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相关制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358672 上传时间:2023-05-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相关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相关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相关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相关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相关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相关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相关制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重症医学科工作相关制度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1、目的 主任护士长加强管理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程序和制度的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工作质量。2、适用范围重症医学科全体工作人员3、定义主任和护士长对ICU的行政管理和医疗护理工作全面负责,病房在科主任领导下, 护士长予以协助。保证各项工作程序和制度的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医护质量。4、标准规范(1)主任和护士长对 ICU 的行政管理和医疗护理工作全面负责,病房在科主任领 导下,保证各项工作程序和制度的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医护质量。(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3)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

2、不得在病房打手机,不得在病区内吃东西、吸烟, 不得使用病区电脑玩游戏、看电影、看小说等。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不得串岗、 脱岗,严格执行科室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许收受红包、请吃、药品器械回扣,不允 许药商等进入病区。(4)患者住院期间必须穿病号服,除必需生活用品外,不得存放过多物品。(5)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如监护仪器、 急救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不得随意乱放。(6)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应常备不懈,并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做 到有备无患。(7)患者在重症医学科的所有病历相关文件均由重症医学科医师遵照病历

3、书写制度 按时保质完成。管床医师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每日与家属进行沟通,交待相关事宜。(8) 患者入出室均需严格执行入出室制度,患者病情变化需请会诊时按会诊制度执行(9) 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医疗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10) 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它患者隔离,安置在单间隔 离病房,专人护理。(h)医务人员交接班必须在患者床旁,接班者确定无问题后,交班者方可离开病房。 与医疗护理无关人员限制出入,探视人员应遵守探视制度。(12)全科医务人员均有方便快捷的通讯联系方式以应付紧急情况,任何时候都要以 病房的工作为先。(13)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及设备,并指

4、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 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重症医学科病人收治及转出制度1、目的 明确重症医学科收治病人范围,及转入、转出流程,提高医护质量,保证患者安全。2、适用范围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3、定义患者因病情需要,按照标准转入或转出重症医学科。4、标准规范(I) ICU 收治入室对象及转入交接班流程 收治对象原则上为各种危重的急性的可逆性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循环衰竭;各种 因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发作;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溺水、电 击伤复苏后的病人;重大手术后需要监测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者;麻醉意外;重型复合性 创伤; 各种类型中毒病人;各种类型休克;重

5、度妊娠中毒症、羊水栓塞;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者; 败血症(Sepsis)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严重失衡者;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包括颅内压 力升高)(9)但是对于已明确脑死亡者、各种重症传染病、已衰竭的癌肿晚期不应列入综合 ICU 的收治指征。(2) 转入交接班流程院内转科: 重症病人转入我科,须由我科医师会诊同意转科。 决定患者须转入我科后,我科医师负责电话联系安排病人的接收准备工作。 对转运途中的风险由我科医师向家属解释,家属应在病历上签字,表明自己意见。 对病情进行评估分级:I 级生命体征相对平稳,途中无需呼吸支持,由原科室医护人员在密切监护条件下 转运。n级生命体征相对不平稳,有潜在的呼吸循环

6、衰竭风险,由我科会诊医师协同转运。 山级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平稳,有潜在气道梗阻风险,经过无创呼吸治疗后仍存 在呼吸衰竭,在原科室建立人工气道后由我科会诊医师协同转运。IV 级病情极危重,心肺复苏术中或复苏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在原病房继续 抢救,暂不宜转运。 大手术术后病人,由麻醉科及专科医生护送入icu,与我科医师进行床旁交接。 院外转运:由当地医院提出申请,经过我院医教部同意后,科室安排人员到当地医院会诊,根 据病情决定是否转院。转运所需物资准备:监护仪、简易呼吸机、氧气、急救药品。(3) ICU病人离室标准及转出交接班流程离室标准:病人在ic u治疗,主要是渡过危重阶段.无意外事故

7、的大手术后,经监护未发现异常生理功能改变者,一般在24 一 72小 时离室。 监护中发现生理指标改变,经适当处理72小时内仍无明显改善者,可延长3-7天。 生理功能严重紊乱,生命指标不稳定,生命器官功能仍然十分脆弱,需靠氧气、药 物维持,甚至呼吸要依赖人工呼吸机支持,这些复杂的危重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ICU治 疗,直到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能离开ICUo 生命体征已经正常,留下某些后遗症,此已属康复医疗的范畴,也应转出I CUo(4) 转出交接班流程病人符合转出条件后一通知归属科室管床医师会诊看病人 同意接收一交代治疗过程及后期治疗注意事项一书写转出记录一送病人至归属科室 详细床旁交班。交接的内容包括

8、:病人入科的治疗情况,目前情况,继续治疗的建议和注 意事项等。不同意接收f向家属交代继续治疗的必要性一继续ICU治疗f全院会诊或医教部决 定转出。重症医学科收住患者病情评估制度1、为了客观评估新入住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的预后,对所有入住 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2、评估的方法采用APACHETI评分系统,昏迷的患者加用GCS评分系统。 所有新入住重症医学科患者采取评价时间窗在24 小时内病情最危重时。3、24 小时内死亡患者暂不予以评估。4、有关病情评估的相关检查由接诊医师完成。5、主管医师负责每位患者APAeHE-H或GCS评分,最迟应在患者入住我科48小时 内完成评分。6、所有转出我科或

9、出院患者APAeHE-11或GCS评分表专人统一保管。重症患者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查房制度为了确保重症患者能够得到持续医疗救治,落实医院各级医师分级查房及多科联合 查房的职责,保证患者得到连贯性医疗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培养良好的医疗行为和 医疗习惯,制定三级医师分级查房及多科技联合查房制度。患者查房从范围分为科内查 房,科间查房,院内查房;从级别分主任/副主任(科主任)查房,主治医师查房,住院医 师查房。1、科内查房(1)查房频次及时限1、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1 次,应有主治医师、 住院医师、护士长等有关人员参加。住院期间,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 其入院 48 小时

10、内完成。对危重患者,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即时查房,并有查房记录。2、主治医师查房。对一般病情患者的查房每日至少 1 次,由住院医师及有关人员参加, 住院医师负责记录和落实诊疗计划。负责对新入院的一般病人在24 小时内查房;对新入 院的危重患者应在 8 小时内查房;对住院期间的危重患者应随时查房,且至少不少于每 日两次。3、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要全面负责,对一般患者每日至少查房两次,危重患 者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检查处理,执行上级医师指示,书写整理病历,及时完成病程 记录,汇总、归纳、整理、分析各种检查化验结果,出现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医师。负责检 查医嘱执行情况。参加科室值班。(2)查房基本规范

11、查房前,在交班会上应明确查房的患者及患者数,以掌握本 次查房的概况并能对查房时间加以控制,避免故此失彼。下级医师及参加查房的护理人 员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如病历、影像学资料、化验检查报告、所需检查器材等。查房 应严格掌握医师级别,做到自上而下逐级严格要求。查房时应衣着整洁、佩戴胸卡,站 立时应有站姿,不得斜倚乱靠。查房不得交头接耳,更不允许说不适宜的语言,以免造成 不良影响及后果。查房时各级医师站位应予严格规定。科主任医师站立于患者右侧;主 治医师站立于科主任医师右侧;住院医师站立于患者左侧,与科主任医师相对;护土长站 立于床尾;其余相关人员站于周围,但应与主要查房人员保持一定距离,以确保充分

12、的检 查空间。带教学生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各种检查与操作,并必须征得患者本人同意 方可进行。(3)查房内容要求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应及时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 疗,并能体现出当前国内外最新医疗水平的进展。审查对新入院疑难病症或危重患者的诊 断、治疗计划。审查重大手术的适应症及术前准备情况。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包括对各 级医师的指导,重点帮助主治医师解决在诊疗工作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抽查医嘱和护理执 行情况及病历书写质量。主治医师查房。要求对新入院、危重、诊断未明、分型不清、 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听取医生、护士的反映、倾听患者陈述,对出、转院 标准进行判断并及时上报上级医师或科主

13、任。对下级医师的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进行检 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具体帮助和指导。检查医嘱执行情况。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 点巡视危重、疑难、新入院、诊断不清及手术患者,同时有计划地巡视一般患者。审查各 种检查报告单,分析检查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的意见。检查医嘱执行情况,修改 医嘱及开特殊检查医嘱。听取患者对治疗和生活方面的意见并提出建议。负责修改实习医 师书写的病历,帮助实习医师做好新入院患者的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工作。住院医师要详 细记录上级医师的诊疗意见,认真执行上级医师的指示,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负责书 写病历相关内容,要求对危重患者随时检查并记录。2、联合查房危重患者涉及到多学科医

14、疗专业,他科专业情况比较明显,为了患者能 够得到持续连贯医疗诊治,改进医疗服务服务和流程,提高诊治率,执行多科联合查房制 度。(1)科间查房。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查房申请单。非急诊会 诊,将申请单送到被邀科室主任或邀请查房医师,会诊医师应在24小时内会诊查房,并 完成会诊查房记录。急诊会诊查房,以电话邀请被邀请的医师,被邀医师应当在规定10 分 钟内参加查房,完成会诊查房记录。(2)多科查房。由科主任向医教部提出,并提供病历摘要。医教部确定查房时间 并安排相应的医学专家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查房,由业务院长或高年资最高技术职称的 相应专业的专家汇总各专家查房后总结。查房工作一般由科

15、主任主持,住院医师要做好会 诊前的准各,并详细介绍病史,做好查房记录。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ICU )管理补充规定为进一步规范IC U管理,增加科间协作及专科参与度,加快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能 力,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经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制定本补充规定如下:1、科间应加强协作,积极配合医教部安排内、外科骨干医师轮转ICU,提升科室整 体业务能力。2、加强ICU医生培养,轮流安排ICU的医生轮转内、外科,经考核合格后方能出 科。3、ICU 的病人主要责任科室仍为相应专科,如:申请院内联科会诊、院外会诊、转 诊转院等均由相应专科负责提出。4、每日上、下午相应专科医生均应到IClJ查房,全面了解专科病人病情及诊疗情 况,参与治疗方案拟定,遇危重病人还须参加每天下午探视,节假日由科主任安排医生参 加。5、遇病人抢救、特殊治疗等情况专科医生均应参加抢救及与家属的沟通。6、ICU医师负责病人的日常诊疗及管理工作,如违反相关规定,出现差错,导致后 果或引发纠纷,责任由ICU承担。7、各专科如有违反则取消相应病人在ICU住院期间纳入专科核算的50%医疗费用, 再犯全部取消,由此引发的医疗纠纷按相应规定处理。8、ICU负责日常督促,并及时向医教部上报各专科对该规定执行落实情况,医教部、 护理部不定期抽查,如有相互包庇、弄虚作假等行为,一经发现同等处理。重症医学科多学科协作和支持机制入住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