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装备预研创新项目指引第一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336136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军装备预研创新项目指引第一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海军装备预研创新项目指引第一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海军装备预研创新项目指引第一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海军装备预研创新项目指引第一批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海军装备预研创新项目指引第一批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军装备预研创新项目指引第一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军装备预研创新项目指引第一批(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7年海军装备预研创新项目指南(第一批)海军创新-大型薄壁复杂型腔耐蚀性铝合金附件机匣技术研究目标:通过开展铝合金整体附件机匣铸造技术研究,掌握复杂内腔薄壁铝合金铸造工艺,使铸件内部油路精度和壁厚满足发动机机匣设计图纸要求,为发动机采用铝合金机匣奠定技术基础,以提高航空发动机的腐蚀防护能力。 研究方向:铝合金机匣精密制造技术 技术指标:使用ZL114A材料进行铸造,壁厚均匀5毫米,内部管路直径最小9毫米,最大40毫米,关键尺寸精度要求达到5-6级;机匣内部油路能耐受2.5兆帕滑油供油压力;铸件抗拉强度300兆帕,铸件屈服强度200兆帕,延伸率4%。 进度要求:20

2、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技术方案、样件,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卜振鹏,。海军创新-高可靠免维护电池技术研究目标:根据手持救生电台等设备对电池可靠性、使用便利性要求,开展高可靠性电池技术研究,实现在电池寿命期内免维护目标。 研究方向:高可靠免维护电池技术 技术指标:电池电压范围10.814.4伏特,容量不小于3.5安时,体积不大于80*40*43毫米,重量不大于250克,使用寿命不小于3年,寿命期内免维护,每年容量下降不大于2%。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试验样件、试验报告,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蓝启城,010-。海军创新-舰载直升机/舰

3、耦合流场分析与试验技术研究目标:为提高舰载直升机复杂海况下起降能力和起降安全性,开展机舰耦合流场实时测量、分析验证新技术研究,实现舰载直升机起降区域流场实时精确预报能力,提高舰载直升机起降安全裕度,为现役舰载直升机起降、新研舰载直升机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方向:舰载直升机起降区域流场实时测量技术研究;机舰气动耦合干扰分析技术;舰船尾部空气流场预报技术研究;机舰耦合流场动态风洞试验技术;机舰气动耦合条件下直升机安全裕度分析技术 技术指标:(1)经仿真计算得到的机舰气动耦合干扰流场与风洞试验结果相比,流态保持一致,速度误差控制在15%以内;(2)形成基于雷达、光电等手段的机舰耦合流场监测新方法;

4、(3)形成直升机起降平台安全尺寸分析方法。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技术报告、设计方案、软件模型、试验报告,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蓝启城,010-。海军创新-人机智能交互技术研究目标:通过开展智能化人机交互与控制研究,建立智能化条件下的人机交互总体设计框架;开展对三维显示、语音、视觉、手势等瘦客户端沉浸式等交互技术应用研究,提升艇员信息获取体验;结合人因工程设计,提出智能化人机界面集成标准规范研究,根据不同作战态势,实现信息显示界面自适应重构。 研究方向:智能化人机交互与控制技术;面向脑机交互的多源脑神经信息解析关键技术;自学习故障诊断技术 技术指标:提出智

5、能化人机交互与控制总体设计框架;搭建试验平台,完成三维显示、语音、视觉、手势等沉浸式人机交互技术手段应用分析;提出智能化人机界面集成标准规范;结合人因工程分析,提出典型任务下信息显示界面自适应重构方案;构建100人以上的脑电、眼动等生理信号与感知信号的数据库;构建沉浸感较强的海洋与舰船环境虚拟仿真系统,提供舰船使用任务分解动作库;提出不少于10种任务的脑神经信号表达模型;自学习故障诊断涵盖潜艇主要设备,故障诊断正确率不低于95%。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样机、试验报告、计算模型、软件,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联系人:郭 峰,010-。海军创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建造过程

6、智能管控技术研究目标:随着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航天、汽车、压力容器等行业大量引入大数据技术开展制造过程质量控制,针对新型舰船建造需求,总装厂新建了生产线,引入了大量智能制造设备,舰船总装建造及关键设备制造具备了智能管控条件。 研究方向:壳体焊缝探伤图像智能检测判读技术;弯管等场内制作件实体三维建模及质量控制技术;三维模型厂所无缝对接技术;智能化设备三维模型自主读取及典型工艺卡自动生成技术;设备关键部件实体三维建模及虚拟预装配技术 技术指标:壳体焊缝自动检出率超过90%,虚警概率小于30%;实体三维建模精度满足装配要求;智能化设备生产效率提高30%;设备建造一致性提高30%。

7、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技术方案,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巩克壮,010-。海军创新-大气环境控制技术研究目标:发展二氧化碳高效分离收集、消除材料及相关技术,实现转换二氧化碳为固态产物同时供氧,或实现二氧化碳高效分离、收集再利用,为改善密闭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提供新途径。 研究方向:新材料消除二氧化碳供氧技术;二氧化碳高效分离及收集技术 技术指标:形成新材料消除二氧化碳供氧技术应用方案,试制新材料消除二氧化碳供氧装置样机,新材料供氧率满足密闭空间使用需求;试制高效分离及收集装置样机,满足狭小密闭空间使用要求。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8、样机、试验报告,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郭 峰,010-海军创新-基于空气动压轴承的高性能机载吊舱涡轮冷却器技术研究目标:针对机载电子吊舱涡轮冷却器面临的重量轻、高性能、高可靠需求,通过开展高性能吊舱涡轮冷却器技术优化、涡轮匹配设计、空气动压轴承技术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箔片空气动压轴承应用技术,完成高性能吊舱涡轮冷却器技术的方案设计、样机试制,开展高性能吊舱涡轮冷却器技术仿真及试验验证工作,突破重量轻、高性能、高可靠性吊舱涡轮冷却器技术瓶颈,为机载电子吊舱涡轮冷却器系统的改进升级发展提供技术基础。 研究方向:空气动压轴承涡轮冷却器设计、仿真优化技术;空气动压轴承涡轮冷却器制造与试

9、验验证技术。 技术指标:设计点(1km,0.85Ma)制冷量不低于4千瓦;涡轮冷却器重量不大于9千克。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软件、样机样件,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徐 鸣,010-。海军创新-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遥感目标信息挖掘技术研究目标:基于多源海洋遥感图像数据,建立遥感图像数据库,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舰船检测识别算法,开发出基于多源海洋遥感图像的舰船检测系统,为卫星信息快速处理和卫星信息接收应用终端研制提供底层支撑。 研究方向:多源遥感舰船图像样本数据库;基于深度学习的多源遥感数据舰船目标提取算法;基于多源遥感图像的舰船检测系统,支持高、中、低分辨率遥感

10、影像舰船目标自动提取 技术指标:在图像质量清晰,海浪小于3级、少云晴天舰船成像清晰可见的条件下;分辨率优于2.5米的光学遥感影像,检测长度大于100米的舰船目标准确率大于95%,虚警率小于10%;分辨率在10米到16米之间的光学遥感影像,检测大于250米长度的舰船目标准确率大于90%,虚警率小于15%。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软件,技术成熟度达到4-5级。 联系人:江政杰,010-。海军创新-基于光纤传感器网络的飞机结构状态健康监控技术研究目标:通过部署在飞机结构中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网络来实时获取结构在各种飞行环境下的响应,从中提取结构的状态信息,从而对结构的状态进

11、行评估,利用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实现对结构状态的管理,为舰载机的使用和维护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方向:多参量、大容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布设与集成技术;大容量光栅传感器网络的信号解调、处理与传输技术;结构状态信息的分析处理技术;结构失效的建模、仿真与验证技术;面向结构状态健康管理的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技术 技术指标:结构失效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10%;单套系统光栅测点数量:500支;传感器指标:a)应变传感器:测量精度2,测量范围:-25002500;b)中频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范围060g,频率范围 51500 Hz,灵敏度 20pm/g;c)低频加速度传感器:测量范围02g,频率范围 0.1

12、30 Hz,灵敏度 1000pm/g;d)温度传感器:测量精度1C,测量范围:-20C200C;(4)技术方案可满足舰载机总体设计要求。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原理样机、试验报告,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徐 鸣,010-。海军创新-潜艇舱室人机融合技术研究目标:针对人机深度融合的全新舱室设计理念,开展基于多通道学习的理解交互体系以及多源异构信息实时融合的沉浸感态势构建技术研究,搭建多人、长周期沉浸式自然交互空间的原理系统框架,为实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建造/使用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研究内容:多人长周期人机融合智能交互体系;基于多通道学习的自然交互技术集成

13、;多源异构信息实时融合态势环境构建技术;真三维沉浸式可视化技术;多人长周期智能舱室原型系统构建技术 技术指标:提出舱室人机融合总体技术方案;交互方式涵盖语音、视觉、动作、触摸等四种以上;具备投影、屏幕、裸眼增强、眼镜增强等显示能力;数据级计算响应时间:毫秒级;服务级计算响应时间:秒级。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三维模型,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巩克壮,010-:。海军创新-合成宽带脉冲多普勒雷达技术在预警机中的应用研究目标:通过开展合成宽带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杂波抑制机理研究,设计适合海上高速目标探测的宽带频率步进雷达波形,并开展相应信号处理方法,为新型波形在预警

14、机在雷达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研究方向:与预警机雷达反杂波能力升级改造总体方案技术设计;面向预警机雷达反杂波应用的宽带频率步进波形设计与信号处理技术;合成宽带脉冲多普勒雷达杂波抑制机理与性能评估技术;合成宽带脉冲多普勒雷达外场试验验证 技术指标:采用合成宽带脉冲多普勒雷达等反杂波技术手段,杂波抑制能力相对现役预警机改善3-6分贝。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原理样机、试验报告,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徐 鸣,010-。海军创新-基于大数据的水声探测与识别技术研究目标:开展水下大数据处理技术研究,构建水下大数据处理分析平台,探索提高水下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力

15、的新手段。 研究方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水下目标探测、识别技术;基于大数据的信号识别训练技术 技术指标: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水下目标探测技术框架体系,显著提高对水下目标的探测与识别能力。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试验报告,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董 波,010-。海军创新-舰载垂直起降全电飞行器研究目标:基于目前国内全电飞行器发展水平,开展舰载垂直起降全电飞行器概念和关键技术研究,创新探索海军舰载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途径。 研究方向:舰载垂直起降全电飞行器总体设计技术;舰载垂直起降全电飞行器能量管理技术 技术指标:形成舰载垂直起降全电飞行器技术方案,有效载重不小于

16、250千克,续航时间不小于4小时,起降抗侧风能力最大为14米/秒。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技术方案,技术成熟度达到4级。 联系人:蓝启城,010-。海军创新-基于大数据的中远海海上目标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目标:基于中远海海上目标大数据,开展碎片信息挖掘、提取、重构等技术研究,构建处理平台样机,完成算法验证。 研究方向:基于中远海海上目标大数据的碎片信息挖掘和提取技术;基于目标碎片信息的情报重构技术 技术指标:能够处理岸海空天潜基雷达、光电、侦察等技术情报和人工情报;具备针对特定目标的碎片信息的全自动挖掘、提取和融合处理能力。 进度要求:2017-2020。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技术方案、样机样件,技术成熟度达高到4-5级。 联系人:王 磊,010-。海军创新-功能浮体海上精确对接技术研究目标:针对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