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22分)》阅读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345324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22分)》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22分)》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22分)》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22分)》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22分)》阅读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22分)阅读答案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节选)22分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着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都读过。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什么?离婚、?驼骆样子等等,我都认真读过。最初,由于水平的限制,他的着作我不敢说全都理解。可是我总觉得,他同别的作家不一样。他的语言生动风趣,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也夹上一点儿山东俗语。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跃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他的风趣也同林语堂之流的那种着意为之的风趣不同。总之,老舍先生成了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

2、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时机。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儿受宠假设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儿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以后是剧烈动乱的几十年。又见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20多年

3、了。我现在已经记不分明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起50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标准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出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加入,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加入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到达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氛围也十分亲切融洽。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突然倡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容许。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爷。他结交的朋友,

4、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效劳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加入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略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

5、门对门的一家驰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机会,只应酬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辞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缺乏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缺乏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1987年10月1日晨本文节选自?季羡林谈师友5本文写了老舍先生哪几件事?你认为老舍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6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季老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4分7作者认为与别的作家相比,老舍先生的作品主要有什

6、么特点?4分8有人说:文章的题目是“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单是第段却写作者对老舍先作品的迷恋,跑题了,应该删除。你同意这个观点马吗?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9.文中有两处画线句,请选择其中的一处做赏析4分提示:可以从词语使用、内容理解、叙述效果等角度入手参考答案:5暑假陪老舍先生吃饭;老舍先生请大家吃饭;理发时老舍先生悄悄地为我付钱。3分人物形象,不摆架子、和善可亲、热情大方、细心体贴人。3分6. 小处更能表现人的品行,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以小见大来表现老舍先生蔼然可亲、深入百姓、细心体贴等优良品质。【俗语:大人物看细节,小人物看气节。】【季羡林先生语: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7. 一是语言生动、风趣;二是老舍的作品有一种新鲜活跃的力量跳跃在字里行间。8例如:我不同意这个观点1分文章第1段写作者对老舍先生的迷恋正好表现了老舍先生虽然名气极大,却没有架子极为平易近人的文章主旨。3分9.略能从某一角度来赏析,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