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舌章桥改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368978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石舌章桥改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某石舌章桥改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某石舌章桥改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某石舌章桥改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某石舌章桥改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石舌章桥改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石舌章桥改建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石舌章桥改建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概 述1 项目概况1.1 项目建设名称某石舌章桥改建项目1.2 项目承办单位本项目由某跃龙街道办事处承办1.3 项目建设地址本项目位于某县城区南侧的石舌章村,属某跃龙街道辖区。大桥南起石舌章村村口,北至赵家山村接线。工程起桩号K0+000,接至K0+355。1.4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本项目拟因地制宜对现某舌石章桥进行改建,该桥位于某赵家山村与石舌章村之间,已建石舌章桥桥梁总长155.6m,跨越白溪,属五类桥梁。本项目石舌章桥全线拟采用四级公路标准设计,设计年限10年。桥梁结构为9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全长193.08米,桥宽8米。设计行车时速20公里/小时

2、。工程起桩号K0+000,接至K0+355。要实施的主要工程有路基土石方、路面基层、桥梁、排水、防护等工程以及为完成上述工程而修建临时设施及其养护。1.5 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约594万元,所需资金来源主要通过某跃龙街道、某县交通局及某石舌章村共同筹集投入。1.6 项目建设进度安排本项目计划在2008年9月底基本完成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在2008年10月开始施工,于2009年12月正式通车。1.7 主要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主要技术指标备注一基本指标1道路等级四级2行车速度千米/时203远期交通量辆/日10004征用土地亩7.8

3、4.1征用耕地亩0.884.2征用非耕地亩6.965拆迁建筑物5.1拆迁房屋平方米255.2电力杆根45.3通讯杆根26总投资万元5947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1673二路线1路线总长公里0.3552路线增长系数%1.0053平均每公里交点数个0.1184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355/15平曲线占路线总长%7.7726最大直线长度米311.2557最大纵坡%/m2.38最短坡长米389竖曲线最小半径9.1凸形米/个3000/19.2凹形米/个/10竖曲线占路线总长%51831三路基、路面1路基宽度米8.52土石方数量2.1填方立方米1317.62.2挖方立方米187.83排水工程千米0.3554防护

4、工程平方米/5路面1000平方米0.805四桥梁、涵洞1设计荷载公路-2桥面宽度米83大 桥米/座193.08/14涵 洞道/5平均每公里桥长米543.896平均每公里涵洞道数道/五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安全设施千米0.3551.8 项目背景“十一五”时期是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近几年某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质量明显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城区面貌日新月异。某位于长三角经济区南翼,是浙江省沿海中部的陆上交通枢纽,与浙江重要城市杭州、宁波、温州的路程在2小时之内,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立通行大大拉近了和上海的距离,进一步融入长三角经

5、济区。为把某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某全县上下不失时机围绕“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目标,抢抓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历史性机遇,坚持“优化网络,构建枢纽,提升功能,支撑发展,服务民生”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交通路网建设,调动全县一切积极因素,万众一心,奋力拼搏,掀起一个又一个交通建设高潮,交通事业进入快速推进期。改革开放30年,我县交通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进入21世纪后,我县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完成了甬临线某北段一级公路改造、白峤岭隧道、桑洲岭隧道等。 2003年以来,我县从改善出行条件、完善公路网络建设入手,全面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干线畅通工程等交通六大工

6、程。建成了沿海南线某段、临港公路、汽车东站等一大批重点实事工程。完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25.71公里,共解决128个行政村通等级公路和197个行政村道路硬化。目前,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492.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91.3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某至宁波一小时通达区、县城至各镇乡半小时通达区的目标。 我县公路事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但是,仍存在路通桥不通,路桥设施不配套现状。桥梁是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修路架桥总是相伴相随,对我县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十分显著的作用。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工业化水平提高,车辆载重量增大,车速相继提高,人们对道路服务水平也提出新的要求。但

7、是,早期建设的桥梁,标准低和承载力不足,逐步阻碍交通畅通,成为公路交通“瓶颈”。已不能适应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制约了城乡统筹发展。在我县“南改、北联、中突破”城市发展战略中,突破城市中心区建设重点要抓好跃龙和桃源两个片区的建设,根据某区域经济的发展势态,按规划将大力提升跃龙片区的功能,形成集商贸、金融、旅游服务、文化教育、生活居住等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区块。本项目与之相配套,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农村联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我县的城市化水平,把我县打造成依山临海、生态优美、功能完善、经济繁荣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本项目某石舌章桥为某跃龙街道所辖,座落于石舌章村与

8、赵家村之间,为石舌章村村民途经某城区的必经之桥,历代村民农田耕作及两岸交往仅靠此桥,通行条件较差,该村桥由于修建时间早,标准低,车流量大,桥面已坑槽遍布,破损严重,目前已处于超期服役状态,台风洪水泛滥时,历年来时有人落水发生,可见此桥已影响了过往车辆的通行及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甚至威胁到过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与全县经济发展很不协调,严重制约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村民的需求,改建石舌章桥迫在眉睫。县政府充分意识到这项为民办实事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满足最广大群众的需求出发,决定尽快消除农村交通安全隐患,协调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根据“城乡一

9、体化、区间网络化、镇村辐射化、布局合理化”的桥梁道路改造原则,提出了对现石舌章桥进行改建的决策,以彻底解决当地群众行路难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为某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的实施和城市建设用地创造优越的条件,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某的生态环境,优化城区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造和谐某,以更强的综合实力迎接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竞争和挑战。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历史概况本项目为某石舌章桥改建工程,已建石舌章桥桥梁总长155.6m,位于某境内,跨越白溪,白溪为山区季节性河流,水位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暴涨暴落,枯水期流量很小,河床表层为松散砂卵石,每次发生大水河床冲刷均较为严重,

10、据了解,该桥建设时定为漫水桥,前后分两次建设完成,第一次建造于1986年前后,由当地村民自发组织建造,施工时无具体混凝土配合比,根据原有河床位置共布设14跨8.6m跨径简支板桥,桥长122m,桥宽7.6m(横向布置为0.3m(缘石)+7.0m(行车道)+0.3m(缘石),上部结构为厚45cm实心现浇板(其中包含缘石高约10cm),下部结构为双柱式灌注桩基础,桩长约7.5m左右,桩径为1.1m,立柱长约0.60.7m,柱径为0.8m。1998年7月30日发生洪灾水毁后,某县城关镇通过补助,石舌章村负责对该桥某方向扩建了四孔桥跨,扩建时主要参照原有桥梁结构建设,由于限于当时施工困难,扩孔桥跨桩长仅

11、为5.5m左右。2项目提出理由及过程2007年8月上旬某县跃龙街道、交通局会同某县交通勘察设计处技术人员至现场调查,分析了石舌章桥的现状,并委托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试验中心对该桥进行了检测。具体情况如下:承载能力评定为:该桥桥墩灌注桩冲刷极为严重,推测桥梁承载能力存在不足,且部分上部结构板底有横向裂缝,影响了结构的安全性。桥梁原设计荷尔蒙载等级为汽车-10级、验算荷载为履带-50,桥梁结构承载能力不能满足要求。通行能力评定为:该桥净宽7.0m,两侧接线路基宽度约7.5m,参照规范,此断面满足30km/h的行车速度。通过向当地村委领导,得知此桥为石舌章通往某县城的必经之路,东岙等一些村镇的车

12、辆也会从此经过,沿线工厂、企业较多,通行量较大,目前该桥尚能满足现有交通量需求,但若考虑该地区经济的长期发展,通行能力较为紧张。抗洪能力评定为:该桥为漫水桥,上部结构整体现浇板底面标高低于设计洪水位,桥孔有偏置,没有调制构造物,墩台受冲刷严重,桩基混凝土有脱落现象,基础埋置过低,抗洪能力相对较弱。且据当地村领导描述,该桥历史上多次发生洪灾导致过往村民被冲入河水之中,发生了人生事故。综上所述,该桥技术状况总体较差,属五类桥梁,即为危桥。该桥适应性不能满足要求,对当地人民生命财产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急需对该桥进行进行加固改建,确保当地群众的行车安全。3

13、 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本项目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从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便捷的实际出发,拟加固、改造、拓宽现石舌章桥,提高现有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以缓解日趋紧张的交通压力。充分发挥农村已经基本实现的“水泥化”、“村村通”公路功能,与美丽的村道相配套,成为新农村的一个新景点,把当地建设成亮丽的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二、项目的建设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农村桥梁工程作为一项农村基础设施工程,相对滞后,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

14、瓶颈”。农村桥梁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沟通农村与城市的桥梁,是连接农村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本项目桥梁改建彻底解决农村危桥改造滞后于公路建设、成为农村交通瓶颈的问题,提高当地农民生产和生活水平、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真正把农村危桥变成群众出行的“通途”、致富的“金桥”。三、项目的建设是农村防洪安全的需要某中小河流众多,受台风暴雨影响,极易爆发山洪,本项目桥梁横跨白溪,溪水瀑涨瀑落,当地群众常遭受洪水威胁,农村防洪是一项涉及农村建设,国民经济发展,城乡人民生命安全的系统工程。本项目建设提升加宽了原有桥梁,对桥墩进行防护加固,确保车辆人流在台风季节的安全通行。四、项目的建设完善了交通骨架和功能随着该项目建设,本项目所新建的桥梁道路与现有农村公路网络相连接,使区域内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合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功能,有效地解决好城区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的衔接;构建一个完善便捷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并以道路系统为骨架规划和开发新城区,加快了某城市的提质扩容步伐,使得城区人流、物流畅通无阻,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投资兴业,促进某经济的蓬勃发展。因此,本项目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在国民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