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367015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2篇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1活动准备:各种类型的风筝各一个。活动过程:1、让幼儿猜谜语:风筝。引出活动主题。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风筝2.老师启发提问: 小朋友放过风筝没有?你的风筝是什么样的?除了自己的风筝外,你见过的风筝有哪些?老鹰、燕子、蜻蜒、金鱼、五星等2、.出示各类风筝让幼儿欣赏。如鸟形风筝:仙鹤;虫形风筝:蝴蝶;水族风筝:金鱼;人物风筝:孙悟空;器物风筝:宫灯;变形几何图形风筝:五角星等。老师边出示各类风筝边让幼儿观察它们的色彩、构造,以进步幼儿的审美才能。让幼儿理解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等和制作方法扎、糊、

2、绘画,并自制一个风筝。3、画风筝。将燕子风筝的轮廓发给幼儿,请幼儿发挥想象自己制作,画风筝,画好后进展展示。4、游戏放风筝,让幼儿体验放风筝的乐趣,锻炼跑的才能。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2教案名称:又是清明教案前言:清明节又要到了,每年的清明节幼儿园都会组织小朋友们去_烈士陵园扫墓,悼念我们那些未曾谋面的英雄前辈,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今天的美妙生活,没有他们的珍贵付出,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妙生活。通过本次幼儿园教案让孩子们理解清明节的重大意义,让孩子们记住清明节的详细时间。教案目的:1.让他们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2.激发幼儿对古诗吟诵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教案准

3、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教案过程:(一).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讲述。1.刚刚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2.如今老师要请幼儿看一副图片,你在图片都看到了什么呢?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上怎么了?(二).幼儿观看VCD教材,引起兴趣1.老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如今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对,春天到了,小鸟们都飞回来了,花儿也都开了,在春天呢,有一天就叫做清明节,你们说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答复2.老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啊,有一位叫做杜牧的诗人啊,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4、好不好?3.老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4.老师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刚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三) 老师朗读并帮助幼儿理解1.老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读一遍,请幼儿欣赏。2.老师朗读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3.老师请幼儿答复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老师朗读第三遍,请幼儿可以渐渐的跟读。4.老师请几个幼儿上来给下面的幼儿表演,可以边念边对照图片。老师在一旁进展知道提醒,可以轮流请几批幼儿。5.请幼儿再一起朗读1-2遍。(四)完毕局部。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家朗读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在幼儿之间进展交流。老师参考资料: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

5、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总结:清明节,我们带着小百花,在幼儿园老师的带着下来到_烈士陵园,悼念我们的前辈。老师妈妈讲述了很多_前辈的英雄事迹,让我们内心无比感动,我们将眼泪收起,用我们的茁壮成长,造福祖国来纪念这些前辈。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3活动目的:1、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风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2、初步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思念先祖、尊重长辈等。3、敬仰思念_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活动过程:一、老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风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美、桔祥、长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二、英雄烈士。1老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_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

7、远思念这些_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_广场树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风俗?运动风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饮食风俗:吃冷食、吃鸡蛋等。共育活动: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清明。2、请家长再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来历。3、家长带着幼儿踏青,并为去世的亲人扫墓。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4活动目的: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活动准备:白纸、线、彩笔。活动过程: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老

8、师: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_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讨论:人们是怎样过清明节的?2.老师解释:扫墓为什么选择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之三,为思念古人介之推,而如今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_先烈的主要活动了。3.集体制作花圈。老师:无数_先烈为了人们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都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战争中荣耀牺牲了。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将组织为烈士扫墓活动,如今,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制作一

9、个 花圈。动手制作,老师扎竹圈,写挽联,然后把幼儿做好的小花绕在花圈上,再贴上挽联。4.扫墓。老师讲解扫墓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先烈的尊重),然后由二位幼儿抬 着花圈,其余幼儿排好队出发。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5一、指导思想:清明节是国务院规定的法定传统假日,同时也是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清明节是中国人继春节后又一个重大的节日,我国祭拜祖先从古有之。国家实行清明长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孩子通过纪念_先烈、祭奠逝去亲人,祭祀华夏始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增强孩子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这也使文化风俗焕发新的时代文化精神。因此,

10、幼儿园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对孩子进展爱国教育、国情教育,我园结合清明节这一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题为“敬、孝、礼”的清明节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孩子“敬怀祖先、孝敬长辈、礼貌待人”,度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二、活动内容:1、搜集资料,理解清明文化(最后选取孩子搜集到的材料制成展板交流)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场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通过资料的搜集等,让

11、孩子逐步理解清明的文化风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孩子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详细内容如下:1、清明节的由来2、各地的清明节风俗3、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4、理解清明期间的各种春游活动2、组织老师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风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3、清明节亲子“四个一”活动:(1)参观一个“爱国教育基地”(2)开展一项清明节民间传统风俗活动清明节的风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

12、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玩耍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这里提供一些风俗活动供参考:A、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风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开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安康,而且可以培养英勇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欢。B、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活力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光阴。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C、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

13、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发动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D、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欢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听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3)诵读一篇与清明有关的诗篇或文章(4)收看一个关于清明节的电视节目(三)总结交流:领悟清明,升华爱国情

14、感文化的根在于传承,清明节留给孩子的感受是丰富的、个人的,只有通过交流总结,才能形成一种班级文化,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安排以下总结交流内容:1.以“清明”为话题撰写文章。2.以班级为单位出一块“清明节”主题展板。展板内容:孩子搜集到的资料及其在清明节期间的活动照片、优秀文章等。清明节小班音乐教案6活动目的1、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风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2、初步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思念先祖、尊重长辈等。3、敬仰思念_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活动过程:一、老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曰

1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风俗。在古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三月节”。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美、桔祥、长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二、(1)老师讲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许多_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为了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思念这些_英雄,在1949年3月30日在广场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三、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风俗?运动风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饮食风俗:吃冷食、吃鸡蛋等。共育活动:1、家长和孩子一起背诵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