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必修三(DOC 11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358825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必修三(DOC 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必修三(DOC 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必修三(DOC 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必修三(DOC 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必修三(DOC 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必修三(DOC 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必修三(DOC 11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生活期中考试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题,每小题2分, 共60分)1、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购买蔬菜、水果 大汶口文化遗址合唱团、舞蹈队、时装表演队 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某国议员竞选A B C D2、下列有关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政治是经济的基础,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C先进的文化能促进政治的发展,所以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政治D政治与文化相

2、互交融3、2003年12月3日,北京市文物局向社会公布了第三批119处四合院保护院落名单。至此,北京市旧城区内挂牌保护的四合院已经达到658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四合院是前人遗留下来的丰厚遗产,我们应精心保护四合院文化是北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合院文化是一部政治、经济发展史四合院文化是北京政治、经济的派生物A B C D 4、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好比一捆干草,人们象驴子一样驮着它走,各人的驮法不同,聪明的人把他们化为养料轻松的走向未来,愚蠢的人把它当作祖传宝贝,永远是沉重的负担。材料没有表明的是A暗示在文化交流中对外来文化也要化作养料吸收B反对把传统文化固化,当作物件加以传承一 C启示

3、人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勇于重新打造和丰富传统文化D 强调我们需要传统文化,要把它化做养料吸收5、伟大诗人雪莱说:伟大的诗篇永远喷出智慧和欢欣之水的喷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B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C文化塑造着人,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D文化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广度和深度6、下列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们生活越改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A B C D

4、 7、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D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 8、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更替时,对文化而言意味着A先进的文化代替落后的文化 B强势文化同化弱势文化C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 D文化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9、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上的区别,造就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些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我们应如何看待文化多样性的作用( )A文化多样性是社会发展是必

5、不可少的B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为保护文化多样性应减少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D文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上10、邮票是一个国家的“艺术名片”,鸡作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吉祥动物,也一次次跻身于方寸之间。不仅我国陆续发行了不少与鸡有关的邮票,法国、韩国等也发行了与鸡有关的邮票,这表明( )A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B各国的民族文化其内容与形式是完全一致的C鸡被世界各国都视为吉祥物 D各国的信仰有相同的东西11、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A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B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文化继承 D动社会实践发展

6、,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2、2005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出发71周年的日子,红军在长征中孕育的革命精神,至今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C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D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西方国家的某些观念、思想、思维也不知不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中。这主要说明( )A我国加快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步伐 B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C经济活动必然催动文化的进步 D商贸活动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2005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郑和七次率船队浩浩荡荡驶入大海,历时

7、28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传播中华文化的先河。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文化传播是指人民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从古至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A B C D15、郑和下西洋对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是( )传播了中华文明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开创了大众传媒的新形式A B C D16、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进行文化创新,应如何看待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 )

8、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对传统文化应辩证的继承A B C D17、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动和静的有机融合。他的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目前最有神韵的奥运会会徽。由此可见( )A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B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进行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的检验标准在与社会实践 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18、下列关于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三者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化自身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B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D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

9、于文化创新19、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A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 B文化创作者的头脑 C客观事物本身 D社会实践2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巨大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巨大的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多域外文化的理解是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帅地位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A B C D21、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C民族文化既

10、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共性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22、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是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所以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因为 ( )A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中华民族精神比其他民族精神更优越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2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中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得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应该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爱国主义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A B C D 24、

11、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A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B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突出表现C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工作者独有的精神财富D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颠峰25、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愿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26、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2、是(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移风易俗C顺其自然 D批判继承、今为古用27、李时珍为了写本草纲目,行程万里实地考察,不仅向他人请教,更注重亲自试验。例如,他吞服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麻醉作用。这说明( )A我们应积极进行文化创新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D我们应积极进行社会实践28、千手观音之所以火爆,就在于它的创新,它优美的造型、流畅的舞蹈、艳丽的服装都独具匠心。这说明A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文化的生命在于创新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D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创新29、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

13、巧妙结合,是动和静的完美结合。它的设计别出心载,独树一帜,是目前最有神韵、最完美的奥运会会徽。由此可见A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B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C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 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30、现在有的地方给孩子过生日成了摆阔、奢侈的仪式,亲朋好友不得不相互给孩子送贵重礼品,这给很多家庭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摆阔、奢侈的生日A要看经济条件如何,富裕者可以奢侈些B是不应该提倡的,是封建残余思想在当今社会的表现C可以给父母过,不应该给小孩过这样的生日D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当今之时,正刮起一股泛文化风潮,什么都文化了。生活方面,爱赶饭局的,说是饮食文化;爱喝酒的,说是酒文化;爱跳舞的,说是娱乐文化物产方面,产橘子的,说橘子文化;产苹果的,说是苹果文化要数下去,方方面面都是文化。文化就文化吧,但总不宜越说越邪乎。如收藏旧时代女人小鞋的,说是抢救“三寸金莲文化”;写乞丐传的,说是研究“丐帮文化”;编妓女小说的,说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