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中图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364460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中图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26讲 第2课时 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学案 中图版知考纲明考情理线索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高考常以区域图为载体,结合区域植被、湿地的变化,考查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原因及保护措施。选择题和综合题并重读世界森林分布图,回答问题。(1)分布及现状分布。现状:急剧减少,多数地区的原始森林破坏殆尽。(2)森林的作用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3)森林破坏的后果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读雨林在大气中的作用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球之

2、肺”:调节全球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2)“绿色水库”: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生物资源丰富。3.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的生态优势(2)雨林生态系统脆弱性的表现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4.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雨林被毁的原因(2)开发计划5.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深度思考1】(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代替的环境资源。()(2)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

3、、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在其中起到了美化环境的作用。( )二、湿地的开发和保护1.湿地的含义(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湿地的分类(3)湿地的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分布广泛,类型多样。2.“地球之肾”(1)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2)湿地的生态效益3.湿地资源问题(1)湿地资源问题(2)洞庭湖萎缩4.保护湿地(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

4、,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3)措施地区具体措施洞庭湖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三江平原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深度思考2】(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2)湿地对自然环境具有强大的调节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考点一森林的开发与保护1.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带来的问题2.不同区域森林的生态功能地区生态功能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沿海地区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等

5、(2013课标卷,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a、图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审题指导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1)题干材料“主根能大量吸收地下水”可推断,地下水水位下降

6、,沼泽水减少;材料中“我国西南地区”季风气候降水有旱、雨季之分。(2)设问“沼泽地获得稳定水源”,所以沼泽地补给应该是地下水,大气降水、冰川融水都不稳定。2.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尝试自解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

7、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快速确定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1)熟记主要生态问题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盐渍(碱)化、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而在平时的试题中,主要考查的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等。(2)准确判断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一,要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对典型区域的环境问题或是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区牢固记忆。如一提到水土流失马上要联想到我国的黄土高原与东南丘陵地区,一提到森林破坏马上要联想到亚马孙热带雨林。第二,要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明确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形成原因的条件下

8、,正确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分析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荒漠化的形成必然与气候干旱相联系,只有在降水稀少的区域才有可能出现该问题,如果人类活动不当,则会出现荒漠化的问题;此类地区如果灌溉不当,则与之相关的生态问题就是土地次生盐渍(碱)化。考法一华北地区防护林建设1.(2012安徽文综)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1)(2)题。(1)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A. B. C. D.(2)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A. B. C. D.解析第(1)题,观察四幅图中距地面6米高度以内风速的大小,最大风速依次

9、约1.3千米/小时、3.2千米/小时、3千米/小时和6千米/小时,因此该范围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是下层有灌木的针叶密林。第(2)题,华北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该气候条件下,典型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可知,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答案(1)A(2)B考法二热带雨林的开发利用2.2016新课标全国,36(3),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

10、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回答。若表示赞同,需要从热带雨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说明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非凡性,以及发展旅游业对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推动作用。若不赞同,应从旅游观光业产生的危害来说明。答案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

11、威胁较大(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考点二湿地形成与功能1.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2.我国主要的湿地、沼泽的形成(1)我国主要湿地类型及作用比较。名称类型作用鄱阳湖湿地湖泊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沼泽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白天鹅等许多候鸟、珍禽的栖息地;我国最大的湿地海南岛红树林湿地热带浅海区防御海浪侵蚀海岸、防御台风和风暴潮等,是天然的海防林长江下游人工湿地稻田由人类长期生产活动而形成,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生产粮食的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耕地类型之一(2)沼泽的形成:可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如下。(2018湖南模拟)某国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

12、读该国区域图,回答(1)(2)题。(1)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有()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A. B.C. D.(2)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美化环境,观光旅游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A. B. C. D.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国为芬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高。选A。第(2)题,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是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等。选A。答案(1)A(2)A湿地成因的

13、分析方法沼泽湿地形成原因: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例如(1)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2)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化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3)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考法一湿地资源的功能1.(经典高考题)读区域图,完成问题。分析图中乙地湿地的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解析根据经纬度可判定该区域

14、为“三江平原”。该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根据河流分布、流向可知该地地势低洼,易积水;沼泽作为湿地中的一类,能够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作用:调节气候(或调节河、湖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考法二湿地形成的原因2.2014课标,36(1),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下图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8分)解析沼泽的形成主要与地形、气候等因素有关。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较小;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河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动,易发生凌汛,导致河水泛滥。因而该地沼泽广布。答案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考点三湿地资源问题及湿地保护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