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职校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途径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351656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析职校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略析职校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析职校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析职校工商管理学生能力培养途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略析职校工商管理学生才能培养途径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才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通过对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才能的调查分析,其综合才能、专业技能及创新才能较弱,详细原因分析如下:1.忽略了对学生综合才能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文凭的获得,并且在专业技能培养上,侧重于培养学生某一项专业技能或理论操作技能,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与才能的培养。2.理论教学才能薄弱。在于经费投入缺乏,经费分担和保障问题得不到彻底的解决,许多高职院校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在时间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实训基地建立投入缺乏、校内实训基地设施简陋、实验室设备高新技术含量

2、不高等,这很难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及创新才能的培养。3.“双师型老师缺乏。“双师型老师既能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为学生技能训练、理论操作进展指导,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双师型老师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创新才能的根底。高职院校老师主要由高校毕业直接执教人员组成,这些老师缺乏理论经历,无法掌握行业开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无法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二、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才能培养对策分析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才能和人际关系才能的培养,影响了学生的职业才能。因此,学校要转变观念,注重学生综合才能的培养。基于上述的分析结果,本论文就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才能的

3、培养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改良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生才能。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开展,将来社会的学习是没有终结的过程,学校教育主要着眼于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开展、学会创造,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才能。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勇于理论,通过采取经典案例学习、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现场测试等多种灵敏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建立科学管理的思维框架;也利用课堂学生专题讲课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探究精神。2.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才能。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工作中具备较强具备理解和领会才能、沟通才能与团队协作才

4、能。2.1将人际关系理论课程融入专业学习中。根据学科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同时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与同学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专业问题,开展学习上良性的竞争。2.2加强社团活动的丰富性。增强社团活动的丰富性可以增强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在社团活动中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团队意识、团队沟通、大局意识、自我管理、独立考虑和解决问题、应聘等才能的培养。3.完善理论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3.1培养“双师型老师。“双师型老师既能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为学生技能训练、理论操作进展指导。因此,完善理论环节要以“双师型老师的培养为根底。首先,为老师创造去企业培训、实习的时机。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老师原来在

5、学校学习的知识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通过在企业的理论学习,可以理解市场需求、加快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步伐,从而进步老师的职业技能教学才能。其次,鼓励老师参与科研活动。老师通过承当科研课题或直接参与消费理论,可以不断进步自身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职业才能培养融入其中,促进教学效果和老师业务才能的不断进步。3.2加强实训基地建立。理论环节培养学生理论转化为理论的才能,进步其职业才能。校内实训基地应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的特点及课程自身的特点和需要,进展大胆的创新;另外努力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缺乏。高校要积极寻找合作单位,按照就近布点、分步建立的原那么,有目的、有方案地选择能满足高职工商管

6、理专业理论条件的单位作为校外理论基地。4.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才能。所谓创业教育,就是开发和进步学生创业素质和才能,使其能独立从事某项事业或商务规划活动的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适应才能和社会责任感。4.1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创业教育课程。通过创业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通过详细的创业理论、知识和经历的传授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技能,同时在教学的理论环节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才能、分析才能和创新才能。4.2提供创业理论平台。学校给学生提共创业的时机和平台详细方式为:开展大学生创业方案大赛、创业论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也可根据学生创业工程的需要和特点成立大学生创业园,让有创业方案和力的学生在创业园创办小企业,培养学生的创业才能与创新才能。 高立军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