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341102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 1 页 共 8 页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2(11011101)2=(221)10 =(335)8=(DD)16 31101.011 411110111.00000011(小数点后第5位到第8位循环) 51111 6221 7主存、Cache ram,rom 8RAM、ROM 9外存 10读、写、字节 二、选择题 1-5:CBADC 6-10:AADDD 11-15:ACCAD 三、判断题 1-5:错错对对对 6-10:对错错错错 四、简答题 1修改题干:简述计算机发展各阶段所采用的逻辑部件及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答案:第一代计算

2、机:电子管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 第三代计算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的研制正向智能化、网络化、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的方向前进。 2修改题干:简述计算机内部的信息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数编码来表示? 答案:因为采用二进制易于物理实现,机器可靠性高,运算规则简单。 3位:代表一个二进制数位,是计算机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 字节:计算机内部以字节为单位存储数据。1B=8b。 字: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字。一个字通常由若干个字节组成。字长:一个字对应的位数。 41)运算速度 2)主频 3)字长 4)内存容量 5)外设扩展能力 6)

3、软件配置情况 5原码:数X的原码记作X原,如果机器字长为n ,则原码的定义如下: n-1 X 0 X2-1 n-1 n-1X原= 2+X -(2-1)X0 反码:反码是对负数原码除符号位外逐位取反所得的数,正数的反码则与其原码形式相同。 X补,如果机器字长为n ,则补码的定义如下: 补码:X的补码记作n-1 X 0 X2-1 n n-1X补= 2-X -2X0 要求理解三种编码,不必掌握上述定义,但要求会计算原码、反码和补码。 原码:01010010 反码:01010010 补码:01010010 原码:10000001 原码:11111111 反码:11111110 反码:10000000

4、补码:11111111 补码:10000001 原码:00000000 原码:11010001=表示时不应该有小数点 反码:00000000 反码:10101110 补码:00000000 补码:10101111 1 第 2 页 共 8 页 6微型计算机存储系统分为内存和外存。内存存放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存放需长期保存的数据。 7=修改题干 题干:简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 答案: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8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扫描仪、话筒 输出设备:打印机、绘图仪、音箱、显示器 补充题 1:已知某存储器的最大地址为3FFFFFH,求

5、该存储器的容量。 答案1:由于存储器地址从0开始编号 所以存储器容量=3FFFFFH+1 =1111111111111111111111B+1 =222(B) =4(MB) 2:写出“A”、“a”、“0”的ASCII值。 答案:65,97,48 3:计算采用2424点阵字模,500个汉字需要多少存储空间。 答案:2424/8500=243500=36000(B) 4:简述两种翻译方式的特点。 答案:编译方式:把源文件的全部语句翻译成机器语言后一起执行。 解释方式:翻译一条语句执行一条语句。 第2章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一、填空题 1通信、计算机 2通信线路、数据通信、资源共享 3LAN、WAN

6、、MAN或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4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6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网型 7答:广域网、城域网 8通信 9局域 10信息 11IP 12域名 13DNS或域名系统 14E-mail 或电子邮件 15Internet 16TCP/IP 17IP地址 18多 19URL 20修改题干,加上限制WWW是一种交互式的服务,而电子邮件E-mail是一种利用网络交换信息的 服务。答:非交互式 二、选择题 1:B,删掉此题2-5:DBCA 6-10:DDBAC 11-15:ABACB 16-20:BDBCB 三、判断1-5:对错错

7、错对 6-10:错错错对对 11-15:错错对错错 16-20:错错对错对 四、简答题 1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与协同处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2第一问答案:OSI/RM模型将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分成七层,从低到高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第二问修改为以下几个问题: 1) 理层的功能通过哪几个特性完成。该层的PDU是什么? 答案1:物理层协议规定了物理连接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物理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比特。 2 第 3 页 共 8 页 2) 述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和PDU。 答案2: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帧定界、差错控制、流

8、量控制和链路管理和寻址。数据链路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帧。 3) 理层的主要功能和PDU。 答案3:网络层的功能包括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和透明传输等。网络层传送的数据单位是分组,也叫数据包或包。 4) 述传输层的主要功能。 答案4:传输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通信。 3修改此题题干:网络中常用的拓扑结构有哪些? 答案:常见的拓扑有: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网型。 4修改题干:若子网掩码为255.255.0.0,判断128.21.128.1和128.21.129.2两个IP地址是否在同一个子网中。 答:将两个IP与掩码写成二进制形式进行按位“与”运算: 10000000 00010101 1000000

9、00 00000001 100000000 00010101 10000001 00000010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 00000000 - 100000000 00010101 00000000 00000000 100000000 00010101 00000000 00000000 可以看出结果相等,说明两IP在同一子网中。 5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都能互联。 6网络应该有如下特征: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才能形成网络;网络中的计算机具有独立的功能;

10、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守约定和规则,即必须遵循网络协议;必须拥有通信线路和设备;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 7没有通信子网,网络将无法工作。没有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将无意义。 8拓扑是将各种物体的位置表示成抽象位置。在网络中,拓扑形象地描述了网络的安排和配置,包括各种结点和结点的相互关系。拓扑不关心事物的细节也不在乎什么相互的比例关系,只将讨论范围内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图表示出来。 9修改此题题干:简述电路交换的主要特征。 答案: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信释放连接这三个步骤。 10修改此题题干:分组交换的主要特征。 答案:分组到达某节点后,先由节点暂存,按一定的策略选择路径后再被转发出去。

11、这就是所谓的存储转发技术。 11“带宽”作为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数据率也叫比特率,是指每秒传送的二进制位数,单位是比特每秒。 12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简称协议。 13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即数据“怎么讲”;语义:指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即数据“讲的是什么”;同步:指操作执行顺序的详细说明。 14修改此题题干:在计算机网络中“同步”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答案:在计算机网络中“同步”不是指狭义上的同频同相位的同步,而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应该发生什么事件这种广义的同步。 15差错控制,使网络对等端的

12、相应层次的通信更加可靠。如采用某种策略使接收方可以发现是否出错,若出错要求对方重传,直到正确接收为止。 流量控制,使接收端来得及接收发送端发来的数据。如接收方收到数据后进行处理, 3 第 4 页 共 8 页 处理完毕后向发送方发送一个信号,发送方接到信号后再进行下一次传送。 分段和重装,发送端将数据划分成小单位,在接收端还原。 复用和分用,高层的多个通信使用底层的一个连接,在接收端再分开。 建立连接和释放,交换数据之前先建立一个逻辑连接,数据传送结束后再释放。 16物理层:比特;数据链路层:帧;网络层:分组,也叫数据包或包;传输层:数据段;应用层:用户数据。 17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一层都要依靠下

13、一层提供的服务。为了提供服务,下层把上层的协议数据单元作为本层的数据封装,然后加入本层的头部。头部中含有完成数据传输所需的控制信息。这样,数据自上而下递交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封装的过程。到达目的地后自下而上递交地过程就是不断拆封地过程。由此可知,在物理线路上传输的数据,其外面实际上被包封了多层“信封”。 18逻辑链路控制子层主要提供建立和释放数据链路层逻辑连接、提供与高层的接口、差错控制等功能。 19当光纤的直径减小到和光波波长相同的时候,光纤就如同一个波导,光在其中没有反射,而沿直线传播,这就是单模光纤。单模光纤一般采用激光做光源。 20修改此题题干: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要点。 答案

14、:对CSMA/CD协议的工作过程通常可以概括为“发前先听、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重发”。 补充题 1:某IP地址为202.118.176.2,该IP为哪类的地址?全球最多可以有多少个该类的网络?每个该类网络最多可容纳多少台主机?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先将202转换成二进制: 计算结果 :(202)10=(11001010)2 前三个数字为110,所以该IP为C类的地址。 由于C类地址网络编号占3个字节,且以110开头,所以可用21位进行网络编号,网络总数为221。C类地址用1个字节为主机编号,去掉全0和全1两种组合,每个C类网络主机总数为28-2。 2:ISO与OSI有何区别? 答案: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OSI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的缩写。 3:简述局域网的主要特点。 答案:局域网的分布地理范围有限。传输速度快。传输的误码率低。 网络可靠性较高。易于建立、维护和扩展。 4:简述局域网的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