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稳定问题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339059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稳定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农村稳定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农村稳定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农村稳定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农村稳定问题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稳定问题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稳定问题的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关于农村稳定问题的调研报告 五 202X6 关于全县农村金融稳定工作的调研报告 (作者:顾安飞孙诗强) 近期,由县金融办公室牵头,以农房重建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政府部门及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理、政策性农业保险及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开展和理赔、农村信用社灾后重建等内容为重点,对全县农村金融稳定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后。 一、全县农村金融工作现状 (一)农房重建贷款情况 12配备宣传车3辆,还对宣传内容进行了录音刻碟发放给各个乡镇、村广播宣传。 二是202年投保工作开展情况良好。截止5月中旬,全县已完成育肥猪签单承保工作。全县下达育肥猪任务数276

2、05头,实际完成2X8头,其中观义、双峰、玛瑙、自强、二洞、马迎、建兴、双板、演武、黎雅、仙鹅、白云、石台、金龙场、仁和、宝石、宏仁等17个乡镇完成任务;文昌、豢龙、大新、长卿等4个乡镇完成较差。水稻、玉米保险目前正在收集资料准备签单。 三是目前正积极开展理赔工作。对月11日洪灾损失的乡镇,及时组织专人协同财政、农业局专家到现场查勘定损,全县共受理1个乡镇的油菜报损,目前正在案件理算中,赔款将划入农户一卡通上。 (五)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开展情况。 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从202X年起在我县17个乡镇进行试点,共收保费56.08万元,赔款69万元;承保比例为: 11.5。22X年在全县各乡镇全面展开

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年共收保费:1.96万元,赔款:.7万元,承保比例为: 8。 202X年全县参保乡镇达到6.6%;为已参保的.2万余人提供了98亿元的风险保障;共收保费14万余元,承保比例为123%。理赔案件183件,其中死亡4人,理赔金 额达万余元,意外医疗赔付9件,理赔款达1万余元,总赔付率达6.54%。 02X年5月,全县参保乡镇达到100%,参保人数4691人,保费收入2.1万元,承保比例为13.4%,全县完成目标任务的.92%。理赔案件306件,其中死亡件(正常件19件,死亡原因不明的协议案件5件),理赔金额达42.32万元;意外医疗赔付22件,理赔款达8.17万余元,总赔付率

4、达394。参保人数完成得较好的乡(镇)有小垭、交泰、仙峰、仁和、双峰、仙鹅、金龙场、大新、石台等乡(镇)。 (六)农村信用社灾后重建情况 我县农村信用联社纳入灾后维修加固和灾后重建项目库的共计40个分社,其具体情况如下: 纳入灾后维修加固的有联社营业部、长卿、联社机关、正北街、西门、宏仁、文昌(城关)、梓柏、东石(新南街)、青龙、卧龙、马鸣、小垭、仙峰、许州、许州新镇街、双板、黎雅、白云、金龙场、仙鹅、玛瑙、双峰、宝石、自强、定远、仁和、大新8个分社,加固维修综合业务用房3645平方米,项目总投资955万元,其资金由县农村信用联社自筹并全额到位。22X年底8个分社加固维修工程全部结束并投入使用

5、。 纳入灾后重建项目库的有三泉、建新、演武、文兴、豢龙、观义、石牛、石台、马迎、东环路、二洞、交泰2个 -6林业、司法等相关部门都应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但实际上目前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主要还是金融机构在推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在负责,其它部门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认识及参与度都还远远不够, (三)政府部门及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收难度大一是政府部门及公职人员不良贷款大部分属公益性乡村债务,包含垫交税费、公益事业、办企业、部门建房、水库维修、周转贷款、私贷公用、分摊债务等。这部分债务拖欠时间长,欠息金额大,县财政等部门从20X年开始清理、锁定,由于地方财力薄弱,至今仍有大部分未偿还。

6、二是部分单位对清收不良贷款不重视、责任不明确、工作措施不力、清收效果不佳。三是缺少统筹协调、部门配合,方法单一,在清收过程中怕得罪人。四是部分公职人员诚信缺失,法律意识不强,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四)政策性农业保险还未达到政策设计目的一是农民风险意识淡薄,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是农业保险推广的主要问题。农业生产长期“靠天吃饭”,农民大部分没有风险防范意识,普遍对农业保险理解不透、认识不足,甚至还有人错误地认为农业保险是向农民变相收费。二是干部认识不够统一。部分村社干部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和惠农作用的认识还没有到位,因而工作热情不高、宣传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农户对农险知识了解不多,农户参保

7、率不 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任务难以完成,基层干部长期垫保费严重,可能形成村社新增债务。三是勘赔定损难、理赔标准低是农业保险推广的技术障碍。由于没有技术性较强的专业仲裁机构,灾害损失难以确定,容易出现理赔纠纷。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如果仅靠保险公司人员是很难做到的。目前的理赔标准较低,全赔金额仅包括种子、农药、化肥等基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部分乡镇反映保险理赔面积不符合受灾受损面积,保险理赔勘察员对理赔面积没有进行实地测量,导致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四是部分险种保费高,任务重,缺少调研,不切实际。五是保险公司的经营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五)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步伐缓慢 一是群众参保积极性不高。部分群众对

8、开展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目的意义和“保费低、赔付高”的惠农政策了解不透彻,参保主动性普遍不高。少数群众认为已参加新农合再参加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是重复参保,不愿再花钱购买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加之外出务工人员多,家中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小孩,风险意识不强。二是部分干部认识不到位,工作欠方法。各乡镇虽然召开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会议,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细化分解了目标任务,但仍存在认识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特别是干部不能充分认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性质,对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由政府推动不理解,工 -910织机制,建立责任督办考评制度,促进各级政府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 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档案。涉农

9、金融机构和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要求,完整、准确、及时地收集整理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产权、荣誉、评价、警示等信息,建立健全信用档案。 三是开展农村经济主体信用评价。积极开展农村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评定工作;鼓励、引导农业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第三方外部信用评级,提升信用管理水平。同时,强化信用评价成果的应用,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农村经济主体在金融、财政资金支持和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实行“一揽子”优惠政策,使守信主体得到实惠。 四是统筹各方资源实施信用对接。积极争取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向试验区信用级别较高的农户、农业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倾斜。做好“信贷支农”、“信用惠农”

10、、“服务便农”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县金融服务网点,鼓励非涉农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等新型信贷机构,为“三农”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五是推动农村经济主体信用增级。组建以林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 产权为标的的流转交易平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断扩大涉农信贷的抵押担保范围。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关奖励机制,鼓励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加大对信用等级较高农村经济主体的扶持力度。 六是加强农村信用文化建设。采用符合我县农村特点的宣传方式和载体,大力开展农村信用文化建设,广泛

11、宣传和普及征信和相关金融知识,为试验区建设营造良好氛围。要在农民生产技能和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体系中增加信用和金融知识,在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电影文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中添加诚信内容;大力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让农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守信得益、失信受损”的信用文化,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 (三)加强对政府部门及公职人员不良贷款组织清收力度 一是统筹协调,分清责任,区别对待,注重实效。首先是要锁定各乡(镇)政府部门债务,不得新增债务。确需新增,按程序统一举债。其次是老债务要分清责任,及时化解。对有不良贷款公职人员要加强教育;对失信人员的单位要加强单位干部作风整顿力度;对恶意拖逃债务人员,所在单位要协助金融机构依法处理。 二是多管齐下,确保清收效果。建议各单位要充分发挥 -114 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