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发展基层供电多经企业的思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234728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范发展基层供电多经企业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规范发展基层供电多经企业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规范发展基层供电多经企业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规范发展基层供电多经企业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规范发展基层供电多经企业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范发展基层供电多经企业的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范发展基层供电多经企业的思考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进程的稳步推进,继”厂网分开”之后,以”主辅分离”为主要内容第二步全国电力体改工作已开始在全国电力系统逐步展开。但从全国来看,这一阶段的改革比起第一阶段”厂网分开”的改革来讲其难度和复杂性均超过了改革设计者们的预期。相当一部分电力企业特别是电网企业,因种种原因对”主辅分离”的改革工作持消极、等待和观望的态度。即 便是部份在表面上”敷衍”了一下改革的企业,其”主辅分离”工作也仅停留在表面文章上。资(资产)分人不分、形(形式)分实不分、帐分钱不分等人、财、物交叉关联、”藕断丝连”的现象仍十分突出。一些电力企业的负责人,也因未能正确的处理好以上问题

2、,而在改革过程中纷纷”落马”。电力企业特别是电网企业怎样顺应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对”主辅分离”的要求,分离后的电力多经企业怎样才能在主业的支持下,自主经营、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展、做大做强,这些都是”主辅分离”改革工作和实践中我们必须面对和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重问题。本文拟就”主辅分离”后各供电局和区县供电公司如何正确处理主业与多经企业的关系,以及多经企业如何规范发展、做大做强等问题做一探析。 一、我市基层供电多经企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供电多经企业主要是指由供电企业主办、出资或以供电职工持股,依附于供电主业而生存的企业。这些企业与供电企业之间往往存在市场的依附性、资产业务的关联性、服务

3、产品的单一性以及部分市场的垄断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竞争市场的不断发言特别是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供电多经企业的以上特点正在面临市场开放的竞争性、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的挑战。一些电网多经企业如山东鲁能集团因能与时俱进,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市目前继续推进主辅分离工作不得不面临的紧追问题和改革工作最大的瓶颈。 为了主动配合和适应我市正在推进的主辅分离的改革工作,最近我们专门就县级供电多经企业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了解。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目前我市县级供电多经企业在发展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企业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企业抗风险能力弱。从我们最近调查的几个供电企业来看,所有供电企业均

4、经营有自己的电力建安公司。其中有近三分之二的电网多经企业仅只经营电力建安业务。而目前电力建安业务的取得大多数仍旧是依附过去计划经济时期供电垄断经营地位所带来的。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主辅分离”以及市场竞争机制力度的不断加大。过去靠”垄断地位”带来的、现在还在维系的部分多经业务正面社会上临越来越多的指责、竞争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不少电网多经企业已经纷纷步入”惨淡经营”的境况。 2、市场观念淡漠,管理机制僵化。市场适应能力较差。虽然目前有的供电多经企业已开始适应并主动参与市场竞争,但从县级供电多经企业整体来讲,还有相当多的企业是在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体制和机制上运作。”一大两铁”(大锅饭、

5、铁饭碗、铁交椅)的思想至今还根深蒂固。主业对多经企业的管理也大多延续的是内部一国两制(不同所有制、不同身份的职工)、外部分工及岗位不同(主业到多经企业工作的领导和职工)的人员管理模式,经营、计划、营销等很多工作都是主业领导说了算,企业”搞好搞不好”自身既无压力又无内在的动力。不参与同时也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市场适应能力极差。 、企业定位模糊,发展思路不清,企业发展无后劲。从目前我们的多经企业结构来看,一类是”职工分流安置型”企业,一种是市场竞争性企业。而目前”职工分流安置型”为主的企业占全部多经企业总数的80以上。由于两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不尽相同(前者是以职工安置、分流和稳定为主,后者是以企

6、业资本金所创造的效益为主),因此对不同类型的多经企业应有不同类型的管理模式。鉴于长期以来对以上问题的含混和界定不清,固对多经企业的”定位”也无从谈起。由此而造成对多经企业的监管和相应的政策”朝令夕改”时紧时松,多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无所适从。 4、业务关联性强,管理、监控不规范。由于目前的多经企业大多是依附于区县(局)电网企业发展起来的,且很多是将原供电主业企业中的一部分生产职能分离出来成立的多经职业。因而,主业和多经企业问业务关联,人员交叉,资产和利益在主业和多经企业间相互调整和转移的问题特别突出。由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产不清,责权利不明,故为多经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重大的隐患。许多多经企业成了电网企业的”小金库”和财务违章行为的”避风港”。近年来全国电力系统乃至重庆电力行业均有部分干部,没有倒在供电经营主业的岗位上,而是倒在了发展多经企业以及未能处理好主业与多经企业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员工结构复杂,待遇参差不齐,职工素质较低。目前在多经企业工作的职工构成主要有三类:一是八十年代的大集体、集体职工(劳 第 1 页 共 2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