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及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35696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管理思想史练习测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13分) 1美国管理思想史学家丹尼尔A雷恩博士所著的 一书于 1979年出版。 2萨伊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力继土地、资本、劳动力之外还存在第四种要素 3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 4甘特特别出名的原因是他发明了 。 5古典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是从 到 ,这一阶段 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 6罗特利斯伯格在1960年为再版的梅奥于1933年写的 一书 写的前言中,用“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来指梅奥开创的这门学科。 7“老三论”是指 、 和 。 8西蒙用 来代替最优准则的“经济人”。 9赫茨伯格发现,影响职工积极性的

2、因素包括 和 两类。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第一个研究劳动强度和疲劳关系问题的人是( ) A巴比奇 B安德鲁尤尔 C杰文斯 D李嘉图 2泰勒的主要著作有( ) A劳动、工资和利润B科学管理原理 C动作研究 D科学管理入门 3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对工厂管理人员进行训练,使他们能更好地倾听和了解工人的个人情绪和实际问题。这是( )试验得出的结论。 1 A电话继电器装配试验 B访谈计划试验 C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D车间照明试验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级的需要是( )。 A安全上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地位或受人尊敬的需要 D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 5“组织的目标、工作的性质、职工的素质

3、等对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有很大的影响。”这一观点是( )理论中提及的。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论 6法约尔认为,企业无论大小,简单还是复杂,其全部活动都可以概括为(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行为科学 2X理论 3魅力型权威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2马斯洛的动机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3管理思想史研究的对象。 4. 科特和赫斯克特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理论。 五、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与泰勒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2.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及其启示。 2

4、参考答案一: 一、填空 1管理思想的演变2.信息 3. 提高劳动生产率 4. 甘特图5. 科学管理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 6. 组织心理学 7. 耗散结构论 协同论 突变论8.管理人9. 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 二、选择题 1.A 2.B 3.B 4.B 5.C 6.B 三、名词解释 1行为科学。是继古典科学管理之后的一个新的管理范式,泰勒等人创立的科学管理忽视了人的因素,其有效性受到质疑。一些经济管理学者尝试将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企业管理的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注重人的内在因素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由此产生了行为科学。行为科学运用了心理学的一些原理作为分析依据,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有

5、着很亲密的学科关系。 2X理论。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一书中将传统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中蕴含的关于人性的看法称之为X理论。 X理论对人性的基本看法是:人类多数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人类多数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人类多数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人们易于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人类多数安于现状,习惯于抵抗变革。基于这样的人性定位,X理论的管理思想与措施是:管理者从经济利益出发来使用生产中的人力、物力、财力;管理者的任务在于指导与激发职工的工作表现,并时常控制与修正职工的行为,以符合组织之需要;管理者必须管制其下属,并需要利用说明、奖赏、处罚与控制等手段。 3魅力型

6、权威。根据韦伯的分析,魅力型权威及组织具有非常态、非理性、非经济、非家庭的特征。组织的核心是克里斯玛型的领袖。领袖人物往往具有超凡的克里斯玛型个人魅力,在他的身边聚集着一群追随者。神秘主义组织的领导权威是建立在领导者个人的人格基础上,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只是基于领导者的个人感召力,所以这种组织的内在基础并不稳固。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 韦伯所谓理想类型的官僚制,是指纯粹类型的官僚体制及制度。或者说是完全官僚制化的组织及管理制度。官僚制是一种分工明确、层次部类明确、职责权限分明,实行集权和统一指挥并强调服从的组织管理制度。它具有如下几个要点: 第一,细致的分

7、工。明确划分每一个组织成员的职责权限,并以法规的形式严格固定这种分工。这不仅有利于组织成员通过训练掌握专门的技能,更有利于 3 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第二,层序原则。官僚制组织是一个等级实体,具有等级与权力一致的特征。工作人员按等级划分,规定权责,层层节制,协调活动。韦伯在这里特别指出:“等级的服从并非等同于上级机构有权干脆把下级机构的事务,统统兜揽在自己的身上,越俎代庖。”每个层级的权限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这种职务等级和审级原则有利于克服组织管理中的混乱现象,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第三,照章办事的运作机制。韦伯认为,官僚制组织的管理是依据一整套规则和程序来规范组织和成员的行为。上级的发号施令

8、“要服从非个人的制度,他的号令是以这个制度为取向的”,下级“仅仅服从于法”,而非统治者个人。照章办事的运作机制保证了行政组织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第四,档案制度原则。官僚制组织要求将“预备性讨论、动议和随后的决议以及形形色色的指示和法令,都用文字固定下来”,一切重要的决定和命令都应形成正式文件下达,并且要记录在案,用毕归档。其作用在于,不因人事变动而使工作搁置,规范治理,减少人治的成份;有利于下级组织及其成员明确所下达的任务、规范要求和应履行的权责;便于上级根据文件来进行控制,有利于组织有效地实现其目标。 第五,组织管理非人格化。早期的行政管理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个人要忠诚于亲戚、保护人、领导人或

9、政党,而不是对体制负责。韦伯认为,人们的个人情感和好恶等非理性因素常常会影响他们的理性、合法性和客观性,并进而会助长亲情、裙带和偏爱等关系。而这一切都会严重地干扰和妨碍组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在官僚制组织中,管理工作是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正式文件等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公事和私事之间有一种极为明确的界线,公务活动与私人生活的关系范围是截然分开的,不得掺杂个人的情感、偏好等非理性的因素;在组织成员之间的公务关系中,存在的只是对事的关系,而非对人的关系,人们在处理公务时只应考虑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而不应考虑任何私情关系。它“摒弃了个人感情和情绪以及社会关系中的个人成分,完全代之以一种制度化

10、的工作关系,因而它具有鲜明的非人格特征。”在这种工具理性原则的支配下,官僚制“它越是脱离人性,发展就更为充分”。 第六,专家管理与人员培训。官僚制是建立在高度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之上,为了有效地处理纷繁复杂的事务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各个部门均有一套稳定且详细的技术规范要求,因此,组织在各个领域都必须配备专家和技术人员,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官僚制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专业管理人员的增加以及各业务部门中专家人数的增加。为了适应需要,官僚制组织必须为其成员提供各种必需的专业培训,以便增强能力,提高服务数量与质量,从根本上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4 第七,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韦伯认为,官僚制组织的人事行

11、政具有以下特点:(1)人员任用的根据不应是信仰、籍贯、关系和性别,而应是工作性质的要求以及人员本身所具备的资格条件,包括学历、专业、经验和能力。(2)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不是选举)官员,“在最合理的情况下通过考试获得的、通过证书确认的专业业务资格。”(3)职务就是职业,应该投入全部或主要精力。(4)职务是通过自由契约关系来承担的,除非犯有重大过失并依照法定规则加以免职,否则组织不能单方面地随便结束这种契约关系;相反,本人则有权自由脱离组织。(5)每个职务都有一明确规定的法律意义上的权责范围。(6)组织应有明确固定的货币工资制度,工资标准基本上是根据人员在等级系列中的级别、职位的责任大小以及年

12、资和社会地位来确定的。(7)人员的奖惩应根据其工作的优劣来确定。(7)人员晋升的根据应该是人员工作成绩的大小和资历的深浅,而不应当看这个人是谁以及他有什么关系。(8)任何人员不得将自己的职位私自转让或指定他人非法继承。(10)行政人员在行使职务时受到严格而系统的纪律约束和控制。 2.马斯洛的动机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答: 每一个人内部都存在以下五种需要层次。马斯洛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认为每个人都有一套需要系统和层次。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人的基本需要包括五种需要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种层次的需要成阶梯式逐级上升。马斯洛认为,上述五种需

13、要是按次序逐级上升的,当下一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以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五种基本需要满足的渠道和产生的动机强度不一样。马斯洛把五种基本需要分为高、低两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的需要。高层次需要比低层次需要获得满足的可能性更小。需要层次的次序不是完全固定的,可以有变化。有理想、有崇高社会标准的人,为了追求真理、实现理想,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 3.管理思想史研究的对象 答:管理思想史是研究管理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的科学。 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学是以管理作为研究对象,而管理思想史又是以管理学作为研究对象。换言之,管理思想史所研究的,正是社会发展一定

14、阶段,人们进行管理实践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总结,集中表现为各种管理思想、观点、理论和学说。值得提及的是,作为管理思想史学科研究对象的管理思想,并不是全部的管理观点和理论,而是较有系统地阐述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或居支配地位的管理观点、管理思想、管理学说的发生、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管理理论,即“去 5 粗取精”后的精华、“古为今用”可资依凭的思想资源。 4.科特和赫斯克特的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理论。 答:科特和赫斯克特将这些理论观点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1) 强力型企业文化。 (2) 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 (3) 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 科特和赫斯克特在验证这一理论时发现: 其一,在企业经营业绩优异的公司

15、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领导艺术、集体主义精神、对待风险的慎重态度、民主讨论的坦率风格、改革风气和经营中的灵活性等。” 它有助于企业在变化无常的市场环境中保持优异的经营业绩。 其二,在企业经营业绩优异的公司中,其企业文化重视领导才能,存在着一种注重企业构成所有要素的价值体系,如:顾客要素、公司股东需求要素或公司员工利益要素。而在绩差公司则主要是关心经理们个人的利益。 其三,在企业经营业绩优异的公司中,企业文化促进企业改革似乎已形成一个一般规律。因为绩优公司与绩差公司相比,他们都更积极主动地去眼观、耳听和体察,去行动。 其四,要找到那种激发领导才能、注重企业构成的各个要素的企业文化与其适应性的因果关系的例证十分困难。 五、论述题 1法约尔的管理理论与泰勒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答: 泰勒与法约尔是并驾齐驱的两位杰出管理思想家,他们的前进方向一致,但各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他们的理论都是在同一个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