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363863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叔叔于勒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宁三中 张晓丽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辨别生字难词,掌握字音。 2、学会长文短读法,以若瑟夫和于勒为本课的阅读重点,概括人物特点,训练口述能力。 3、抓住关键段落里的关键词句,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作者借这两个人物表现的主题思想。认识小说在小空间里表现小人物来反映大社会美丑的表现手法。重点: 通过描写分析人物形象。难点: 分析作者塑造于勒和若瑟夫的意义,体会课文主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开课前让学生读教师归纳的字词,由“拮据”这个词引入课文。同学们,“拮据”是什么意思?拮据的日子你愿意过吗?可是,在十九世纪的法国,就有一户人家,生活特别拮据,因此,他们就非常盼望一个

2、人能够发财回来给他们还账,让他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盼望的人是谁呢?设计意图:我家的拮据状况与于勒有很大关系,也正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拮据,所以我们一家人才会面对贫穷的水手于勒选择了逃避。这对在后面反驳说飞利浦夫妇是拜金主义不顾亲情有铺垫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菲利普夫妇的言行举止。二、初读感知1、 这个人和若瑟夫是什么关系?读课题。于勒认识“我”吗?“若瑟夫是通过什么方式了解认识于勒的?”引导学生从“我”听到、看到于勒这个角度来读课文。要求学生跳读课文,归纳概括要点。2、 学生相互交流一会儿。要求学生用“我”听( )说,于勒是( )的句子说一段话。还可以用“我”看见于勒( ),他( )的句子说一

3、段话。可以添加时间词语,连句成段。3、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句子。老师再出示范例,让学生齐读。“我”听父母说,于勒以前是全家的恐怖,他行为不端正,糟蹋钱。他就是个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他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的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的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分文不值的于勒。后来,人们把他打发到美洲去淘金,听说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来信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我父亲的损失,我们家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正直、有良心的人。两年后,我的叔叔于勒又写了一封信说,他去南美做长期旅行了,等发了财就会回到哈佛尔,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过快活的日子了。那时,“我”听到“

4、我”母亲说,于勒是一个好心的人,一个有办法的人。此前,我还听到有一个船长说,于勒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这证明于勒的确没有骗我们吧。可是,他却一去杳无音讯,十年多没有给我们家写一封信。当我们一家人在去凡尔赛岛旅行时,我们在船上见到了我的叔叔于勒。他并不像他信中所说的发了财。他是一个水手,一个又老又穷又脏的水手!他衣服褴褛,双手布满皱纹,满脸也是皱纹,愁容满面,狼狈不堪!可是,听船长说,他在那边阔绰过一段时间,现在落魄了,成了一个水手,以买牡蛎为生。他不愿回到我们身边,因为他欠了我们的钱!啊,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此时,我听到,“我”的母亲说他是“这个小子”,“这个

5、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哦,我的叔叔,我的亲叔叔,我的可怜的亲叔叔于勒,你,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啊?设计意图:练习长文短读,训练概括归纳能力,练习抓住课文关键词语,变作者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的组织能力,还可区别描写与记叙的区别。四、课堂探究1、 读完范例说说你有什么话特别想说?于勒有那么可恶吗?你读到了“我”对于勒的什么态度?2、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在研究人物时,我们不能仅从几个面上去探讨,我们要把人物看成立体的,甚至圆形的,要从各个点,即抓住很多字词去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把握主题。也就是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现在请同学们换回身份,以读者的角度去读一读关键词句,说

6、一说你眼中的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请结合“信”,交流讨论一下,于勒发财了吗?于勒的第二封信你怎么看待内容的真假?说说你的理由。 此处要引导学生由“信”启发想象,进行再创造。于勒有没有发财?于勒可恨还是可怜?归结到“小人物”命运的悲惨辛酸,值得让人同情。3、 那么,作者塑造若瑟夫这个人物,让我们从他的听到和见到了于勒,你从若瑟夫的表现中觉得他怎么样呢?出示幻灯片,展示若瑟夫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句。反复读,抓住关键字词谈谈你的理解。此处要引导学生悟出若瑟夫的善良、纯真、无奈、不满,渴望亲情回归。设计意图:教学生不迷信书本,个性化解读文本,做一个有见解有思想的读者。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思辨能力,语言组

7、织能力。五、课堂归纳、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表现得很聪明,能够细致深入地抓住文本字词深入分析人物,那还有谁比我们更聪明,运用如此精妙的手法让我们认识到这两个小人物,作者塑造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归纳课文主题:莫泊桑借“我”和于勒两个小人物,在一艘船上这个小空间里,展示了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表达了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对现实的不满及对亲情的呼唤。展示了人性的真善美,假丑恶。六、课后思考1、菲利普夫妇真得不念亲情,只是认钱吗?2、我为菲利普夫妇平冤昭雪!七、请学生有感情地齐读一段老师模仿若瑟夫对叔叔于勒的心灵对话,深化理解主题。 啊,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多么想带你回家,可是,我不能!爸爸妈妈会骂我,我的姐姐的婚姻也可能会因你而失败,我们本已拮据的日子会更加穷困!啊,现实的贫穷不得不使我们这样无情无义,残酷的社会让我们这穷人难以翻身变富人!亲人啊,我们却相见不能相认!此时,我听到,“我”的母亲说你是“这个小子”,“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哦,我的叔叔,我的亲叔叔,我的可怜的亲叔叔于勒,您,请您原谅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也是迫不得已!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