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45分钟过关检测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358925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45分钟过关检测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45分钟过关检测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45分钟过关检测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45分钟过关检测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45分钟过关检测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45分钟过关检测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45分钟过关检测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谈中国诗8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一、基础部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泛论() 轻鸢() 颦蹙() 梵文()B.歧路() 橘颂() 桅杆() 褒奖() C.凑泊() 窸窣() 亭皋() 缠绵()D.潜在() 砧木() 灼灼() 萧萧()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与时具进 振聋发聩 夙兴夜寐 引疚自责B.两全齐美 秣马利兵 良莠不齐 掉以轻心C.骨鲠在喉 置若罔闻 欢心鼓舞 声名雀起D.风声鹤唳 枉费心机 改弦更张 闲情逸致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国际泳联宣布,将在4月初于莫斯科举行

2、的第六届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上_尿检和血检相结合的药检手段。(2)金融界的人士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在资本的转换和_过程中,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3)张宇同学的解题思路既新颖,又_,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这种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A.施行 增值 简洁 B.实行 增值 简捷C.施行 增殖 简捷 D.实行 增殖 简洁答案:C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解放前这个地方不但没有水浇地,_连吃的水也得从几十里外挑来。(2)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_从前神话中的一些幻想都可能变为现实。(3)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认真吸取教训,_这次又犯了类似的错误。A.以至 甚至 以致 B.

3、甚至 以至 以致C.以致 以至 甚至 D.以致 甚至 以至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B.希望同学们变换思维,改变传统的被灌输知识的方法为主动积极地探索知识的方法,以利用自己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C.高三阶段学习成绩提高得快慢,全在于认真听讲,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D.代代相传、生生不已的中华诗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能终身沐浴于这润物无声的诗雨中,实乃大幸。答案:D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一开始

4、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B.做生意应讲诚信。像那种“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的投机取巧的做法,靠蒙骗顾客赚钱是极其愚蠢的。C.他平时在台上的讲话眉毛胡子一把抓,头绪纷繁,逻辑混乱,每次听他讲话总是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不可理喻。 D.崔颢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因版本记录不同,评论家莫衷一是。答案:D(A.“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贬义词。B项“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意思是商品必须讲究包装,做生意必须重视宣传。这里用作贬义词不当。C项“不可理喻”,意思是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二、阅

5、读部分(3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传统戏剧与诗歌的互渗与兼容 “戏剧”一词见于晚唐,杜牧西江怀古“魏帝缝囊真戏剧”,本义为儿戏玩笑。现代概念的戏剧,古代通常称为“戏曲”,甚至简称为“曲”。 戏和曲本属不同概念。正如前人指出的:巫尸歌舞、庙堂颂诗、汉魏六朝乐府、隋唐宋金的大曲、法曲、唱赚、陶真、鼓子词、诸宫调之类是“有曲无戏”,俳优侏儒、百戏角抵、代面拔头、参军苍鹘之类是“有戏无曲”,因而均不得称为戏曲。然而宋元以下的戏剧论著却相率将融合歌舞和古剧而成的戏曲,即戏文杂剧传奇之类,一言以蔽之曰“曲”,并将“戏曲”和承唐诗宋词而兴起的新体诗歌散曲,也一例以“曲”称之

6、,并形成“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流行说法,从而使得“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一代之文学中,惟有“曲”成为包含诗歌(散曲)和戏剧(杂剧)两种文体的特殊复合概念。 古人明知戏曲与诗歌有别,而且戏剧也并非绝对离不开曲,又何以呼戏为曲,视戏为诗,以致在体式沿革、审美格调上,都将二者混同?原因固然繁多,然究其大端,则在于诗歌与戏剧的共同渊源,以及分道发展中的相互渗透与兼容。 从宋元戏文、元杂剧、明清传奇诸作文本形式看,诗歌对戏剧的渗入,大致有结构的嵌入、词语的蹈袭、体制的牵引和情韵的移用四个方面。结构嵌入指整个诗篇嵌入戏剧结构,这是诗乐互渗的外在直观特征。此外,诗歌对戏曲篇章结构的渗入,还表现为将诗词的词句大量

7、用于唱曲或说白,以致无论戏文、杂剧,都充斥着似曾相识的唐宋诗词的语汇乃至成句,使众多佳句美词如聚会般纷纷涌现。这种渗透不仅直接影响剧本的文字结构,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戏剧语言的内在美学趋向。 从创作宗旨说,传统诗词与剧曲本有自叙和代言的区别:前者旨在自抒胸臆,后者则旨在代剧中人立言。钱穆分别称二者为内倾性和外倾性。但剧曲和诗词在合乐、用韵、格律诸方面又遵循共同原则,以至外在形体所制约的美学蕴涵韵趣,随着乐、韵、律的渠道由诗歌渗入剧曲,乃至宾白。戏剧本以情节冲突揭示生活主题,戏剧语言过分强调抒情而淡化情节,难免导致剧本“可品”而不“可观”,以致影响舞台演出效果。但是强调抒情也给戏剧的舞台表演艺

8、术开辟了新天地,像后来京剧中女起解三娘教子之类“唱工戏”,不重情节变化而重在情味的真挚深厚,正是诗歌的抒情性渗入剧曲而开出的艺术新葩。 戏剧与诗歌的兼容与互渗,早在原始艺术中已显端倪。中国诗歌本与乐、舞同源,由先秦经汉魏至唐宋,诗、乐合一,兼具表演成分的艺术模式被一以贯之地保持了下来。戏剧在诗歌渗入下不断变化其结构、体制、语言、情韵,同时也以其原本具有的通俗性、演出性,或隐或显地影响着诗歌的发展。戏剧在诗歌的牵掣浸润下,不断由通俗而雅化;诗歌则受戏剧的影响,自宋元以后不断由雅而俗地发展。诗歌与戏剧作为不同文体,今天似乎已泾渭分明。但是在文化空前交融,文学日新月异的艺术多元时代,二者的交融互渗仍

9、将按其自身规律延续发展。7.对于在中国艺术史上“曲”的指称对象的表述,不恰当的项是( )A.用以指称戏曲,相当于现代概念的戏剧。B.用以指称古代“有曲无戏”或“有戏无曲”的各类艺术形式。C.用以指称承唐诗宋词而兴起的新体诗歌散曲。D.用以指称融合歌舞和古剧而成的戏文杂剧传奇。答案:B8.在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戏剧与诗歌的“兼容”“互渗”的一项是( )A.诗词的大量语汇和句子用于唱曲和说白。B.剧曲和诗词在美学韵趣方面的趋同。C.诗词具有自叙的内倾性,剧曲表现出代言的外倾性。D.强调抒情而淡化情节,使剧本“可品”而不“可视”。答案:C9.关于古人“呼戏为曲,视戏为诗”,将戏曲与诗歌相互混同的原因,

10、分析、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诗、乐、舞同源,从未出现过相互背离、分割的现象。B.对于历史发展过程中曾出现的“有曲无戏”和“有戏无曲”的现象缺少充分的体察。C.在二者兼容、互渗的过程中,诗歌处于主流地位,戏剧对诗歌的影响则相对微弱。D.诗歌与戏剧有共同的渊源,在各自发展的历程中又相互影响,彼此交融。答案:D10.依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对各种文体的界定一向都很清晰,“曲”的概念的使用,只是一个特例。B.诗歌与戏剧互渗、兼容催开了艺术的新葩,这种交融从未产生过负面效应。 C.无论是戏剧的“雅化”,还是诗歌的“俗化”,都是符合文学自身发展

11、规律的变化。D.进入艺术多元时代之后,诗歌与戏剧能否兼容互渗,不宜轻率地下结论。 答案:C(二)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8分)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

12、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中国哲学可能有新贡献。11.阅读材料的第1段“感觉世界的洞穴”含义是_,“是自己与宇宙同一”含义是_。(1分)答案:感觉世界是原始的、低级的 参透人生、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12.材料的第2、3段中,以下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入世:投身到社会里(出来做官,苍济天下)。 B.出世:超脱人世(隐居,独善其身)。

13、C.无明:迷惑,模糊,盲目不自觉(借用佛语)。 D.禅宗:我们道教宗派 答案:D13.禅宗认为“觉”字乃万妙之源,试说说它的含义。(2分)答案:人们陷入各种苦恼之中,为求解脱,往往到处寻找,而忘记、失落自我;实则最重要、最宝贵的在自身之“觉”,应从自身去发现领悟。14.试概括材料中第2段的主要意思。(2分)答案:平常人只要具备高度的觉解都可以成为圣人。 15.试简述“中国传统的哲学”与“未来的哲学”的联系和区别。(2分) 答案:联系:其实质是一致的,即既入世又出世。区别:未来的哲学将剔除中国传说哲学中的消极因素,即某些宗教教义、迷信等,而更趋于科学化。(三)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12分,

14、每小题3分)艺术源于基因突变 2003年2月17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一名研究人类起源的美国人类学家日前宣称,点燃现代人类思想火花的,是来自一种约5万年前的基因突变而产生的人类“创造性基因”。 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人类学教授理查德克雷恩(Richard Klein)认为,距今10万年到5万年前,由于人类大脑发生了生理变化,生活在非洲大陆的人类祖先身上,发生了一场艺术、文化以及个体表达上的巨大革命。克雷恩教授称,基因学研究的最新突破已经强有力地证明,智人(现代人的学名)的文化革命始于一场基因突变,正是这场基因突变改变了人类的语言交流能力。多数人类学家确信,正是这场基因突变之后,人类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装饰自己的形体外表,开始创造抽象的艺术。克雷恩教授说,所有这些都是渐进式完成的,由于不同地方人口的素质不同,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