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357756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4章材料家族中的元素单元质量检测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单元质量检测四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生铁B青铜C漂白粉 D胆矾解析:A、B两项均为合金;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O)2;胆矾的化学式是CuSO45H2O。答案:D2空对空“响尾蛇”导弹头部的“红外眼睛”,能分辨出0.001 的温差变化,它是由热敏陶瓷材料和热释电陶瓷材料做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红外眼睛”对热非常敏感B“红外眼睛”的热目标是敌机发动机或尾部喷口高温区C“红外眼睛”的电阻值随温度明显变化D“红外眼睛”的工作原理与人眼相同解析:热敏陶瓷对物质的感应是温差的变化,而人眼的工作原理则是光

2、学成像,所以两者的工作原理是不同的。答案:D3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考证说:“中国至少在距今3 000年以前,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有关玻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B普通玻璃的成分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C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D盛放烧碱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是为了防止烧碱跟二氧化硅生成硅酸钠而使瓶塞与瓶口粘在一起答案:C4能鉴别Na2SiO3、CaCO3、SiO2三种白色粉末的试剂是()A苛性钠溶液 B水CNaCl溶液 D稀盐酸解析:Na2Si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沉淀,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SiO2与稀盐酸不反应,综

3、上可知选用稀盐酸。答案:D5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B氧化铝薄膜兜住了熔化的铝C氧化铝的熔点比铝高D铝箔表面温度低,未熔化解析:铝在空气中很快被氧化成Al2O3,且Al2O3熔点高,加热不易熔化。答案:D6下列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产生沉淀,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消失的是()ANaCl和MgCl2 BNaNO3和KNO3CK2SO4和Al2(SO4)3 DMgCl2和AlCl3解析:A、D两项中Mg(OH)2不溶于NaOH溶液;B项中的物质与氨水不反应。答案:C

4、7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的是()AH2SiO3 BFe(OH)3CFe(NO3)2 DCaSiO3解析:A选项中含氧酸H2SiO3对应的酸性氧化物为SiO2,因为SiO2不溶于H2O,故不能由SiO2与H2O化合得到;B选项中Fe(OH)3可由化合反应4Fe(OH)2O22H2O=4Fe(OH)3得到;C选项中Fe(NO3)2可由化合反应2Fe(NO3)3Fe=3Fe(NO3)2得到;D选项中CaSiO3可由CaO和SiO2在高温下反应得到,即CaOSiO2CaSiO3。答案:A8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K、Cl、SO BCu2、Fe

5、2、NO、SOCNa、Ca2、Cl、ClO DK、NH、Cl、SO解析:加入铝粉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B选项中酸性条件下NO能将Fe2氧化,与铝粉反应也得不到氢气;C选项中酸性条件下ClO不能大量共存;D选项中碱性条件下NH不能大量共存。答案:A9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A硅 B硫C铜 D铁解析:SiO2、CuO、Fe3O4均不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或碱,故A、C、D均错;B项,SO2SO2,SO2H2OH2SO3,H2SO32NaOH=Na2SO32H2O,可以实现转化,故选B。答案:B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

6、2:Ca22OHCO2=CaCO3H2O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COSiO2=SiOCO2C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SiO22OH=SiOH2OD硅酸和烧碱溶液中和:HOH=H2O解析:A项在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产物应为Ca(HCO3)2;B项Na2CO3溶液与SiO2不反应;D项硅酸是弱酸不能拆开写。答案:C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铝溶解在NaOH溶液中:2Al2OH6H2O=2Al(OH)43H2B氨水滴入AlCl3溶液中:Al33OH=Al(OH)3CMgO溶于稀盐酸中:O22H=H2ODAl(OH)3溶于稀硫酸中:OHH=H2O解析:氨水是弱电解质,不应写成OH

7、,B项错误;MgO和Al(OH)3都属于难溶物,所以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应写成离子形式,C、D两项错误。答案:A12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铜铝混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和NaOH溶液B溶液A和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C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D实验方案更便于实施解析:因铝具有两性,而铜不能与碱、无强氧化性的酸反应,所以溶液A和溶液B是盐酸或氢氧化钠时,都能与铝反应,故A项正确;若溶液A和B都是稀硝酸时,则方案无法实施,故B项错误;若溶液

8、B是浓硝酸时铝钝化,导致剩余固体质量增加,所以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故C项正确;又因测固体质量比测气体体积易进行,故D项正确。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13(9分)(1)实验室配制好的硅酸钠溶液保存过程中变质的主要原因是_,变质现象是_,相应化学方程式是_。(2)盛放烧碱等碱性溶液不宜用磨口玻璃塞。因为_ _,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_。解析:(1)由于H2SiO3的酸性比碳酸的弱,故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或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而变质,故应密封保存。(2)因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故盛放NaOH时在磨口处发

9、生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且Na2SiO3是一种矿物胶,能使瓶塞与瓶口黏结。答案:(1)空气中的CO2与Na2SiO3水溶液发生反应有白色胶状沉淀物生成Na2SiO3H2OCO2=Na2CO3H2SiO3或Na2SiO32CO22H2O=H2SiO32NaHCO3(2)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它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而使瓶塞与瓶口黏结2OHSiO2=SiOH2O14(10分)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 300 反应获得。(1)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是_(填字母)。A制汽轮机叶片 B制

10、有色玻璃C制永久性模具 D制造柴油机(2)画出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_。(3)氮化硅陶瓷抗腐蚀能力强,除氢氟酸外,它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试推测该陶瓷被氢氟酸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4)现用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气氛保护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1)ACD(2)7 Si3N4(3)Si3N412HF=3SiF44NH3(4)3SiCl42N26H2Si3N412HCl15(11分)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下图是从铝土矿中制备铝的工艺流程:已知: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此外

11、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回答下列问题:(1)向铝土矿中加入足量盐酸过滤后所得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_。(2)在工艺流程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过滤后所得滤渣B的成分为_。用二氧化碳酸化后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_。解析:Fe2O3、Al2O3能溶于盐酸,滤渣A为SiO2,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H、Fe3、Al3能与OH反应,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是NaAl(OH)4、NaCl,滤渣B是氢氧化铁。答案:(1)SiO2(2)HOH=H2O、Fe33OH=Fe(OH)3、Al33OH=Al(OH)3、Al(OH)3OH=Al(OH)4(后两个离子方程式写为

12、Al34OH=Al(OH)4也可)Fe(OH)3NaHCO3、NaCl16(10分)一无色透明的溶液做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取部分溶液加入Na2O2,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且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Na2O2的量与生成沉淀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试问:(1)Cu2、NH、Al3、Mg2、Na、Fe3、CO、K、SO等离子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2)上述溶液至少由_等物质混合而成。解析:(1)因为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含有SO,不能判断是否有CO;加入Na2O2生成的无色无味气体是氧气,一定不存在NH;溶液为无色透明说明没有Cu2、Fe3;溶液中加入Na2O2有NaOH生成,随着Na2O2加入量的增加,白色沉淀增加,但再加入Na2O2沉淀量反而减少,说明一定含有Al3,沉淀减少到一定量后就不再减少,说明含有Mg2。有Al3存在则不能含有CO,所以一定存在的离子是Al3、Mg2、SO;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a、K;一定不存在离子的是Cu2、NH、Fe3、CO。(2)一定存在的离子组合成物质为MgSO4和Al2(SO4)3,故至少2种。答案:(1)SO、Al3、Mg2Na、KNH、Cu2、Fe3、CO(2)MgSO4、Al2(SO4)317(12分)在一定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