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集团利基战略地图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34223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孩子集团利基战略地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好孩子集团利基战略地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好孩子集团利基战略地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好孩子集团利基战略地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好孩子集团利基战略地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好孩子集团利基战略地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孩子集团利基战略地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好孩子集团:全球童车冠军项目主要内容起点创办时间及背景:1989年在江苏昆山成立,前身为一家校办工厂。创始人及其经理:宋郑还。创办时基本条件:1988年宋郑还临危授命,接手濒临倒闭的校办工厂。产品选择、依据及方式:1989年,为了解决职工的糊口问题,代工上海一家军工厂的婴儿车,开始对童车领域感兴趣,便一脚踏入儿童车行业。市场状况与判断:当时全国有400多家童车生产厂,都是国有企业,产品种类很少,出口量也比较少。主要战略行动1989年12月份,“好孩子”多功能婴儿车批量生产,正式推向市场。1992年,“好孩子”童车开始走出国门。1994年,香港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元参股好孩子集团,

2、“好孩子”开始在全国各地设立销售分公司1996年,公司开发出了“爸爸摇、妈妈摇”的新产品,与美国第二大婴儿用品制造商多利尔青少年集团公司合作,以联合品牌“COSCO BY GEOBY”成功进入美国市场,同年,美国分公司成立。1999年,日本软银集团(SB)和美国国际集团(AIG)分别向“好孩子”投资1000万美金,“好孩子”实现了私有化改制。同年开始进入南美市场和欧洲市场。2001年,宋和他的管理团队发动MBO,以5780万元获得昆山教育局手中的全部22.4%股权。2002年,“好孩子”代理的NIKE Kids品牌童装,以“好孩子NIKEKIDS”为商标,专柜正式开张。2004年,“好孩子”取

3、得Tommee Tippee、Cakewalk、PARROT、等10大世界知名童装品牌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2006年,太平洋联合集团(Pacific Alliance Group,简称PAG)出资1.225亿美元收购孩子集团的大部分股权。市场地位1993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0%,“好孩子”成为中国童车市场的销量冠军。1995年以后,中国市场占有率一直50%以上。1999年,“好孩子”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3,居第一位。成功后的发展从婴儿车开始,不断增加童车品类,包括儿童电动车、自行车、学步车、三轮车等童车产品。再后是合作童装生产,并计划进入儿童用品流通领域,成为全国最大的儿童用品分销商和零

4、售商。评论17年来专注于儿童用品行业,尤其童车领域。有非常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拥有200多项专利。通过自建品牌和联合品牌,打造好孩子品牌。善于与国际一流企业合作,运用全球资源做全球市场。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国际化的资本支持。具有强大的国内外销售网络和独特的营销。作为目前中国儿童用品行业唯一的“中国名牌”,江苏好孩子集团(以下简称“好孩子”)拥有世界最大的婴儿车厂、儿童自行车厂、电动车厂、汽车座厂、木制品厂、塑胶厂、铝合金厂及童装厂等,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线装备和检测设备,在国内外有44家分公司、1000个专柜、200多个专卖店、300多个分销商和近万个销售网点组成的销售、服务网络,产品70出口美国、

5、日本、欧洲、南美、东南亚、非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北美、东南亚和欧洲等地建立了40余家分公司。如今的好孩子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童车生产商,仅在昆山就有11个生产厂,拥有1.3万多名工人,具有年产300万辆各类童车的能力。2005年,好孩子销售额达到25亿元,其中,童车贡献了80%的销售收入。在中国,好孩子童车牢牢占领着65%以上的市场份额,连续12年在全国童车销售中排名第一;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已连续6年超过13。表1:1998-2005年好孩子集团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及外销比例年份销售收入(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美国市场占有率(%)外销比例(%)1998770%12.6%251999107

6、0%31.6%5020001070%38%5020011070%40%50200210.770%34%65200315.270%30%7020042070%30%7520052567%30%80注:根据公开资料整理。17年来,好孩子集团一直固守在儿童用品领域,兢兢业业地打造全球童车生产基地,到现在成长为全球著名童车品牌,走了一条利基战略成功之路。企业成长的历程17年来,好孩子集团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用中国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第二个阶段,用中国的资源做世界的市场;第三个阶段,用世界的资源做世界的市场。我们就以此为基础,简单回顾一下好孩子集团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用中国的资源做中国的市场(19

7、89年1995年)好孩子集团的前身是江苏昆山陆家中学的一个叫“信谊模具厂”校办企业,是一个小工厂,最初主要业务是从化工厂的废料中提取纯铜并制造模具,1985年又上了一个微波炉的新项目,却导致负债累累,到1988年时已濒临倒闭。危难之际,时任陆家中学副校长的宋郑还走马上任担任厂长。为了尽快解决困境,宋郑还四处去找项目,终于在上海找到一个项目,为一家玩具厂承做玩具车上的橡胶轮胎,工厂总算死里逃生,重新运转起来。之后,又在一位学生家长的帮助下,承包生产上海一家军工厂的军转民产品婴儿车。在与这家军工厂合作的过程中,宋郑还发现了童车市场的巨大前景,从此决定在这一领域创新发展,至此正式踏入童车研发制造领域

8、。宋郑还决定独立开发新产品,之后不久便成功设计出他的第一个产品两用婴儿车。1988年9月,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组织了一个全国妇婴用品博览会,宋郑还带着自己设计的两用婴儿车赴会参展,结果一炮打响。他的两功能童车获得博览会的第一名,深受消费者欢迎。然而,他们没有资金,没有必需的生产设备,不能投产,只好为这个好孩子集团历史上的第一个专利产品以4万元的价钱卖给深圳一个厂家。 不久,宋郑还又成功设计出一款至今仍在市场上流行的多功能婴儿车,当时这一产品专利又有很多人欲出高价购买,但这一次,他一一拒绝了。他决定无论如何要把这一产品打造出来推向市场,他想要让这个多功能婴儿车成为自己事业的奠基产品。于是,1989

9、年10月,“好孩子”诞生了,信谊模具厂也从此脱胎换骨,成为“好孩子”公司。1989年12月份,“好孩子”多功能婴儿车批量生产,正式推向市场。此后几年,夹缝中诞生的“好孩子”迅速成长起来。1992年,“好孩子”参加湖北襄樊的全国玩具订货会时,已经开发出了8个系列的婴儿车产品,让那些有着几十年历史的国营老厂都望尘莫及。1993年,“好孩子”成为中国童车市场的销量冠军。中国玩具协会当年发布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好孩子”产值超过1.2亿元,遥遥领先排在第二位的7000万元。“好孩子”成了中国童车市场的第一品牌。1994年,香港上市公司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元参股好孩子集团,“好孩子”开始在

10、全国各地设立销售分公司,逐步组建起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络,并将业务拓展到童床、童装、纸尿裤、哺育用品、安全用品等相关领域,成功实现了品牌的延伸。“好孩子”组建为江苏好孩子集团公司,成为中国儿童用品行业的名牌。1995年,第一上海又以670万美金的投入,购买了“好孩子”另外33%的股权。此时,“好孩子”的事业正蓬勃发展,各地陆续开设了分公司,人员急剧增加,搞了一次跨地区资产兼并,将浙江海霸公司纳入了好孩子集团。到1996年上半年,“江苏好孩子集团公司”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晋级为国家大型二档企业,更名为“好孩子集团公司”。第二阶段:用中国的资源做世界的市场(1996年1998年)1995年,“好孩子”开

11、始开拓国际市场。首先进军美国市场,成为国际儿童用品市场上的品牌制造商。1996年,公司开发出“爸爸摇、妈妈摇”的新产品。这辆车造型别致,车体增加了两个摇摆功能,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按下“爸爸摇”,手推车剧烈摇摆,而按下“妈妈摇”,则轻轻摆动。当这辆车放进美国第二大婴儿用品制造商COSCO公司总裁的办公室时,那位总裁不禁为“好孩子”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折服。紧接着宋郑还将“妈妈摇”、“爸爸摇”分别申请了国际专利合作条约(PCT)的发明和外观专利。不久这款童车成了“好孩子”打开美国市场的第一辆车,经过一番考虑,宋郑还选择了美国的COSCO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大股东第一上海从中介绍)。这家美国第二大婴儿

12、用品制造公司刚刚从婴儿车市场败退下来,与“好孩子”的合作让他们重新回到了领跑者的位置。随即,“好孩子”与COSCO签订了共同开发美国婴儿用品市场的合作协议,以“COSCO BY GEOBY”这个联合品牌,将“好孩子”童车推向市场,并迅速在美国市场铺开,半年内占领了80的美国主要零售商店,当年销售额突破1500万美元,成功打入美国市场。1996年3月,好孩子集团在美国加州注册了美国分公司,这对好孩子集团开拓美国、北美市场起到了重大作用。好孩子集团借助与COSCO的战略合作平台,把“爸爸摇、妈妈摇”直接打进了美国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1998年,在美国达拉斯婴幼儿用品博览会上,处处充满灵感创新的“

13、好孩子”婴儿车一展成功。随后迅速进入美国市场主流销售渠道。到1999年,“好孩子”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很快达到33,居第一位;销售额也占到26,居第二位。“好孩子”在美国市场这个浩瀚的大洋上,从一个小舢板迅速变为一艘巨轮。第三阶段:用世界的资源做世界的市场(1999年至今)“爸爸摇、妈妈摇”虽然打开了美国市场,而且红火了二、三年,但是,很快又在美国市场消失。这让“好孩子”对产品开发、产品质量,又有了新的认识。“好孩子”着力研究美国人的消费心理,老老实实向外面的专家请教,从颜色到小的配件,并先后在美国、欧洲、德国、日本请了专业设计师,同时在香港请了3家设计师事务所进行合作,借助外脑,以迅速适应他国

14、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1999年,由第一上海牵线,日本软银集团(SB)和美国国际集团(AIG)各自给“好孩子”注入了1000万美金,股权结构由此发生重大改变,“好孩子”成功地实现了私有化改制。改制后的“好孩子”实施更为灵活的经营策略,开始以美国市场为依托,向南美、欧洲市场进军。通过与日本软银集团和美国国际集团这样的国际资本合作,“好孩子”开始借助全球资源,实施战略合作,与全球各国跨国儿童用品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际上,正是与COSCO公司的合作,通过整合“好孩子”的设计制造资源与COSCO的品牌通路资源,“好孩子”才真正在美国市场杀出了一条路。此后,美国市场成功的战略合作模式被延伸到了欧洲

15、市场、日本市场,欧洲市场和日本市场也因此得以快速成长。2001年,在德国科隆博览会上,“好孩子”成功地与荷兰、德国、英国等许多国家的经销商签订长期合作关系,顺利进入欧洲市场。到2002年,沃尔玛、希尔斯、家乐福等终端客户等国际巨头的订单纷至沓来,“好孩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攀升。 看到了内销市场前几年的徘徊不前,“好孩子”决定以改变商业模式来扭转局面,这包括:改换主要产品线、寻找新的利润点;成为世界著名儿童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销售平台,为它们提供中国市场的营销、网络和管理;同时重新建立扎实的国外渠道,使自己从儿童用品的制造商、供应商转变为代理商、服务商。2002年9月“好孩子”代理的NIKE Kids品牌童装,以“好孩子NIKEKIDS”为商标的专柜正式开张,生意火爆。2004年初,Tommee Tippee、Cakewalk、PARROT、等10大世界知名童装品牌也与好孩子集团结成合作伙伴,由“好孩子”做其中国总代理,而且,除NIKE kids之外的所有童装都将由品牌拥有者提供设计、形象要求和培训,由“好孩子”贴牌加工,这让“好孩子”积累了不同产品的研发和销售经验。“好孩子”由此树立了一个更大的目标:成为世界儿童用品在中国市场的最大的零售代理商,建立全球儿童用品零售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