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教育热点(二):“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368531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教育热点(二):“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京教育热点(二):“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京教育热点(二):“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京教育热点(二):“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教育热点(二):“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教育热点(二):“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南京教育热点(二):“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 南京市教科所所长 刘永和老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是新世界教育发展的两大专题,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原因在于老师队伍建设。因此,老师队伍培养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青年老师培养认识高、方法少。环视中国数十年来老师队伍建设,一向是把青年老师培养和名师培养放在并列第一的位置,不过,名师培养有计划、有步骤、有投入、有实效;南京市有“青年优异老师”、“学科教学带头人”、“特级老师”、“教授级老师”等梯队性评选,机制让优异者愈加优异,制度让优异者有攀登的台阶,奖励让优异者有了巨大动力。而青年老师培养大家全部知道其关键意义,是教育教学的生力军和

2、主力军,是接班人和期望;不过,除了部分学校有“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青年老师培养的方法以外,几乎什么其它的方法也没有,而且,部分“青蓝工程”也是名存实亡。大多青年老师靠的是自然生长,少数出类拔萃,大多则泯然众人。“青蓝工程”重签约、轻落实。很多学校拜师,开大会,办仪式,喝拜师酒,好不热闹!不过,有多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学校的校本青年老师培养。一是师傅的选择。什么样的老师能够作为师傅?通常学校是把老老师利用起来,老老师工作量不能太重,带部分课,带一个徒弟,算作满工作量,这就叫“以老带新”。我不否认,部分老老师工作认真,经验丰富,对于青年老师扶上马、送一程是完全能够的;不过,还有部分老老师并不含有

3、“带徒弟”的能力和资格,有的能力不行,有的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师德有偏差,这么的老老师资格再老也不能担任导师。二是工作量没有进行认定。要么是没有工作量测算,要么是有工作量没有认定。师傅带徒弟,目标不一样、内容不一样、形式不一样、要求不一样,工作量也就不一样。应该出台一个学校“青蓝工程”实施条例,明确目标,要求内容,制订计划,落实检验,进行评选,实施奖惩。“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南京市的青年老师已经占老师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是课堂教学和班集体建设的关键力量。因此,在名师打造已经初见成效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青年老师培养,而“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是一个富有创意的计划。我的初步设想以下:1培养目标的

4、“双重性”:职业教育的老师培训有“双师型”要求,也就是职业教育的老师文化教学和技能培训要集于一身。基础教育的老师更应该学科教学和班集体建设集于一身!现在,因为德育职称被取消,德育特级老师评选被排斥,学科教学一好百好等很多原因,德育工作自从上世纪末受到重创!不过,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班集体建设和学科教学相同关键,而且,班级管理还是学科教学的关键保障。对于青年老师成长来说,没有在班级管理上下功夫,极难了解学生,极难了解学情,学科教学也会受到巨大影响。因此,青年老师高位成长必须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两个方面全部得到发展,不能有失偏颇,不然,就会是一个“跛足”的老师。而且,青年老师的“双向性”目标还需具体

5、实在,目标越具体,方法越得力,效果就越好!2职场培训的“三结合”:让青年老师成长在岗位,发展在岗位,成功在岗位,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的老师,最好的方法是进行职场培训,也就是一边工作一边培训;这也是“青年老师岗位成长”的关键。职场培训,一是能够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青年老师在师范院校已经学习了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等教育理论,不过,这些教育理论怎样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怎样指导教育实践,让所学教育理论变为教育改革的“生产力”,还有一个长长的过程。二是能够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师范院校学习内容多数是前人的间接经验,知识的、方法的间接经验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了解得愈加深入,才能在此基

6、础上加以创新;这就叫做“绝知此事要躬行”。三是能够把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的“第一生产力”,不过,需要一个关键的转化,就是把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这三个结合一定需要在职场才能得以进行,得以实现。3校本培训的“四方面”:一是目标管理。制订德育和教学双目标制订和实施。制订学科教学目标和班级工作目标,而且需要具体明确,能够由德育处和教务处负责检验落实,考评评选。二是上岗培训。有南京市教研室和教科所对青年老师进行上岗培训,通常见周六对青年老师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检验、有评选的通识培训。三是团体协作。组织优异老师和青年老师团体,进行团体合作式培训。团体型合作式以优带新,避免师徒结正确局限;师傅工作量纳入绩效考评;由教科室负责组织考评。四是评聘结合。让职称评聘和老师成长同时,严格青年老师职称评聘;二级老师完成上岗培训,一级老师成为合格老师,高级老师含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把职称评聘和青年老师成长紧密结合;由职称评审领导小组负责评审。这么的“青年老师岗位成长计划”可能就是一个完整的计划。XX年2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