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曙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36804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曙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曙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曙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曙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曙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曙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海曙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海曙区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一、 书写。(2分)二、 积累与运用。(本题包括9小题,共27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一个人文化底yn 的丰厚离不开阅读,这些不可多得的文本,他们广b 丰富,充满着高贵和幽雅的mi 力。有些文章虽然读过,但温故而知新,且会有历久m 新之感。2、请选车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这篇文章让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B、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C、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走了半天,才找到了要采

2、访的那户人家。D、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B、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C、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为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为害一方。D、“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老师严肃地说。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生命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

3、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 ,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 。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 ,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 。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可以改编成散文 悠闲而又充满诗意 可以改编成小说A. B. C. D.5、下面这段文字有两个病句,按要求答题。(2分)阅读首先教会了我做人,其次提高了我的语文。这次中考我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广泛的平时阅读。(1)文中句结构不完整,应改为 (2)文中句词序不当,应改为: 6、根据下面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2011年月日下午,北海、广州、

4、泉州、漳州、宁波、扬州、蓬莱七城市分管副市长聚集宁波,举行圆桌会议,共商“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大计。七城市相关负责人在会议上热情介绍了所在城市的“海丝”遗存,宁波副市长成岳冲在会议上从“历史”、“地理”、“内涵”、“发展”四方面介绍了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鲜明特点。最后,七城市共同签署新机遇、新挑战、新跨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六城市联合申遗行动纲领,推进七城市海洋经济和海洋文化建设合作共赢进程。 7、古诗文填空。(必做题,两题选作一题)(6分)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予独爱 , 。(周敦颐爱莲说)请从八上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表现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

5、, 。中国姑娘李娜改写了亚洲在世界网坛的历史,以大满贯捧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奖杯,领略了“ , ”的登峰境界。(用杜甫望岳中的句子作答)8、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题。(5分)(1)根据下面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只填序号)他是保尔少年时代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 )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 )她是林务官的女儿,外形靓丽,爱打扮,给少年时代的保尔带来很多温暖,后因两人的政治观点不同而分手。 ( )A朱赫来 B阿尔焦姆 C谢廖沙 D冬妮亚 E达雅(2)保尔的

6、一生,历经坎坷,但凭着钢铁般的意志,连死神对他也无可奈何。请用简洁的语句写出保尔战胜死神的一个情节。 答: 9、综合性学习(4分)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如果你作为“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进行这次活动,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仿照示例再写出两个活动过程,并用简洁的话语为此活动拟一句宣传标语。活动过程示例:战争故事征集 宣传标语(2分): 三、阅读理解(41分)(一)(13分)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7、,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

8、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2分) 11、“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几乎”一词用得准确,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1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有同学认为,这11个石拱的排列是中间一个最大,左右一对一对两两相对称的。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有什么作用?(3分) 13、文中划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14、链接材料: 1985年北京市在卢沟古桥旁兴建了“卢沟新桥”,旧卢沟桥从此成为文物,不再通车。1986

9、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全面修缮了古桥,清除沥青,中间空出印心,完全恢复了古桥原貌。同样是桥,却有着不同的命运。20多年前,千年古桥宁波地区最长的廊桥鄞江桥为解决交通问题而人为地拆掉了,原地建起了新的鄞江桥。当地的老百姓至今还在惋惜:“交通虽然解决了,但文化没有了。”阅读上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些内容所反映的问题。结合实际,请用微博的形式发一则信息,谈谈宁波该如何保护日渐消失的古桥文化?(4分) (二)(12分)冬日暖阳 査一路 冬天风大,摇着树的影子。我看见了三十年前的我,和同学们在学校前的一面土墙边,用后背在砖块上蹭痒。昏黄的阳光笼罩大地。 操场一

10、角有一位老人,戴绒线帽,穿黑色棉袄。他用红薯糖做糖塑,卖五分钱一只。一只火炉,火炉上一只铝锅,加热后的红薯糖,像柔软的琥珀,温润光泽。老人拿一只小勺,舀一勺糖,他抖动手腕,液体的糖从小勺中流出,流到铁砧上,铁砧上有一只竹片。围绕这只竹片,掌勺的手,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惜墨如金。 竹片拿到手里,上端的糖塑栩栩如生,晶莹剔透。要么是花脸典韦,要么是手提哨棒的武松。这是位民间高人,他稔熟四大名著里的形象,用糖来一一勾勒。糖塑再好,无奈舌头贪婪,昔日英雄,几分钟后,终将在舌尖上落难。 一群孩子簇拥在周围,高举手中的五分钱。我挤在其中。突然,身后有人清晰地叫了一声:“查一路,你没有爸爸!”回身一看,竟是我

11、的同桌,我踩了他的脚尖,没容我解释,他已经拔剑出鞘了。一下,就击中了我。 是的,这年的秋天,我父亲死了。这是我的疼痛和短处。我成绩优异,品行端正,长相清秀,老师喜欢。可是我没有父亲。我羡慕那些有父亲的同学,他们的父亲大都是农民,高大剽悍,孔武有力。扛着锄头在教室外巡视,透过破窗向教室里偷看,用目光打压他人,呵护儿子。 待在那里,我试图抓住什么来抵御内心的疼痛。我没有哭,因为我没有哭的习惯。但无力反击,因为说不出话来。这年我才八岁。 老人做出了激烈的反应。他用小勺敲打着锅沿,又用小勺指着我的同桌,大声呵斥:“臭小子,这么小就知道往人心窝里捅刀子,不要想吃我的糖塑,你滚一边去!”他最终没有给我的同

12、桌糖塑。 轮到我时,他递给我两只。举起其中一只,是举棒的悟空。这只很大,悟空刚劲神武,一棒冲天,横扫阴霾,是送给我的。放学的路上,我把它举起来,对着太阳。阳光透过糖塑照过来,深红的,暖暖的。我看了很久,风很大,人并不觉得冷。 我把它插在窗台上,有时候我把它拿到屋外对着阳光扬起脖子,阳光变成了深红色,暖暖的。我想把它留很久。可是,第二年的春天,它粘住了几只飞虫。母亲说,吃了吧。我舔了一个上午,吃下了一个冬天的心情。屋外,阳光热烈而凶猛。一切都会好起来。人生的路上,我努力去遗忘别人曾经给予我的伤害,而将那点点滴滴的温暖一一攒起。积攒多了,心里就有一轮太阳。心中有了一轮太阳,站立在风中,寒冷来袭,爱与激情不会离我很远15、文章题目“冬日暖阳”应怎样理解?(2分). 16、联系语境,说说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2分)回身一看,竟是我的同桌,我踩了他的脚尖,没容我解释,他已经拔剑出鞘了。 17、第段在全文中属于记叙顺序中的 ,请说说它的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