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34935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五-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五-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五-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五-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五-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五-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与创新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五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改善与创新设计指引教师:肖常磊 实验评分:同构成员:曾丹瑜 240106一、 探究问题的提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是十分重要而又难度较大的内容。其最佳效果是反映后能在试管底部附着一层光亮的铜镜。但由于实验条件控制方面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常常因时间所限,只能将反映的中间产物砖红色的氧化亚铜误作金属铜展示给学生。师专学生在进行教育实习时,课堂上也常常不能得到附着在试管底部的铜镜,而是粉末状、砖红色的氧化亚铜。如何在课堂上能快捷、成功地演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呢?笔者将就影响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最大的因素氧化铜的用量和使用措施作一研讨。二、 问题的解决设

2、想分析: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未能直接得到光亮的铜因素也许有两点:一,氧化铜为固体粉末,与氢气反映,反映需在固相、气相两相间进行,难度较大;二,铜的状态是粉末状,细小颗粒因吸光较多而观测不到铜单质的光亮颜色;三,氧化铜粉末量较多,难于被完全还原成铜,大部分被还原成氧化亚铜,铜单质含量较低,故重要呈氧化亚铜的砖红色。、实验时间较长,不利于中学课堂演示。猜想:氢气还原氧化铜,氧化铜粉末堆积,中间的氧化铜与氢气接触不完全,导致反映速率慢,所需时间长。解决设想:1、 锌粒的选择: 不适宜用纯锌,由于纯锌与酸的反映速度较慢,相似质量的锌粒,圆粒的锌跟酸接触的面积要不不小于不规则形状的锌粒。因此最佳选用纯

3、度不高、形状不规则的锌粒。 2、 稀硫酸的浓度: 实验表白,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若用稀硫酸制备氢气,硫酸的浓度以%或3olL-1为宜。低于这个浓度,反映速度太慢;高于这个浓度,锌粒会钝化,反映速度也慢。若用盐酸,浓度以5molL-1为宜。 3、氢气的净化: 锌和稀硫酸作用后,气体中会具有少量水分,会影响实验效果,应除去。因此,应将制得的氢气通过干燥剂氯化钙,便可得到较纯净的氢气。 4、 氧化铜的用量及使用措施: 实验表白,氧化铜用量以涂抹在试管中形成一圈薄层为宜。太少,产生的铜镜面积太小;太多,产生铜镜需要的时间太长,不适宜在课堂上演示。氧化铜可选用市售的氧化铜粉末,也可加热分解硝酸铜和氢氧

4、化铜来制备。三、 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图准备工作:按照装置图安装好启普发生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往启普发生器内加入约15g锌粒,注意不要让锌粒漏到半球体中。为此,可在球体与半球体之间加一带小孔的橡皮圈。在球形漏斗中加入5mL1:4的硫酸溶液(往硫酸溶液中滴加几滴mo/L硫酸铜溶液),待用。干燥管内置满干燥剂。先在球内出气口铺置一层脱脂棉,然后置入干燥剂(如氯化钙等),不要压实,再塞一层脱脂棉。(一)方案一直接涂抹市售的氧化铜:事先在氧化铜粉末中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用玻璃棒使之均匀地、薄薄地紧附于试管底部内壁,通入验纯后的氢气,加热,5分钟后有铜镜产生。加热时要不断地移动,以免试管炸裂。此法虽然得

5、到铜镜时间较长,但使糊状氧化铜均匀分布于试管底部易于控制。将氧化铜粉末用水稀释成糊状,用玻璃棒蘸取糊状的氧化铜,直接在试管内壁上涂约占试管长度1/4的氧化铜涂层一周,晾干。 通过纯化的氢气通入涂有氧化铜的试管内,待排尽试管中空气后,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外壁,加热过程中缓慢转动试管。(二)方案二加热硝酸铜制取氧化铜:取约 5l 硝酸铜饱和液,加热使硝酸铜分解生成黑色氧化铜。冷却,由于加热硝酸铜分解制得的氧化铜活性极好,因此通入氢气后加热分钟后,新鲜的氧化铜便被还原成铜,铜镜在试管底部形成。此法铜镜产生得快,现象明显。但若将整个实验过程所有在课堂上完毕,时间不够,且反映产生的 2气体对学生伤害很大

6、。因此最佳在课前就将硝酸铜加热分解制得氧化铜,这样一则可以节省时间,二则可避免分解硝酸铜产生的二氧化氮气体在课堂上排放。用硝酸铜自制氧化铜。向干净试管中滴入23滴饱和硝酸铜溶液(或加入少量研细的硝酸铜晶体)边加热边稍稍转动,使硝酸铜均匀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继续加热。由于硝酸铜分解,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黑色的氧化铜。启动启普发生器处的止水夹,制取氢气。氢气进入小试管,估计小试管内空气排尽后,点燃酒精灯,加热氧化铜。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可得到光亮的铜镜。当氧化铜完全被还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至冷却,然后停止通入氢气。(三)方案三加热分解氢氧化铜制备氧化铜:取2ml硫酸铜饱和液与ml氢氧化钠

7、饱和液作用,将产生的混浊液离心分离后,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分离后的氢氧化铜糊状物,在试管内壁底部涂成一均匀薄环,加热,待蓝色的氢氧化铜变为新鲜的、高活性的氧化铜后,冷却通入氢气后加热, 分钟后光亮的铜环便在试管底部形成。此法产生铜镜时间短、效果好又没污染,但整个实验繁琐,课堂上不能完毕,最佳在课前将氧化铜预先制好。 以上试剂的选择和措施的使用,重要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产生有效而强大的氢气流和在试管底部形式一均匀的氧化铜薄层。只要这两种条件具有了,氢气还原氧化铜的铜镜就能迅速地形成。用氢氧化铜自制氧化铜。向干净试管中涂抹一层糊状氢氧化铜薄层边加热边稍稍转动,使氢氧化铜均匀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继续加热。启

8、动启普发生器处的止水夹,制取氢气。氢气进入小试管,估计小试管内空气排尽后,点燃酒精灯,加热氧化铜。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可得到光亮的铜镜。当氧化铜完全被还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入氢气至冷却,然后停止通入氢气。四、 实验过程记录实验装置 方案一氧化铜糊状物涂层 方案二 硝酸铜制备氧化铜 方案三 未离心糊状氢氧化铜 方案三离心后下层糊状氢氧化铜直接加热糊状氧化铜 加热硝酸铜制取氧化铜 加热硝酸铜制得的氧化铜五、 有关问题探讨、由实验成果可知,本次进行的氢气还原氧化铜改善实验获得较满意效果。一方面,氧化铜被还原成铜单质,浮现铜镜,实验现象明显,且反映速率快,用时短,实验成功率高,用水湿润的氧化铜做

9、涂层制得铜镜成功率几乎为百分百,便于在中学课堂上演示实验并获得成功。另一方面,氧化铜用量少,极大地减少了实验药物的挥霍。最后,由于清除氢气除杂纯化妆置后,得到的铜镜与通过纯化环节所得铜镜无明显差别。故后来进行此实验可清除氢气纯化环节,简化实验装置。 2、本次实验中,用盐酸湿润的氧化铜做涂层与用水湿润的氧化铜做涂层实验成果存在差别,重要有如下两点:一,用盐酸湿润氧化铜做涂层制得的铜镜在亮度、光泽方面明显比用水湿润氧化铜做涂层制得的铜镜效果好;二,用盐酸湿润氧化铜做涂层得到铜镜的成功率为百分百,而用水湿润氧化铜做涂层得到铜镜的成功率虽高,却仍有失败的状况。分析因素:水与盐酸,虽然同是湿润氧化铜涂层

10、,但盐酸能与氧化铜反映,而水不能。查阅文献:盐酸一方面与氧化铜反映生成CuCl2,CCl2再分解为Cul(C2Cl2)。uCl(u2Cl)具有较低的熔点(4),熔化状态下的CuCl在氢气流的作用下容易均匀地沾附在试管内壁上,并在高温下被氢气还原成单质铜,并产生氯化氢,形成铜镜,因此呈光亮状且成功率高、铜镜效果较好。六、 教学思考中学化学教学的魅力在于化学实验,对化学实验进行不断改善和创新,实验才干布满生命和活力,保持其在化学教学中的独特地位。在教学中对实验进行改善和创新,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改善的实验,不仅可以协助教师更好地完毕实验,使之有良好的实验效果,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学生的

11、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中学化学课程中,实验能及时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化学事实,使学生获得对的、系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实验在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教师看待实验,是严谨、规范的实验操作原则,但也应当让实验具有灵活、创新的自由空间。 杜威说过:“最佳的教育来自于生活。”化学是一门增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因此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化学现象。在实验室里,我们也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常用素材,改善某些有一定缺陷的实验,让化学实验变得更美,让实验朝着节省资源、能源,高效无污染方向发展,让化学学科观念在学生的观测、思维、分析、归纳中自然而然的呈现,这才是教师费心改善实验的初衷。七、 参照文献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西南师范学院化学系.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 3沈鸿博.中学化学教材教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