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案例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338329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叔叔于勒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的叔叔于勒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的叔叔于勒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的叔叔于勒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叔叔于勒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叔叔于勒案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案例 一、 教材分析我的叔叔于勒编排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也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一个短篇小说名篇。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学生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在享受审美愉悦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同时引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新的课程,新的理念,促使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

2、挑战。在新课程的背景之下,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感受力、理解力、欣赏力、评价力和创造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以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涵。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知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二、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对学小说兴趣较浓,他们比较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另外,针对当

3、今社会的一些拜金主义、物欲主义现象,学生对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有一定社会感性认识基础,但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拜金主义现象与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社会本质的区别,相当多的学生还是模糊的,有必要讲清楚。三、 教学片断(三)精读品味。理解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方法。师: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手段。一篇成功小说会因其丰满的人物形象而经久不衰。理解人物最好的方法是品读细节,抓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去品析。这篇小说描写最精彩的部分是情节的哪一部分?生:高潮部分-遇于勒师:好,现在请大家认真品读这一部分:说说菲利普夫妇和文中的“我”各是怎样的性格。用以下句式说话,板书说话格式。我认

4、为 (人物)是个 的人(性格)。因为 (引文),这里采用 描写。学生研读课文,然后发言生1:我认为菲利普是个爱慕虚荣的人。因为他本不富裕,看到两位先生请太太吃牡蛎时说:“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这段是心理、语言描写。生2:菲利普夫人也很虚荣。明明怕花钱,却说“我怕伤胃,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惯坏了。”生3:我觉得菲利普夫人这一点是可以原谅的。因为她家生活很拮据。师:你的想法很有见地,继续说。生4:我认为菲利普夫人很自私、六亲不认。因为他认出弟弟于勒,“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嚷着:出大乱子了!”,这里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生5:我认为菲利普夫人是个卑鄙势利的人。因为于勒有钱时,他

5、夸得不得了,现在看到于勒是一个穷光蛋时,暴怒起来,骂他“这个贼”、“讨饭的”。这一段用了神态、语言描写。生6:我认为菲利普夫人太刻薄、吝啬,当她知道“我”给了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时竟然“吓了一跳”。说“你简直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流氓!”这一段用了语言描写。师:“大家的发言很精彩。请同学们想想菲利普夫妇这俩个人的性格有什么不同?生:我觉得菲利普遇事反而慌乱,没主意;而他的太太富有心计,有主见。师:对了,同学们读书要读得细,注意作者刻画人物的细部。大家说说文中的“我”又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1:文中“我”富有同情心,他心地纯真,没有被社会染黑。因为文中写到“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

6、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生2、“我”还给了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看出他心地善良。师:说说这个形象有什么作用?生1:“我”的想法和做法跟父亲母亲的行为表现完全两样的,这是对比。生2:通过对比让我们对于勒生起无限的同情心,而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的性格更加突出。.四、 教学反思我的叔叔于勒是九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从整体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就本单元的目标任务,则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

7、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综合本节课的效果情况,我认为有成功、可圈可点之处,也有失误和不足。一、成功之处本节课把分析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怎样精读。由于给学生说话的格式,问题具体可操作性强,而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小说所反映的问题很容易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来理解,所以学生参与主动积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教学中,设计提出的一些问题,既紧扣课文,又贴近现实生活,贴近学生们的思想状况,这样既能活跃教学,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得到很好的体现。二、不足之处留给学生表达感受的时机把握得不是很好,对于学生可能有新的不同思考,未充分鼓励发表见解、组织探讨。课堂生成问题和学生的质疑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