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333874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方案为响应环保和绿色施工的要求,增强员工绿色施工、 文明施工意识,项目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北京市地标,针对本工程具体情况,特制订本方案。1 编制依据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4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2 环保与绿色施工专项措施2.1 防尘、防噪、防遗洒管理制度成立由项目部为首的“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贯彻执行有关环保工作的文件精神。组织领导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定期召开“项目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环

2、境保护管理组织机构体系图如下。现场成立“安全消防环保纠察组” ,按照有关要求对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并检查落实情况。技术负责人在工程开工前编制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及环保管理规定,明确管理人员职责, 并依照管理规定定期进行检查、 整改。发现有不符合环保管理规定的现象,应立即进行制止,进行纠正。在项目开工前,项目部组织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情况提出评估报告,就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施工环境、施工人员生活等各个方面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降低影响应采取的对策, 提出建设性方案,指导今后整个

3、工程建设,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提高环保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对施工方案的会签、施工材料的选择、施工合同的签订、施工工艺的制定等所有项目建设的环节中, 增加环保审查程序, 凡对环保有不利影响或有潜在的隐患的,坚决予以拒绝,不得使用或采纳。所有参加施工的单位, 在开始工作前开展学习、 宣传环保意识,通过目前的环保重大事项, 提高作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宣传项目采取的环保方案、措施,提高环保意识。2.2 防尘、防噪、防遗洒专项措施防尘措施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所有

4、废弃物将被送到许可的再生工厂。施工垃圾搭设封闭式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到地面,杜绝将施工垃圾随意凌空抛撒。在垃圾道出口处搭设挡板,现场不得堆积垃圾,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要洒水,防止扬尘。2、施工现场设环形混凝土路面,出口处要与已有道路衔接;路面设专人维护,保持清洁。基础及雨季施工期间,在施工现场出口处设车辆清洗冲刷台, 车辆清理和冲洗干净后方可出现场,运输车驶出要保持车身清洁,混凝土罐车每次出场前应清洗下料斗。清扫施工现场时,要先将路面、地面进行喷洒湿润后再进行清扫,以免清扫时扬尘。当风力超过三级以上时,每天早、中、晚至少各洒水一次,洒水降尘应配备洒水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3、土方工程施工时,主

5、要采取淋水降尘措施,现场存放的土方用绿色密目网覆盖。4、结构施工中采用喷淋设施,防止施工中产生的尘物污染环境。5、施工现场的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入库存放,库房应封闭严密。在使用、运输水泥、白灰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时,要做到轻拿轻放文明施工,防止人为因素造成扬尘污染。2.3 防噪措施1、建筑施工场地噪声限值见下表。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分贝)白天夜间土方开挖、回挖掘机、打夯机、翻斗车7555填混凝土罐车、地泵、振捣棒、结构阶段钢结构施工磨光机等小型机7055械、电锯等装修阶段电锤、电锯手持电动工具等65552、施工现场每月进行一次噪音监测,测点选在距现场围墙 1 米处,现场设四

6、个监测点, 布置在场地北侧东西两头, 设专人做噪声监测并做记录,接受社会监督。 噪声测量数据必须要原始、公正、有效、严禁伪造数据,数据在记录时字迹要工整。3、严格控制强噪声作业,施工现场在使用混凝土输送泵、电锯等强噪音机具前,采取隔音棚或隔音罩进行降噪封闭、遮挡,现场混凝土振捣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 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钢筋和钢模板。4、人工传递架子管时要轻拿轻放,禁止向地下抛架子管和扣件。搭设时禁止用力敲击架子管。5、钢材、钢筋进场时的装卸必须用吊车装卸,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噪声;避免对钢构件的砸和敲击产生噪音。6、在制作和设计模板时,使用电刨、电锯时,设置隔音棚,保证在正常的施工时间内最大

7、程度的降低噪声危害。7、振捣时采用低噪音振捣棒,尽量避免振击模板,以减少噪声。2.4 防遗洒措施1、油料、化学品贮存要设专用库房;一律实行封闭式、容器式管理和使用,施工现场固体有毒物用袋集装, 液体物采用封闭式容器管理;尽量避免泄露、遗撒;化学品及有毒物质使用前应编制作业指导书,并对操作者进行培训;有毒物质消纳找有资质单位实行定向回收。2、垃圾、渣土等的运输车辆如有遗撒,应马上清理干净。3、模板施工时,涂刷脱模剂时,防止泄漏,以免污染土壤。4、混凝土施工中,在车辆上料过程中,洒在车身上的各种骨料必须清理干净,以免遗撒在运输道路上。5、装修施工中,油漆、涂料等化学品施工操作时,严禁遗洒。6、架子

8、管涂刷防锈漆时,在其下垫塑料布,以免滴下的油漆渗入地下。在工作面上刷防锈漆时,保证油漆不形成流坠现象。架子管除锈统一在操作间进行,将除下来的铁锈粉末集中处理。2.5 绿色环保措施推广采用“绿色材料”在建筑工程物资采购过程中,选择绿色、环保、节能产品,对于进场的建筑工程物资, 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器具、设备等进行有害物含量检测,符合标准的物资方可在工程中使用。在施工中,采用科学环保的施工方法、工艺进行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害环境的因素发生, 从始至终充分考虑环保及人文要求,从源头实现绿色、节能的效果。临设工程中推行“绿色设计” 、选用“绿色产品”、实施“绿色施工”1

9、、本工程场外的生活区、场内办公区的建筑物如宿舍、食堂、厕所、服务设施、办公室、仓库、警卫室等,采用可易于拆卸、能再生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与保证产品性能的活动房屋;选用环保的水冲式厕所、采用太阳能技术,解决生活热水问题;民工食堂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设专人负责定期掏油,以防污染。2、在生活区的建设规模上,进行科学计划、安排,根据施工高峰与低潮的变化, 合理设计生活区容纳人员的数量,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解决作业人员的生活问题, 尽可能减少生活区的规模, 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行场区绿化设计,大力开展绿化植树活动,建成绿化先进工地。在充分研究项目设计情况后, 结合施工期间的场地使用情况及今后的园林、绿

10、化设计,对整个项目施工期间的场地绿化进行设计,一进场就开展绿化植树活动。 达到既满足施工的正常使用要求,又使整个场区成为环境优美、草木繁盛的绿色工地。2.6 夜间施工管理措施钢材、钢筋进场时的装卸必须用吊车装卸,并轻拿轻放,避免产生噪声;钢筋加工使用砂轮切割机切割钢筋时, 必须在隔音棚里进行。钢筋绑扎及安装钢结构时, 一次绑扎、吊装成型到位, 避免修整,避免对钢构件的砸和敲击产生噪音。模板运输时轻拿轻放。模板调整时,不要过度敲击,避免损坏模板及其附件和造成大的噪声。模板加工必须在封闭的木工棚内进行。地泵必须设置隔音棚。振捣时采用低噪音振捣棒,尽量避免振击模板,以减少噪声。混凝土运输车辆应保证车

11、况良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出很大的噪声。车辆经过居民区时,应减速通过。人工传递架子管时要轻拿轻放,禁止向地下抛架子管和扣件。搭设时禁止用力敲击架子管。在材料堆放场清理材料时,应轻拿轻放。2.7 饮食、卫生、防病、防疫措施成立施工现场卫生防疫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现场和民工生活区流行病疫预防和控制。应根据季节变化的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要做好流行性感冒、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流行疾病的防控。施工场区的管理:施工场区内设置一定数量的绿化面积,保持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环境清新美丽。保证场区道路通畅无积水。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筒,并有专人每天负责清理。民工宿舍的管理:民工宿舍将保证足够的生活空间及必要

12、的生活设施,宿舍高度不低于2.5m,面积不低于2m2/人,每间宿舍不超过 15 人,并备齐被褥、衣架、脸盆等必要的生活用品。宿舍内夏季应将开启式窗户打开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安纱扇防蝇,冬季配备取暖设备,保持室内正常温度。食堂的管理:职工食堂和外施对食堂应设在上风向,地势较高,室内通风良好,排水通畅且距离厕所30m以上的地方。食堂建成后,需取得当地卫生防疫部门颁发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火。炊事员每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合格方可上岗。食堂内各种器具、主副食品不准直接接触地面,各种食品必须生熟分开,各种器具、机械、盖布应干净卫生,无不洁、生锈、霉变、油垢及残渣。菜墩、案板、刀具、容器等应生熟分

13、开,并有明显的生熟标记。厕所管理:施工现场和生活区的厕所建成水冲式,厕所屋顶、墙壁严密,门窗齐全有效,并有专人负责打扫,保持厕所卫生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饮用水管理:职工饮水由现场饮水站提供开水。夏季供应清凉饮料或绿豆汤。民工饮用水由专门的饮水站提供。2.8 扰民与民扰管理措施因附近有居民居住,因此对现场的噪声、扬尘要求较高。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一问题,势必会影响到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防止扰民措施噪声是扰民的重要问题。 首先是要严格按照北京市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我公司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规定。夜间 8 点以后禁止施工。其次我公司是全国通过 ISO14001 环境国际认证的单位之一,并建立了一套针对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管理体系。 施工现场将采用隔音设施对工作面进行围挡, 能有效降低施工噪声, 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民扰和扰民的事件的发生,降低粉尘、噪声对附近居民的环境影响。扬尘也是施工中需要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防止扬尘, 需定时派专人在现场进行洒水以防止扬尘。对民扰的处理措施办公区应设立接待室, 专门接待来访的人员; 对周边的居民提出的问题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同时也可以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施工的困难和防止扰民措施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