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三篇_10.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362948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三篇_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教案三篇_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教案三篇_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教案三篇_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教案三篇_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三篇_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三篇_10.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三篇【热门】小学数学教案三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2、23页教学目的:1、结合“动物聚会”的详细情境,可以说出一样数连加与乘法之间的关系。2、结合详细情境,可以说出一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体会到同一个乘法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评价方案设计:1、目的1达成的评价方案通过学生对“想一想,连一连”的做题情况进展评价。2、目的2达成的评价方案通过学生对“36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的答复情况进展评价。教学重点:在详细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可以列出乘法版式进展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体验、比拟和区分似“3个6”和“6个

2、3”的不同含义。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老师边表达美丽的童话故事边出示主题图:秋天到了,勤劳的小动物们都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庆贺共同的丰收,它们喜气洋洋地欢聚在一起。板书:动物聚会二、问题探究1、老师启发:你能提出什么乘法问题?要求A、独立观察主题图,考虑问题;B、小组内交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解释算式的意义。2、小组汇报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3=9只表示: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3根树枝上有3个3只。要求A、求加数一样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B、明确乘法算式中4和2的含义:2表示每架飞机上有2个人,4表示有四架飞机;C、知道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乘数、乘数和积。会读、写乘法算式;D、乘法算式

3、中两个乘数调换位置,积不变。活动一:火车上坐了多少人?4+4+4+4+4+4=24人46=24人或64=24人要求:与活动一一样活动二:划船的有多少人?3+3+3=9人33=9人或33=9人要求:与活动一一样活动三:坐在椅子上的有多少人?1+2+3=6人质疑:A、上面的求和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吗?为什么?加数不同,不能用乘法表示B、怎么调位置坐,才能用乘法表示?3+3=6人32=6人或23=6人空一张椅子,每张椅子坐3人2+2+2=6人23=6人或32=6人每张椅子坐2人三、稳固应用完成“试一试”中的第1、2题。要求1、独立读题、列式计算;2、学生交流每个乘法算式中各个乘数的意义;3、汇报,订正答

4、案。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学生交流后老师结题:知道了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比用加法表示更简;学会了乘法算式的读写法。认识了乘法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展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才能、动手操作才能和类推迁移的才能3培养学生勤于考虑,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一老师提问: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这些图形面积的公式是什么?老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5.64211.2平方厘米答

5、: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1.2平方厘米三、质疑调节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二老师提问: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3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还有别的方法吗?演示课件:三角形剪拼法四、反应练习一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求画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二计算下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1底是4.2米,高是2米;2底是3分米,高是1.3分米;3底是1.8米,高是.1.2米;五、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节课的主要特点是:1、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指导思想。2、注意浸透转化的思维方法和平移的思想,

6、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新知的生长点,形成良好的认知构造,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探究活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活动目的1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才能活动准备假设干张长方形和三角形白纸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以长方形的一条边为三角形的底,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观察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2引导学生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沿着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观察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3启发学生将三角形折成两个长方形,并观察三角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4分小组讨论这种方法与新课所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异同点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例5、例6及做一做,练

7、习十一第14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掌握运用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成整十数来试商并能正确计算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调商的方法教学重点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为整十数来试商教学难点通过理论使学生体会到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比拟简便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以下各题的商是几?此题的复习是为用五入法试商做准备2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0 262 80 453此题的练习目的是训练学生试商的准确性3在下面的填上或475250 693200此题的练习目的是为训练学生对商的是否适宜迅速地作出判断4说出下面各题除数可以看做几十来试商?启发小结:除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用什么方法试商比拟简便

8、?根据答复老师小结:除数的个位是1、2、3、4的一般把个位上的数舍去看做整十来试商比拟简便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一种农具,每件的价钱是29元90元可以买几件,还剩几元?1说出此题的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p 题意列出算式9029 板书2引导学生把9029与准备题4中的各题比拟提问:29个位上的数不是1、2、3、4而是9,那么应该把29看做几十来试商?根据答复在除数29的上面轻轻地写上30、20终究看做几十来试商简便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算并指名让两位同学板演在幻灯片上3观察、讨论、比拟幻灯出示两个算式引导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口述:把29看做3

9、0来试商,商3比拟适宜假如把29看做20来试商,商是4,还需要调商,所以说不适宜通过比拟把29看做30来试商比看做20来试商简便学生边答复老师边把20擦去再写一遍30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将例5完成写上答话同时指名到前面板演例5并让板演同学完好地说说计算过程4反应练习,总结规律试做例5后面的做一做,先让学生说说把除数着做几十来试商,集体做,让两名同学做在小黑板上将练习题和例5比拟:这三道题的个位分别是几?学生边答复,老师边用红粉笔将个位圈出来都是什么方法试商的?老师引导学生答复并概括:当除数的个位是6、7、8、9时,一般情况下可用五入法把除数着做整十数来试商,然后用试的商与原除数相乘,假如余数比除数

10、小或等于0就说明试商适宜2教学例6出例如6 278381提问:把除数38看做几十来试商?试商几?为什么?学生边答复老师边在坚式的除数上面轻轻写上40,商的个位上写6商6适宜吗?请同学们自己检验,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板演2小组讨论当出现余数大于除数时提示:余数大于除数说明什么?学生讨论后答复: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为什么出现商偏小的现象?小组继续讨论讨论后归纳:用五入法把除数38看做40来试商,就比实际的除数大了,除数变大了所以商就容易商小了这就需要把商调大再根据学生讨论结果将6轻轻地改为7然后指名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做在书上,做完后再看余数,结果余数小平除数,说明商7适宜最后将7描实,完成计算3假

11、如将38看成30来试商需要商几次?请同学们自己计算4反应练习:做例6下面的做一做先让学生说说把除数看做几十来试商,然后集体做,让两名同学做在投影片上,做完后让板演同学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3引导归纳:提问:今天我们所学习的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特点?采用什么方法试商比拟简便?为什么会出现试商偏大?应该怎样调商?在什么情况下用四舍法试商呢?四舍法试商容易出现什么情况?怎样试商呢?学生边答复老师边板书最后指着板书问:这些规律假如让我们概括为一句话怎样概括?先让同学们自己试着总结板书在同学们说的根底上再让翻开书第49页,看一看书上是如何总结的?提示:为什么这里要用一般,它告诉了我们什么?通过答复使同学们知道除了四舍五入试商法,还有其他的试商方法,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三课堂小结略随堂练习1先说说把除数着做几十来试商,再计算出来老师注意巡视,特别是需要调商的题目,做完之后重点讲讲第4题的计算过程2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说出准确的商可采用抢答形式3判断以下各题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过来4选择:9039将除数看做 来试商A30 B4056289的商和余数分别是 A622 B628布置作业课本页练习十一第1,2,3,4题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