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规小结中班常规工作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368199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常规小结中班常规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常规小结中班常规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常规小结中班常规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常规小结中班常规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常规小结中班常规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常规小结中班常规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常规小结中班常规工作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常规小结中班常规工作总结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那么。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生活习惯与自理才能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假设一开场由错误的教养方式可得错误的动力定型,将会导致一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生活不能自理。反之,假设一开场建立良好的动力定型,无疑会终身受益。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加上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生疏、新奇,也什么都

2、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众所周知,要搞好一个班级,建立常规是必要的,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因此良好常规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那怎样把常规转化为幼儿的自觉生活习惯。本学期我们小班年段从实际出发进展了关于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研讨。回忆一学期的工作现小结结如下: 一、 分清阶段、把握重点。 从小班一开学开场,我们在学期初就对小班幼儿一年中的常规培养做好定位,分成假设干个阶段: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稳固、适应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二、内容分层、循序渐进。 作为老师都希望把自己

3、的班级常规抓好,但是每班幼儿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要培养千万不可以“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应循序渐进。什么常规在什么时候教下去才适当,深化到什么程度才适宜,遇到问题,如何去调整,都应象会计做预算一样有一个统盘的考虑。下面我就以如何引导幼儿拾掇玩具为例,说说各班是如何开展的。一各班级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目的。 小一班:大多数的幼儿已经学会给玩具分类,但多数幼儿区角的观念还不是很明确,在区角活动后拾掇玩具时经常将玩具放错,如语言区的玩具放到动手区。目的就定位为学习一一对应拾掇摆放玩具。小二班:幼儿不能很好的、自觉的保护和拾掇玩具,对丢在地上的玩具不能主动

4、的捡起来,目的定位为懂得玩完玩具后要放回原位,学习拾掇玩具的方法。 小三班:在玩娃娃家时,幼儿不能有次序地拾掇玩具,菜市场的菜经常很随意地放回塑料筐中。目的定位为初步学会按一样标记拾掇玩具。 小四班:一样玩具要拾掇,许多同伴都来帮助,你帮着往那搬,我帮着往这搬,最后玩具没收好,还争吵了起来,有时还撒了满地,这都是因为孩子无法把握好如何适度的帮助,协作帮助的方法没掌握。目的就定位为学习合作拾掇大型玩具。二通过互相观摩讨论,寻找成功教学策略。 1、标志法:小班幼儿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识汉字,记忆的持久性较差,就运用标志引导幼儿分类拾掇,如放串铃的框子外就贴上串铃的标志,让幼儿通过标志理解一样的玩

5、具要放在一起,进步幼儿的分类意识;如音乐区的玩具用上唱歌、音符等较形象的图案;美工区就用画画等形象的图案,让幼儿理解什么材料应该放置哪个区角。2、游戏法。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承受教育,而游戏那么是对幼儿进展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展生活常规教育。如“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戏,把班级常用物品按固定位置摆放。如:幼儿脱下的衣服叠好后放在玩具柜上,杯子放在杯架上,图书放在图书架上等,这样使幼儿对班上物品的位置产生深化印象,养成了不乱拿乱放的好习惯,通过这样反复的游戏,幼儿知道什么玩具改该送什么地方,还加深了幼儿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规习惯。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 让幼儿

6、扮演不同的小动物,通过看不同的小动物标志,一样的动物回到同样的家,让幼儿理解到标志的起示作用,知道小动物有家,玩具也有家,一样的玩具也要住在一起,使幼儿能分类拾掇玩具。3、情景法 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容易承受,并且承受很快,反之,幼儿就注意力不集中,情景式教学是小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就利用小班幼儿这一年龄特点,尽量采用情景式的教学,如设置小熊家的情景,以让幼儿帮小熊整理家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讨论拾掇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展拾掇。4、观看视频 1把幼儿平日里乱收玩具的情况拍摄下来,让幼儿通过观看自己的录象进展考虑和讨论懂得保护和拾掇玩具。 2拍摄有关幼儿

7、搬玩具的相关录像片段。 片断一:一个幼儿搬不动玩具。 片断二:许多幼儿来帮助,没商量,方向不一致,玩具还是没收回原位。 片断三:一个幼儿来帮助,协商一人搬一边,玩具收回原位。 片断四:许多幼儿来帮助,商量方法,玩具收回原位。 也是让幼儿通过观看、体验、比拟寻找出最好的方法。三活动后的反思 1、老师在活动中要多注意一些细节局部,如游戏时搭建的房子不结实,致使场面有些混乱;摄的视频材料,不仅要注意整体内容,还要关注视频中的对话,它可能就是影响活动的重要因素;老师组织活动要注意提问的设计,不适宜太泛,思维空间不能太大,应多为选择性等较简单的问题,使幼儿稍一动脑就能答复的问题。2、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生情并茂。 如多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通过这些与孩子情感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根底,这是建构良好常规的根本前提。 3、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规 通过不断学习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是让幼儿主动开展的好时机,在每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力,还能开展他们的思维才能,增强责任意识。还孩子一起制定常规,能使孩子们由简单、被动遵守规那么转变为自身良好的习惯。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