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342215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高考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0年高考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0年高考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0年高考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彩教育网 http:/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http:/2010年高考完形填空命题趋势与备考策略一、考点提示设空注重在语境中考查词义。这一特点,很好地反映了从重点测试语言形式转向重点测试语言意义的改革方向,反映了“强调应用,注重交际”的命题原则。完形填空题的4个备选答案,一般都属于同一词类,同一语义范畴,而且往往都和设空前后的单词形成某种搭配,这样便形成了很强的迷惑性和干扰性。设空的分类。设空的答案有的由一个句子决定,有的由相邻不远的一组句子决定,还有的由语篇内容综合决定。因此,设空分为:句子层次;句组层次;语篇层次。设空的答案有的由已读过的上文决定,有的由未读过的下文决定,还有的要综合上下

2、文而定。所以设空又可分为三类:(1)前制性设空;(2)后制性设空;(3)语篇性设空。不言而喻,前制性设空难度低,后制性设空难度较高,语篇性设空难度最高。一般说来,三个层次的设空比例各占三分之一。但是,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看,语篇层次设空的比例有所增加,超过了三分之一,反映出“突出语篇”的命题思路。完形填空题有三个难点:一是4个备选项有很强的迷惑性和干扰性;二是句组层次和语篇层次设空所占的比例高,超过三分之二,尤其是语篇性设空所占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三是后制性设空,尤其是语篇层次后制性设空,难度大。有的答案提示一直到篇末才出现。考生要逾越这些难点,不仅需要具备熟练扎实的词句知识,而且需要具备很强的

3、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推理、判断分析的能力。从深层来讲还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经验和自觉的语言意识。只有具备了这些综合素质,考生才能顺利“完形”。从历年高考试题看,正是由于试题的这些特点使这一题型体现了很好的区分度。 为了让考生迅速进入主题,为理解文章奠定基础,命题者在设计完形填空题时,总是保留一个完整或基本完整的句子不设空。这个不设空的句子就是提示句,往往出现在文章的开头。通过提示句,考生可以确定文章的话题、主题、背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也可以确定文体,从而适当地把握文章的发展方向,达到顺利“完形”的目的。文章的其余部分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设空的句子,或者即使设空、但主干信息仍然能够读懂的句子,

4、也可以作为提示句。二、策略指导(1)解题步骤第一步:跳读首尾句,判断文体,预测主题。一般来讲,高考完形填空的首、尾句是不挖空的,先跳读这两句,便可判断体裁,猜想它要讲什么。若首句交代了when, where, who, what,即四个W,那么就是记叙文,很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为了测试语篇的理解能力,出题者特别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结尾往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若首句是提出或解释说明某事物,一般来说是说明文;若首句提出一个论点,那么就是议论文。第二步: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做完形填空时要注意文章开头提示句的点题作用和短文中完整句的启示作用。首先要快速浏览全文,弄清各段落之间,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

5、文章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符合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第三步: 逐句细读,确定选项。大致把握了全文的大意和作者的意图之后,就可以根据上下文,选取与文意最贴切的选项。此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对有把握的选项“一锤定音”。对没有把握的选项不妨先放一放,接着往下看,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情况。第四步:再次阅读,复查答案。复查时从意义和语法两个角度考虑,着眼于全篇。特别注意的是,我们所选的是“最佳”选项而不是“正确”答案。上述三步可概括为:一步粗读寻思路,二步细读选答案,三步复读纠错误,若能沉着照此办,胸有成竹少失误。 (2 )解题技巧. 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确定最佳选项 近年来的完形填空试题在选项的设置上

6、越来越淡化语法结构,重在文意的干扰,即把具体的语言知识溶进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去,考查考生通过上下文的前后提示或暗示,对整体文意进行把握的能力。这种考查方式所占的比例较大,且难度也大,若单纯从句子或个别段落来分析,或许所给的四个答案在语法和结构上都是正确的,若放在全局,则不一定正确。因此,快速浏览全文,领悟文章主旨,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选择答案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 例1 (2004浙江卷) Bob had just made a “motherhood contract(合同)”declaring that for 70 days this summer he would 37 the care o

7、f their four children and all the housework. Although he didnt even know how to make coffee when he signed, he was very confident. After 40 of the 70 days, he was ready to give up. “ I was beaten down, “ admits Bob. “Not only is motherhood a 40 task, it is an impossible job for any normal human bein

8、g.”.37. A. stick to B. set about C. think about D. take over 40. A. strange B. pleasant C. difficult D. serious 解析37题从语法角度考虑四个选项都可以接受,但是从上下文考虑,文章中我们可以读到男主人和女主人之间是自愿签订了一个代替母亲做家务和照看孩子70天的合同。所以,自签订合同之日起,他将接替妻子所有的家务。D( take over)选项从词义和语法上都符合上下文。40题可以从上文 的beaten down和下文的 impossible job可以判断出选择C(difficult)

9、。. 根据生活常识及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逻辑推理 完形填空往往以自身的内容提供完整的语篇信息,其间交织渗透着各类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生活常识,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该方面知识的能力。解决这类题目,考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历,还要能够驾驭全文,不仅理解文章的表层意义,而且要弄清文章的深层意义。当对语言的把握不很准确时,可充分利用社会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来帮助判断。例2 But we ran so much that, afterwards, we had trouble 45 . A. speaking B. sleeping C. breathing D. moving解析第45小题 根据常识

10、,一般跑得太多的结果是气喘吁吁,所以选breathing,表示跑后“喘不过气来”;而speaking和 sleeping都不是跑步所带来的特有结果;如果跑后不能moving(动)了,那就对身体损伤太大了,所以这个词太过分。. 根据词语的习惯用法和固定搭配来选择答案 词的固定搭配,特别是动词的搭配在完形填空题中出现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多数题目涉及到动词的用法和各种搭配关系,这是由动词在句子中的重要性决定的。动词在搭配关系上与名词、介词、副词的用法紧密相关。解决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多读、多记,对所学词语或固定搭配牢固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例3 , for example, the neatly-dres

11、sed woman I used to see - or look at - on my way to work each morning.A. Make B. Take C. Give D. Have解析本题掌握take for example这一固定搭配可知答案为B (Take)。 . 根据词汇的意义及用法辨析词义从而确定答案 要做好这种题目,必须尽量将词语辨析与情节推理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从词汇意义入手,抓住情节线索解决问题。例4 When the papers were , she discovered that twelve boys had made exactly the sam

12、e mistakes throughout the test.A. examined B. completed C. marked D. answered解析 本题考查动词辨义。空白处需要一个动词的过去分词与were 构成谓语。 各个选项都有可能是正确答案,迷惑项有较强的干扰性,因为该词可以构成考生比较熟悉的动宾搭配:examined the papers (审查试卷)、completed the papers(完成试卷)、marked the papers(批阅试卷)、answered the papers (回答试卷)。可下文是 “she discovered that twelve bo

13、ys had made exactly the same mistakes throughout the test.(他发现 12个学生在考试中犯了完全一样的错误)”, 老师只有在“批阅给分”时才有可能发现这种情况,所以正确答案应为C(marked)。 由于许多词汇在上下文中以不同形式反复出现,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同一词上下文复现:很多正确选项常是上文或下文中出现的词。 (2) 同义词复现:and连接两同义的词或句子。happy and gay; unhappy and disappointed. (3) 反义词复现: but 连接两个含义相对的词:small but neat; exp

14、ensive but tasty; gave them reason to reflect on their past and plan for their future.(4) 词汇链即不同词类的联想:如:believe和belief;think和thought;repairman 和fix ones car.(5) 词义深层内涵的区别:如:“普通的”在英语中有多词可用,但含义不同。common: 强调事情发生的频率,非罕见的,如common sense; ordinary: 强调事物的等级、一般和日常、平凡之含义,如:ordinary people ;usual:强调习惯;general:

15、强调大多数,较少例外;normal:含义为标准的,常态的。 利用语法分析解题 完形填空题中也有考查语法知识的题目。对于他们,考生不仅要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更要有针对性地对语法结构、句式特点,对短文中所设空格中需填的词在句子里作什么成分,哪类词合适,应采取什么形式等等进行必要的分析思考,从而迅速解决问题。比如,选用动词就要考虑各种时态、语态、语气、谓语形式、非谓语形式、及物、不及物、持续性质、非持续性质、主谓搭配以及其如何与其它词类配合使用等一系列问题。熟练地掌握基础语法知识并运用其进行分析解答完形填空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题方法。 例5(2003全国卷) I played a racquetball game against my cousin Ed last week. It was one of the most surprising and tiring games Ive ever had. When Ed first phoned a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