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35072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一、34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 3 岁以后,在生活和活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进入了幼儿园这 个新的环境,这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是个重大的变化, 3 岁是他们生活上的一个转 折年龄。正是从 3 岁起,幼儿才开始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过起了集体生活。对 幼儿来讲, 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如何使幼儿更快地适应集体生活?其中最关键 因素是师生之间建立感情。因为这一时期幼儿突出的特点是情绪性强。1、行为受情绪支配在幼儿期,情绪对幼儿的作用比较大。对 34 岁的幼儿作用更大。他 们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支配,而不像成人那样受理智支配。3 岁幼儿情绪性强的特点表现在多方面。例如,

2、高兴时听话,不高兴时 说什么也不听; 常常为了一件小事哭个不停。 不喜欢大灰狼等动物, 就把图书上 有关狼给破坏掉;喜欢那位老师,那位老师组织的活动就特别爱参加等。3 岁幼儿的情绪很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很容易受到 周围人的感染,看见别的孩子哭了,自己也莫名其妙地哭起来,这时,如果用新 的或他喜欢的玩具来哄他,他会马上又破天涕而笑了。 家长在了解这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后, 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的。 如每年开学 初,小班的孩子都面临一个上幼儿园哭闹的问题。 尤其是大多数初次离开妈妈的 幼儿,刚入园的几天甚至更长的时会发生哭闹现象。 所以,送幼儿上幼儿园的时 候,家长要在开学的前几天

3、要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一定要交代接孩子的时间, 千万不要骗孩子。 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一定要马上离开幼儿园, 千万不要一会儿 不放心,偷看孩子活动, 只要这样才能使幼儿能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 接孩子要 按时按点来接孩子千万不要提前来接孩子, 如果你提前来接孩子, 别的孩子就会 受影响而哭闹。2、爱模仿3 岁幼儿的独立性差,模仿性很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就玩什么, 看见别人有什么, 自己就要什么。 家长不要因孩子想要什么就满足他的要求。 要 因势利导,还可以教育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玩, 既能使孩子玩到他喜欢的玩 具,也能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3、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依靠动作和视觉进行思维,是 3

4、岁前孩子的典型特点。 3岁幼儿仍保留 着这个特点。 例如让他们说穿手中小汽车的个数, 他们只会用手指点着小汽车才 能数,而不能心理默数。由于 3 岁幼儿思维还要依靠动作和视觉, 因此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 只能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例如,在画画之前往往说不出自己要画什么,而 常常是在画出某种形象后,才突然有所发现说: “我画的是太阳 ”等。由于 3 岁幼儿思维很具体,很直接,他们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因此 对3 岁幼儿更要注意正面教育,而不能讲反话。此外,对 3 岁幼儿提出要求也 要具体,因为他们不容易接受一般性的抽象性的要求。二、45 岁幼儿发展的特点4、5 岁幼儿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5、,加上身心各方面的发展,显得非 常活跃好动。1、爱玩、会玩幼儿都喜欢游戏。但 3 岁幼儿虽然爱玩却不大会玩, 5、6 岁幼儿虽然爱 玩,但由于学习兴趣日益浓厚,游戏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4、5 岁孩子属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 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 已经能计划游戏内容和情节, 会自己 安排角色。怎么玩,有什么规律,不遵守规则应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但游 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家长帮助和解决。2、活泼好动正常的幼儿都是活泼好动的, 他们总是手脚不停地变化姿势和活动方式。 如果要求他们安静地坐一会, 很快就会有倦意的表现, 如果此时让他们自由活动, 一个个立即又生龙活虎一般。活泼好动的特点在 4、

6、5 岁幼儿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 甚至表现为顽皮、 淘气。不少家长都抱怨孩子很不听话,很淘气。 3 岁幼儿还不大熟悉和习惯幼儿 园的集体生活,有些还 “怯生生的 ”,加上动作、语言的速度相对慢些,头脑里的 注意也不多,所以比较 “乖”;而 5-6 岁幼儿懂得道理比较多,兴趣比较稳定,自 我控制能力也有所增强, 对自己喜欢的事能比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 因此显得比 较懂事。 4、5 岁的儿童介于两者之间,既不像 3 岁孩子那样乖巧听话,又不像5、6 岁那样懂事, 但他们的可爱之处恰恰在于他们的 “活泼好动 ”。因为活波好动 锻炼了他们的身体, 增强了他们的活动能力, 扩展了他们的视野。 不少研究发现

7、, 4、5 岁是幼儿许多心理品质发展最快的时期。3、思维具体形象4、5 岁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 他们在解决简单问题时, 可以不再依赖实际的尝试性动作, 但却必须借助于事物的形象。 事物的形象常常 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比如,在他们的头脑中, “儿子”的形象是小孩 或年轻人,而长胡子并满脸皱纹的人是 “爷爷 ”的特点,因此,当听人说某个符合 爷爷特点的人是某某的儿子时,常常感到不解。他们理解, “能吃苦 ”的意思就是 “能吃掉很多带苦味的东西 ”;而孔融“让梨”,是因为 “他人小,大的吃不了 ”。三、5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1 、好学、好问、好探究好奇是幼儿共同的特点,幼儿

8、的好奇心较多表现在对事物表面的兴趣 上,看见什么都想去摸摸,去摆摆弄弄。他们经常向成人提问题,但问题多半停 留在“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上。 5 、 6岁儿童就不同了,他们不光问 “是什么”, 还要问“为什么”。问题的范围也很广、 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花鸟鱼虫, 无所不有。 他们不仅希望得到成人帮助解答,同时通过自己实际地尝试、实验、发现问题, 寻求答案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加提高。好学、好问是求知欲的表现。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 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喜欢拆拆卸卸, 他们把玩具汽车拆开, 是为了看看它里面有 些什么,它为什么会动,为什么会发音;想拆收音机是要找里面说话的阿姨。所 以

9、家长应该保护幼儿的求知欲。 不要因嫌麻烦而拒绝孩子的提问。 对类似拆坏玩 具的行为也不要简单训斥了事, 而应该加以正面引导: 为幼儿提供一些可以自由 摆弄的材料, 支持他们的探究行为, 对探究过程中的失误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并 适时地交给他们一些科学的探究方法。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5、6 岁幼儿的思维仍然是具体形象的, 但已有了抽象概括的萌芽。 例如, 他们已经开始掌握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如左、右概念);能对熟悉的物体进行 简单的分类(白菜、西红柿、茄子都是蔬菜;苹果、梨、葡萄都是水果);也能 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 (针是铁做的,所以沉到水低下去了, 火柴是木头做的, 所以能浮上水面上来)。由于大班幼儿的抽象概括能力开始萌芽,所以可以、也 应该进行简单的科学教育, 引导他们去发现事物间的各种内在联系, 促进智力发 展。3、 个性初步开始形成5、6 岁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 做事也不再 “随波逐流 ”。显得比较有 “主见 ”。对人、对己、对事物开始有了相对 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有的热情大方,有的胆小害羞,有的活泼,有的文静, 有的自尊心很强, 有的有强烈的责任感, 有的爱好唱歌跳舞, 有的表现出绘画才 能对于幼儿最初的个性特征, 成人应当给予充分的注意。 家长应及时配合 老师对孩子在幼儿园的教育,使幼儿全面地得到健康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