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和二胡的区别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346256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提琴和二胡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提琴和二胡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提琴和二胡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提琴和二胡的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提琴和二胡的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提琴和二胡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提琴和二胡的区别(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提琴:小提琴(violin)是一种超擦奏管弦得鸣提乐器。小提琴是西洋乐器, 出生在约16世纪意大利,有四根琴弦。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 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 柱,也是具有高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现代小提琴的出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其制作本身是一门极为精致的工艺技术。它的发音近似人声,适于表现温柔、热 烈、轻快、辉煌以至最富于戏剧性的强烈感情。几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著名 作曲家写作了大量的小提琴经典作品,小提琴演奏家在这种乐器上发展了精湛的 演奏艺术。小提琴既可以合奏,又可以进行独奏。小提琴是一个四条弦的弓弦乐器,是提琴家族中

2、的主要和高音成员(该族系中的其它成员是:中提琴,大 提琴和低音提琴)。现代小提琴起源于意大利的克瑞莫纳,在1600-1750年间成 为最大的小提琴制作中心。著名的有:Amati, Stradivari,及Guarneri;他们 制造的乐器现今都是无价之宝。小提琴的五度定弦为:g, d1, a1, e2,音域超 过3个半组,是所有管弦乐团必不可少的正规乐器。二胡是民族乐器,出生在我国最鼎盛的唐朝,有两根琴弦。二胡由琴筒,振 动膜,琴杆,琴头,弦轴(轸子),千斤,琴马,琴弓和琴弦等部件组成。琴筒, 是二胡发音的共鸣筒,起着扩大和渲染琴弦振动的作用。它多用红木,紫檀,黑 檀或乌木等硬质木料制作,也有

3、用花梨木,竹筒和硬质色木作成的。传统的琴筒 都用块状的木料拼粘制成,前端稍大,后端略小,筒腰略细,筒前端蒙有振动膜, 筒后口装置音窗。音窗多用木料制成,上面镂成各种装饰图案,既可美化二胡的 造型,还有助于二胡发音。二胡的琴筒有多种形状,除正六方形的以外,还有八 方形和椭圆形的,它们各有其发音特点,但因为它们的形状基本上都是有规则的, 所以琴筒和振动膜的共振频率范围也就比较狭窄,要扩大二胡的音量,特别是高 音区的音量,就必须改革二胡的琴筒,使之更科学合理。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 里,仅传统的六方形琴筒直径,就经历了 8.4 8.6 8.8cm等多次规格上的变异。 形状不规则的琴筒要比形状规则的琴筒

4、音量要大,因此在这基础上,又研制出扁 圆筒二胡,扁六角二胡和扁八角二胡等,这些琴筒的音量有明显的增大,但音色 不够优美,我们江南的味道不太浓,其中扁八角二胡的音量大,而且不失二胡特 有的音色,此类二胡都为专业演奏。振动膜,是一块薄而坚韧,弹性很好的蟒皮, 蛇皮,鞔于琴筒前端,它是二胡发音的振动膜,琴弦的振动经琴马传导给振动膜,振动膜随之作强烈的振动,强化和过滤琴弦的振动,从而扩大了音量,产生丰富 的音琴杆,又称担子,通常都用于琴筒相同的木料制作。上部顶端为琴头,装有 两个弦轴,下端插入琴筒。琴杆的制作很关键,对整个二胡的振动和音色都很重 要,也是二胡制作中往往被忽略的一部分。著名制作师周荣庭在

5、长期的实践中, 认为二胡的各部分的定位都非常的科学,在制作中都应精确的把握,不能马虎, 对二胡的耐用性,音色,演奏技巧的发挥都是至关重要的。琴头,琴杆上端的 装饰部分。通常有月弯,龙头,逥纹头,平头等或其他形状。月弯形琴头,由下 而上逐渐缩小,近顶端面积渐大,顶部嵌以椭圆形骨片为饰,琴头的不同造型丰 富了二胡的款式。弦轴,又称琴轸,多用红木,香红木,黄杨木等硬木制成。外 形呈纺锥形。轴顶加饰,用多层骨片于木片胶合,轴身开有纵向沟槽,弦轴有两 个,上轴栓内弦,下轴栓外弦。弦轴的细端钻有小孔,用以穿系琴弦。20世纪 60年代,张子锐发明了直行式二胡螺丝弦轴(铜轸)。千斤,一般是用棉线或丝线绕扎而成

6、,材料的不同会影响到二胡的音色,千斤是琴弦振动发音的起 点,从千斤到琴马之间琴弦的长度,也称为有效弦长。琴马,又称马子,常用木料或竹料制成。二胡马比京胡马大,竹马的发音明亮,适用于演奏轻快活 泼的曲调。木马常用松节木或色木制作,音量较大,音色存厚柔美。将色木马处 理后,发音更佳。琴马置于二胡振动膜中心略偏上方。琴马除有与千斤相同的截 取有效弦长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把发音体琴弦的振动传导给共鸣体振动膜。琴 马的调节会使二胡的音色有不同。琴弓,又称弓子,用弹性好的江苇竹等细竹竿和马尾制作。竹子的细端作弓头,粗端作弓尾,两端系以马尾而成。20 世纪60年代初,张子锐设制的螺丝琴弓得到推广,马尾束穿系

7、和钩在弓头及弓 尾挂钩之间,通过调节螺丝可根据需要改变马尾的松紧,更换琴弦也极为方便, 现全国广泛使用。琴弦,是二胡的发音体,使用丝线和钢丝弦两种。二胡两条琴弦粗细不同,使用丝弦时,如外弦用子弦,里弦就用中弦;外弦用中弦, 里弦就用老弦。丝线发音柔美,含蓄,但音量偏小,可用于独奏或重奏。使用钢 丝弦时,外弦用裸弦,里弦用缠弦。钢丝弦音色明亮,刚健,音量较大,可用于 齐奏或合奏,现在民族乐队中普遍采用钢丝弦。此外,还有琴托,又称托板,一般用琴身相同的木料制成,琴托内有两块垫板托住琴筒,依靠与琴杆的配 合以及木螺钉固定。琴托与琴筒之间除两块垫板相连外,其他部位均无接触。琴托除增加演奏时的稳定性外,

8、还有助于琴筒的振动共鸣。 还有就是两者在演奏的时候,音色上,小提琴高一些,细一些,而二胡低一些,厚重一些!一、按弦方面主要分两点,一是指板,二是弦,1、小提琴与二胡在按弦方面区别之一:小提琴是有指板,二胡是没有指板 的。这种区别就造成小提琴的按弦比二胡难。因为小提琴要控制一个音的高低只能通过改变“有较弦长” 一个初学者如 果手指按不到准确的音位,那么他就不可能把这个音拉准。二胡要控制一个音的高低可以有两种方式结合使用,第一个跟小提琴一样, 通过改变“有较弦长”第二个可以改变弦的张力,二胡的弦离琴杆有相当一段 距离,手指用力,弦的向琴杆靠近,张力增强,音高改变,两者结使用。二胡比 较容易达到演奏

9、者想要的音高。小提琴为演奏出来的音有扎实感、稳定感,添加了指板,同时也限制了弦的 运动范围,失去了一种控制能力。2、小提琴与二胡在按弦方面区别之二:小提琴的四条弦在琴上的分布成立 体状的,二胡两条弦在琴上的分布成直线状的。很显然在一个空间里找东西比在 一条直线上找东西要难得多,在小提琴上要找到准确的音位比二胡难得多,这虽 然比较好理解,但是一些人可以会认为这区别不大,未必能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在习琴的实践中,一弦能按准音,二弦也能按准音,但是要做到一、二弦能同时 按准音需要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如果不知道这个过程,那么你习琴的过程中 会感到很深的挫败感,影响你学琴的兴趣。小提琴为了宽阔的音域

10、,比二胡多了两根弦,同时给按弦增加了难度,也给 运弓增加了难度。(在“运弓方面”会详细地讲解),还有小提琴要按到弦手腕必 须有一个“翻转”的动作,打过篮球或乒乓球的人会清楚地知道,腕关节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关节,因为你拉琴的时候事先要有一个腕部“翻转”的动作,那么就 限制你腕关节的灵活性,当然也就限制了你的活动能力。二胡按弦的动作很自然, 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拉二胡的时候,腕关节有最大的活动范围。二、运弓方面一是弓的支撑点,二是弓的活动范围。1、弓的支撑点不同小提琴弓的支撑点在四根弦上(主要是指板末端与琴码之间),四根弦分别 在不同的四个位置,等于说小提琴的弓在琴身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支撑点:二胡的

11、支撑点在不在弦上,而是在琴筒上,二胡的两根弦刚好稳定住了弓在 琴上的位置,使得二胡的弓与琴身的接触点可以很好地固定在琴筒上,二胡的弓 在琴身上有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因为小提琴弓与琴之间的特殊性造成演奏的困 难,初学者容易出现弓在琴弦上滑动,滑出了正常的位置。2、弓的活动范围不同因为小提琴的二、三弦受到了一、四弦的限制,拉动小提琴二、三弦的有效 范围非常小,一、四弦也受琴身的限制,拉动一、四弦的范围也不大。如果加上 双音,在一个很小范围内就有七个固定位置,位置与位置之间间隔很小,允许操 琴者自由活动的空间几乎没有。由于小提琴的特殊性,造成初学者,经常出现要拉一弦结果碰了二弦。二胡 只有两根弦,基本

12、不受限制,弓可以有很大的活动范围。3、手掌的运动方式不同小提琴运弓时手掌的掌心向下,做左右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有两个缺点,一一 是腕部关节的活动范围是不最大的,二是指关节活动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指关 节的灵活性对运弓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二胡运弓时手掌的掌心向左,做左右运动,这种运动方式有两个优点,一是 腕部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二是指关节的活动范围最大。还有小提琴的弓跟琴身一样的漂亮,可能也是充分考虑美观的因素和表现音 乐的因素,没有照顾人手的生理特点,造成小提琴的弓很难拿住。再加上持弓时 也需要腕部拱起的动作和前臂旋转的动作,使得运弓时,腕部和前臂受到很大的 限制。三、持琴方面良好的持琴方式

13、应该有很好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弹性。所有乐器当中小提琴的 持琴方式最为特别,也是把持性、稳定性最差的一种持琴方式,扛在肩上就不用 说了,一方面腮托不能做在小提琴的中间,如果做在中间会压住琴弦,所以只能 限制做在左侧一个很小的范围;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美观,腮托的位置、形状跟 下颌骨极不吻合,还有跟锁骨接触的部位是钢制的固定条,它的作用完全是为了 固定腮托,没有考虑到让锁骨有一个较好的支撑点。虽然用肩托有一定的辅助作 用,但也是主要为一些脖子较长的人,“一些小提琴大师在演奏的时候,也有因 为持琴不稳而多了一些附加的动作,不时地在调整琴身的位置”小提琴的稳定 性极差,它的弹性也很差,琴夹在两块故骨头之间

14、当然没有弹性,肩部虽然有一 定的弹性,但是在奏琴的时候不能过分依赖肩部,因肩部的主要功能要让给左手。 所以小提琴在持琴方面有先天不足的一面,拿着它都不容易,便何况要用好它。二胡的持琴方式最为自然,坐着持琴放在大腿上,站着持琴挂在腰上,不管 放在腿上还是挂在腰上都有很强的稳定性又有很好的弹性。所以拉二胡容易上 手。“一种工具我们拿不住,怎么很好的使用它呢? “拿不住”是小提琴比二胡 难以掌握的一个原因,“我们眼睛很想看着琴,但眼睛看着琴,琴很容易掉。”这 是初学者常遇到的问题,因为头斜着去看琴,下颌骨的方向跟腮托的方向刚好相 反,琴很难夹住。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左右为难。还有拿不住琴往往会引起全身的 紧张。这也是小提琴最难克服的困难。可以说小提琴在很多方面比二胡便难以掌握。从小提琴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以 看出,小提琴是一种极至的乐器,小提琴在所有的乐器中,它把音域、表现力、 美三者都做到了极至,同时也把难度推向了极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