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3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336064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3篇)(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一、目的为及时有效地抢救被困人员或自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二、组织机构及职责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统一指挥与协调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分工如下:负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扑救。负责组织人员疏散被困人员、维持现场秩序。负责立即同医院、公安、消防部门的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燃烧物、程度等火情,并派人到路口接应。负责现场物资、车辆、防消器材的调度。三、应急救援措施1、立即报警。当接到现场火灾信息后,指挥小组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及时报告上级救援领导小组,以便领导了解和指挥扑救火灾事故。2、组织扑救火灾。指挥小组要立即组织现场义务消防队员和员工进行扑

2、救,并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原则。及时派人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源或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要物资,充分利用现场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初期灭火。3、协助消防队灭火。当专业消防队到达后,指挥小组应向消防队负责人简要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支持与配合消防队灭火,听从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4、伤员身上着火的衣服一时难以脱下时,可让伤员躺在地上滚动,或用水妥当洒扑火焰。5、保护现场。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着手处理善后工作。及时分类清理火灾形成的垃圾,

3、将由此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6、火灾事故调查处理。按照本单位的相关制度,依据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所认定的原因和主次责任人,举一反三总结教训,作出有关处理决定,进一步落实防范措施,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四、应急物资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灭火器等。五、通讯联络医院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匪警110工地现场值班电话:现场负责人电话:安全员电话:技术负责人电话:六、注意事项1、一旦引发火灾,重要档案资料等尽可能不用水扑救;2、比重轻于水的易燃液体着火后不宜用水扑救(适合用ABC型灭火器);3、高压电器设备失火不能用水扑救(适合用FMZL2型干

4、粉灭火器);4、硫酸、硝酸、盐酸遇水不能用水扑救(只能用ABC型灭火器);5、金属钾、钠、锂和易燃的铝粉等着火,更不能用水扑救(只能用ABC型灭火器)。附:现场灭火器材布置图(略)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文(二)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负有“_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_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_演练”;_消防法第十六(四)条“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_消防演练。”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一、应急预案的任

5、务和目标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行动_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二火灾事故应急救援_机构项目部成立相应的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副组长分管施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担任,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为工程管理部。1、应急_机构1)事故现场总指挥由项目经理张朝辉担任;2)伤员营救组由项目副经理李长

6、君担任组长,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3)物资抢救组由仓库管理员、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4)消防灭火组由安全长卢海全、施工场区安全员、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5)保卫疏导组由公安人员、后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施工人员组成;6)抢险物资供应组由物资科长、各施工队物资管理人员组成;7)后勤供给组由项目部办公室人员组成;8)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各施工队分别抽调人员组成。2、项目经理部应急_机构的职能和职责1)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职能和职责:a、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b、现场事故评估;c、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行动的执行;d、控制紧急情况;e、现场应急行动的指挥,与

7、在应急指挥中心的反应操作副总指挥的协调;f、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化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g、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工作。2)伤员营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b、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3)物资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a、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资;b、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4)消防灭火组的职能和职责:a、启动场区内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b、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5)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b、疏散

8、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6)抢险物资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a、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b、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c、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7)后勤供给组的职能和职责:a、迅速_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b、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8)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a、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b、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三、火灾的应急处理火灾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财产的优先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具体细则如下: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

9、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a)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b)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c)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d)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e)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f)火场上的下风方向与上风、侧风方向相比,下风方向是重点;g)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火灾临界状态的响应任何员工一旦发现火情,视火情

10、的严重情况进行以下操作。a)局部轻微着火,不危及人员安全、可以马上扑灭的立即进行扑灭。b)局部着火,可以扑灭但有可能蔓延扩大的,在不危及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一方面立即通知周围人员参与灭火,防止火势蔓延扩大,一方面向现场管理者汇报。火势开始蔓延扩大,不可能马上扑灭的,按照以下情况处理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进行人员的紧急疏散,指定安全疏散地点,由安全员负责清点疏散人数,发现有缺少人员的情况时,立即通知项目经理或消防队员.现场最高领导者马上向公司领导汇报。现场最高领导者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119,通报以下信息:a)名称: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再报_项目部)b)地址:c)火灾情况:着火物资及火势

11、大小d)联系电话:在回答了119的询问后方可放下话筒,并派人在路口接应消防车。若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医院或并拨打救护电话120与医院联系。四、应急计划的建立1、危险源的风险评估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危险源的风险评估,应依据施工场区周边的具体实际情况,施工场区内建筑物的总平面分布及施工特点,施工方案及_设计的要求,文明施工、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要求,施工项目的内容和规模等,科学地评估出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影响度。综合评估后,提出合理的评估意见,确立最佳的应急方案。结合周边项目应急救援能力,制定出该项目的应急计划。上报公司总部备案并与公司总部的预案形成独立的项目总应急预案。2、应急行动的资源配置应急计划确立

12、后,根据项目经理部施工场区所在位置的具体条件以及周边应急可用资源情况,按半小时自救的应急能力,配置合理的应急行动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报公司总部备案。一般现场应配备的应急物资主要有: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小药箱;抢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备工具即基本满足使用;照明器材:手电筒、应急灯_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通讯器材:电话、手机、对讲机、报警器;交通工具:工地常备一辆值班面包车,该车轮值班时不应跑长途;灭火器材。灭火器日常按要求就位,紧急情况下集中使用。3、建立危险辩识体系根据施工场区内的特点和设备材料等特性确定危险源的清单,并根据危险源的分布情况建立落实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危险辩识体系,定

13、时、定向、定人、交叉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危险源的突显特征。4、应急报警机制应急报警机制由应急上报机制、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和汇报程序四部分组成。形式为由下而上、由内到外,形成有序的网络应急报警机制(1)应急上报机制通过危险源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后,第一时间报告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负责人,施工现场负责人应立刻向公司总部汇报,由公司总部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2)内部应急报警机制应急预案启动后,一、二级应急_启动,并拉响应急警报,通过广播通知公司总部的相关人员以及事故现场的全体人员进入应急状态,一、二级应急_进入应急预案及应急计划实施状态。(3)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内部报

14、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应急报警机制,向已经确定的施工场区外部公司内部的邻近项目经理部应急体系,周边已建立外部应急协作体系,社会公共救援机构报警。(4)汇报程序按地_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5、建立应急救援安全通道体系应急计划中,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建筑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立应急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救援安全通道能有效地投入使用。6、通讯体系应急预案中必须确定有效的可能使用的通讯系统,以保证应

15、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之间有效地联系。建立有效的通讯体系,确保以下有关人员的通讯联络畅通:1)应急人员之间;2)事故指挥者与应急人员之间;3)应急救援系统各机构之间;4)应急指挥机构与外部应急_之间;5)应急指挥机构与伤员家庭之间;6)应急指挥机构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间;7)应急指挥机构与新闻媒体之间;8)应急指挥机构与认为必要的有关人员和部门之间。7、受影响区域的疏散机制在对施工场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络。应急状态时,由应急总指挥决定下达应急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引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8、交通管制机制交通管制机制由事故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两部分构成。(1)警戒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2)交通管制事故发生后,及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