。3.授课形式与学时安排讲授,线上阅读与讨论;6学时4.基本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技能的涵义与特征1、技能的涵义2、技能的特征3、技能与程序性知识二、技能学习过程三、影响技能学习的因素第二节 辨别学习与规则学习一、辨别学习二、规则学习第三节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活动一、问题解决1、问题与问题解决的涵义2、问题解决过程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二、创造性活动1、创造性活动的涵义与特征2、创造性活动的心理成分3、创造性活动的测量4、创造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第六章 学习策

12、略1.学习任务学生在本章学习中应完成听课、记笔记、预习与复习、课外阅读、讨论、作业等任务。2.学习目标理解学习策略的涵义与策略学习的意义;知道学习策略各种类中的具体策略,重点理解元认知策略。3.授课形式与学时安排讲授,线上阅读与讨论;4学时4.基本教学内容第一节 学习策略的涵义、特征与意义一、学习策略的涵义与特征二、学习策略的意义第二节 具体的学习策略一、认知策略二、元认知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第七章 认知学习的测量与评价1.学习任务学生在本章学习中应完成听课、记笔记、预习与复习、课外阅读、讨论、作业等任务。2.学习目标理解策略与评价的关系,理解测量与评价各种类的涵义;理解有效测量的指标,重点理

13、解信度和效度的涵义与种类学习动机的含义及其结构;能说出各学习动机理论的基本内容;能用学习动机理论分析案例并提出一定的教育策略;了解中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懂得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3.授课形式与学时安排讲授,线上阅读与讨论;4学时4.基本教学内容第一节 概述一、测量的涵义与种类二、评价的涵义与种类三、测量与评价的关系第二节 有效测量的指标一、信度二、效度三、区分度四、难度(二)教学设计学生此前学习过“儿童发展”课程,有一定心理学基础,但并没有具体涉及到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学习问题,因此一方面需要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另一方面要拓宽有关知识并与本课程知识相联系;应对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动机激励,这既需要从

14、课程性质、地位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角色要求出发,又要通过形象化语言和大量实例与实证研究材料引发学生兴趣,还要注意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本课程应将知识教育与情感教育、观念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心理学思维方式的熏陶;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的线上线下的互动。四、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同“教学设计”部分)(二)教学评价本课程学习评价通过平时和考试进行。平时的评价主要由考勤、上课表现、课外阅读、讨论、书面作业及其反馈和订正等构成。考试为书面闭卷考试。总评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三)教材选编1.教材的选用及编写岑国桢.教育心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

15、出版社,20112.教参资料的选用1 皮连生等编著.现代认知学习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2 吴庆麟编著.认知教学心理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 理查德.迈耶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的生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4 梁宁建主编.当代心理学理论与重要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乐国安著.当代美国认识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6 姚梅林著.学习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施良方著.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8 D.Whitebread主编,赵萍等译.小学教学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9 M.L.Bigge等著,徐蕴等译.写给教师的学习心理学(第6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