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委政风行风热线的两个问题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35790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委政风行风热线的两个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委政风行风热线的两个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委政风行风热线的两个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委政风行风热线的两个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委政风行风热线的两个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委政风行风热线的两个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委政风行风热线的两个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委政风行风热线的两个问题 一、主持人。吴副主任,您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市农委的工作情况。 吴副主任。省委省政府确定把*作为省直管市县的试点,而农委率先作为我市机构改革大部门制的先行点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契机,我市按“整合资源、明确职能、协调关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的原则,把原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三局合一,整合为“*市农业工作委员会”,着力解决科室性质趋同,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办事环节多,周期长,部门利益影响,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不利于统一管理等问题。整合后,核定编制5个,减少编制6个;内设9个科室(办公室、计划财务科、种植业管理科、农村经济管理

2、科、营林科技科、森林资源管理科、政策法规科、水务科、水务建设与管理科);同时,将市农技中心、农机中心和畜牧兽医局隶属为农委事业单位。 农委大部制的整合,承接了原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的职能,同时为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政府职能的需求奠定了基础。具有五大优点: 一是有利于整合行政资源,节约行政成本。原来三个局内设24个科室,实行大部门制后,内设科室9个,把过去分散的部门利益,积聚为集中的部门利益,很好地整合资源。 二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方便群众办事。如过去一个种林又种田的农户,必须三头跑,即农业局、林业局、水务局。又如:过去一块橡胶园有纠纷,既涉及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问题,又涉及到林地纠纷问题

3、,这样就出现如何协调林业、农业两个部门问题。再如花卉种植户,在植物检疫方面,木本植物归林业部门管,草本植物归农业部门管,存在相互扯皮、检疫不到位现象。机构整合后,能全程解决,既提高行政效率,又方便群众办事。 三是有利于统筹农业协调发展,合理规划农田水利建设,避免水利项目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的脱节,特别是便于合理安排农田生产与水利建设时间,既抓建设,又不误农时。 四是有利于整合项目,集中资金搞建设。整合前涉农资金散落于各部门,资源配置出现“撒胡椒面”现象,力量分散,资金使用难于实现规模效益。今年我委将海南西部农产品质量检测分中心、动物疫情检测、测土配方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起来,组建了海南西部农业服务

4、中心,使项目建设综合化,科学化,合理化,减少重复建设,节约建设成本。 五是有利于减少职能交叉,完善行政运行机制。农委整合后,原来部门职能交叉问题就可以在内部解决,责、权、利相统一,形成农、林、水一体化决策体制,减少决策层次,提高运转效率,能够确保农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来抓发展 。 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优化了行政资源,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和办事质量;整合了项目资金,统筹农业协调发展。目前,农委的各个科室、部门运转顺利,机关效能得到大提高,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天鹅风暴,我市农业方面受灾情况如何。农委在抗灾救灾方面是怎么做的。 8月6日至8日,受第号热带风暴“天鹅”的影响,我市出现

5、历史罕见强降雨,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815万元,农林作物及水利设施严重受损。 面对风暴,农委一是高度重视,提早准备。8月6日下午,陈海洁主任在接到风暴警报后,立即召开水务系统防御强降雨工作部署会议,通知各镇、水管单位安排人员实行小时值班,并要求领导带班;要求各单位水库防汛责任人一定要到责任水库检查,水位高的要派人值守,病险水库要降低水位度汛;要求各镇派员到易受灾地区值班,做好低洼地区和危房户的安全转移工作,发生汛情、险情时要及时报告和处理。二是反应快捷,行动迅速。6日晚,暴雨侵袭我市,雨情严峻。陈海洁主任当晚召开紧急会议,组织水务系统领导及技术人员分成三个小组到各镇检查三防办列为危险的水库工程,

6、确保安全度汛。7日清晨,陈海洁主任再派出四个组到各镇检查水情及灾情,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当日早上九点,在市政府二楼东会议室向市政府班子汇报“天鹅”风暴情况及防御部署情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启动紧急防汛响应。三是领导带头,处置及时。农委班子领导全部亲临防洪第一线,带领各小组巡视各水库、水利和渠道。8月7日,排浦镇小江水库出现险情,陈海洁主任亲临一线现场指挥。陈木兴、吴三敏、刘锦棠、吉家川等四位副主任也在处理好各水库的防洪工作后随后赶到,共同投入小江水库的抢险,协助转移群众,及时将7个村万多群众到安全地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四是组织严密,形成合力。在农委领导班子的带领导下,各有关科室也

7、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市三防办工作人员日夜不眠,严密监测风暴动态和雨情、水情,了解和收集各镇灾情,调度各单位防洪抗洪;调运抗灾物质,指导各地抢险,帮助各镇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跟踪失踪人员的搜救情况并及时向国家防总汇报。水务科和水务建管科人员在各重点水库、水利和渠道加强巡察,部署防洪工作,和各水管所、电站共同抗洪。同时,抓紧做好水毁工程修复的工程投资预算和建设计划。农村经济管理科和种植业管理科人员分头做好重点农业建设项目的防洪、加强农业受灾的汇总统计,深入农村检查受灾情况,部署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做好相关的计划和准备 。森林资源管理科分成两个小组分赴各镇,检查林木受损情况,安抚林农,并部署各

8、林业站加强木材流通管理,严历打击借风暴盗砍滥伐林木的行为,监督木材加工厂家,严禁收购无证木材。营林科重点巡察了各苗圃和防护林工程造林地,指导各育苗点做好排水保苗工作,并要求各造林施工队做好准备,抓住雨季把沿海干旱地区的防护林营造好。五是措施得力,救灾到位。风暴过后,农委成立了*市农业灾后生产自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班子全部率先参加救灾,同时,抽调91名干部,成立17个救灾指导工作组,深入个镇指导和督促检查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恢复生产。在用好市里救灾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救灾资金支持,支持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强化技术指导,提高救灾成效,切实帮助解决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难题。做好

9、物资调度供应,搞好种子、肥料、农药、禽畜种苗、伺料、疫苗等物资的调度和储备工作,满足灾后生产资料之需。 经过奋战,农救灾成效显著。一是于8月6日完成各大水厂、供水管网的修复,以及水村水井消毒、净水,全市7.6万人的安全饮水困难基本解决。二是水毁工程修复进展快。8月13日完成春江左低干渠、一号半水库和三号半水库跨堤地段的修复。春江、松林岭、西干、天角潭、红洋五大灌区,机械陆续到场,从8月13开始修复,至21日,共完成工程土方6.5万立方。指导各镇发动群众修复田间农渠、小水沟等小型水毁工程,基本完成修复。三是农业生产恢复快。农田排水其本完毕,使用三辆卡车运送农药到各镇施放,目前已施药16.5万亩,

10、抓紧绝收农地的改种、复种工作,指导农户做好犁田翻耕等备地工作,抓紧筹集种子、肥料、农药以及相关经费。四是畜牧业恢复成效佳。8月15日已全面完成死亡畜禽的清理和无害化处理。对投入6万多元对重点受灾地区,进行消毒、防疫和疫情监测,未发生灾后流行疫病。五是林业救灾,共接受并检查风倒木采伐申请45宗。指导和督促林农和造林企业扶正中、幼林的倒伏林木,并培土、牵绑稳固,全面完成4.8万亩中幼林的抢救任务。 补受灾情况: 农业种植方面。全市粮食作物受灾面积1万亩,成灾148万亩,绝收9.9万亩;其中水稻受灾1936万亩,成灾14.6万亩,绝收901万亩;薯类受灾1.6万亩,成灾0.3万亩,绝收0.48万亩;

11、经济作物受灾面积32万亩,成灾15万亩,绝收8.61万亩。其中瓜菜受灾5.2万亩,成灾5.万亩,绝收48万亩;甘蔗受灾16.19万亩, 成灾9.5万亩,绝收2.7万亩;花生受灾0万亩,成灾0.8万亩,绝收0.6万亩;橡胶受灾.3万亩,成灾0.23万亩,绝收02万亩。其他作物受灾0.万亩。畜牧养殖方面:大牲畜淹死、失踪15头,家禽损失难以计数。水务方面:全市水利设施渠道损坏23处,渠道配套设施损坏50处,堤防冲坏2处,渡槽冲毁一座120米,水库山塘损坏57座,小 (一)、小 (二)型水库有20座显现险情,水闸损坏30座。全市受淹村庄4个,均发生水源被污染,造成饮水困难;白马井、光村、海头三个镇区因受淹、供水渠道损坏及电力设施损坏等原因,也产生饮水中断;共涉及人口7.8万人。林业方面:全市林木受灾面积.1万亩(主要是桉树),其中:中、幼林4.88万亩,近、成熟林3.03万亩。中、幼林受灾主要表现为积水、松根、斜倒;近、成熟林的受害主要表现为积水、松根、斜倒、折断,以折断居多。受害面积最大的是金华林业公司,为2.8万亩。苗圃简易房屋倒塌3间,苗木受淹成灾25万株。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