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汇编中医基础理论真题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332995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汇编中医基础理论真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汇编中医基础理论真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汇编中医基础理论真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汇编中医基础理论真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汇编中医基础理论真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汇编中医基础理论真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汇编中医基础理论真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基础试题来源:医学考试网 1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是 A五十二产病方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中藏经 E伤寒论 答案 C 2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 B黄帝内经、伤寒论、类经、难经 C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伤寒论 D黄帝内经、类经、难经、脉经 E素问、灵枢、神农本草经、中藏经 答案A 3 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A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B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D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4 中医精气神学说中“神”的含义是指 A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B人的精神意识C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 D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E以上

2、都不是 答案 A5 中医精气神学说的“精 ” 是指 A先天之精 B水谷之精 C气、血、津、液 D肾中所藏之精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6 阴阳学说较准确的说法是 A中医的经典理论 B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 C对立统一的世界观 D唯物论 E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 答案 E7 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 A量的变 B单方面的 C有条件的 D绝对的 E必然的 答案 C 8 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说明阴阳之间的 A相互转化B相生相克C相互对立 D互根互用 E消长平衡 答案 D 9 以下哪种情况最易说明阴消阳长的相互转化: A一种能量转变成另一种能量 B水变成冰

3、 C内转变为外 D云转为雨 E物质转化为精神 答案 E 10 根据“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法则,治宜: A热者寒之 B寒者热之 C壮水制火 D益火消阴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11 病先见持续高热,面红目赤,后突然见 肢厥面白,脉微欲绝,证属 A阳消阴长 B阳胜则热 C阴盛则寒 D寒极生热 E重阳必阴 答案 E 12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属于 A阴阳的互根 B阴阳的对立 C阴阳的转化 D阴阳的消长 E阴阳的相互制约 答案 C 13 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 A春夏重在保养阳气 B秋冬重在保养阴气C保养阳气的重要性 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 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答案 E 14

4、“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系失常 A互根互用 B消长平衡 C阴阳交感 D对立制约 E相互转化 答案 A 15 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扶正却邪 B泻实补虚 C调理阴阳 D却除病邪 E补益正气 答案 C 16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若土气不足,则 A木乘土,金侮土 B木乘土,水侮土 C木侮土,水乘土 D土乘木,水侮土 E土乘水,木侮木 答案 B 17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心火不足,肾水可乘之B木火刑金 C肝木乘土 D心火过亢,可以反侮肺金 E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 答案 D 18 按五行生克规律,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火为土之母 B金为木之所胜

5、 C水为火之所不胜 D木为水之子 E金为土之子 答案 B 19 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制定的治疗法 则以下哪种方法不妥 A培土生金 B培土制水 C泻心火以降肝火 D补金以生水 E火制土 答案 E 20 肝火犯肺,属于 A火侮金 B木侮金 C火克金 D火乘金 E金乘木 答案 B 21 金气不足,反为木气所衰,属于 A已所不胜,侮而乘之 B已之所胜,轻而侮之 C制已所胜 D侮所不胜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22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是指 A木乘土 B木克土 C土侮木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答案 A 23 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答案 D 24 按五

6、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答案 E 25 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答案 C 26 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苦则伤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答案 A 27 五味中入肝的是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答案 A 28 五味中入肺的是 A酸 B苦 C甘 D辛 E咸 答案 D 29 面色青,喜食酸味,脉见弦,可诊为 A肺病 B心病 C肝病 D脾病 E肾病 答案 C 30 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A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 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E以精气神为中心

7、的整体观 答案 D 31 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A脏腑的生理特性 B脏腑的病理特性 C脏腑的组织结构 D脏腑的功能关系 E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 E 32 素问五脏别论称为“实而不能满者” 是指 A脏腑 B五脏 C六腑 D奇恒之腑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33 除外下列那一项,均为五脏具有的共同特点 A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C可行气于腑 D实体性器官 E病则多虚证 答案 A 34 六腑具有的共有特点是 A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B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E为实体性器官,病则多虚证 答案 B 35 “命门之火”是指 A肺阳

8、 B心阳 C肝阳 D肾阳 E脾阳 答案 D 36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主血脉 B心主神志 C心脉相连 D心为阳脏 E心肾相交 答案 B 37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者,气之本 B心者,五脏之本 C肝者,罢极之本 D脾者,仓禀之本 E肾者,封藏之本 答案 B 38 肝主疏泄的功能,最主要是关系着 A情志活动 B调气机畅 C运行血液 D消化功能 E疏通水道 答案 B 39 症见恶寒、发热、鼻塞、咳嗽、气喘、 脉浮、其证属 A肺气失宣 B肺气虚弱 C脾虚及肺 D肺肾两虚 E肾气不足 答案 A 40 “决渎之官”是指 A小肠 B大肠 C三焦 D胆 E膀胱 答案 C 41 主持诸气,

9、总司人体气化的内脏是 A脑 B肺 C三焦 D脾 E肾 答案 C 42 下列那一项不是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A主气、司呼吸 B主宣发卫气 C主通调水道 D主动化水液 E主治节 答案 D 43 下列那一项不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A主统血 B主藏血 C主升清 D主运化水谷 E主运化水液 答案 B 44 肝主疏泄的主要作用是 A通调水道 B运行血液 C气机调畅 D情志活动 E津液代谢 答案 C 45 心和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血液生成和精神情志活动 B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 C血液运行和气机调畅 D血液生成和气机调畅 E精血的相互滋生、转化 答案 B 46 脾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资生、促

10、进 B先天和后天的相互转化、制约 C水液的代谢和气血的生成 D气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 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答案 A 47 肺和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B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 C气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 D气血的运行和气机的调畅 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答案 B 48 心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阴阳升降,相互既济 B动静结合,互为阴阳 C精血互生,精神互用 D心火上炎,肾水润下 E水升克火,生中有克 答案 A 49 肺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精液的生成和气机调畅 B精液的生成和呼吸运动 C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D水液的代谢和气机调畅 E精气的相互资生、促进 答案 C

11、 50 肝和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 B水液的代谢和气机调畅 C精血的相互滋生、约制 D精血的相互滋生、转化 E水液的代谢和呼吸运动 答案 D51 胃的特性之一是 A喜润恶燥主升 B喜燥恶湿主升 C喜燥恶湿主降 D喜润恶燥主降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52 脾有升清的功能,其“升清”是指 A宗气的上升与输布 B水谷精微的上升与输布 C营气的上升与输布 D卫气的上升与输布 E元气的上升与输布 答案 B 53 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生化作用的主要是 A卫阳 B肺气 C心阳 D胃气 E肾阳 答案 E 54 病人因生气后,觉胸胁痞满,恶心呕吐, 嗳气不舒,其证属 A肝脾不和 B肝气犯

12、胃 C肝气郁结 D胃气不降 E脾气虚弱 答案 B 55 症见腹部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 水肿者,常为 A肺胃两虚 B脾胃同病 C肝脾不和 D脾肾俱病 E肾、膀胱并病 答案 D 56 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 A脾与肾 B心与肺 C肾与肝 D肝与肺 E肺与肾 答案 B 57 先见大便秘结,继发喘咳胸满,多为 A阳明腑实 B胃病影响脾 C大肠病引起肺气不利 D大小肠俱病 E肠道津枯 答案 C 58 奇恒之府不包括 A筋 B脉 C骨 D髓 E女子胞 答案 A 59 水谷之海是指 A脾 B胃 C大肠 D小肠 E六腑 答案 B 60 “水火之宅”是指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答案 E6

13、1 疾病的发生归结到一点,这就是人体 A感受了外邪 B阴阳失调 C先天禀赋不足 D正气虚衰 E生理功能衰减 答案 B 62 中医学概念中的“气”是 A人体气血津液的总称 B人体的生理功能 C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和动力 D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63 气与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A来源与分布方面 B先天与后天方面 C功能与结构方面 D生化与运行方面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D 64 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65 元气的化生来源于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水谷精微 D脏腑之气 E肾精 答案 E 66 营气的生理功能是 A调节体温 B气化功能 C构成血液 D抗御病邪 E温煦脏腑 答案 C 67 化生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是 A先天之精 B津液 C水谷精微 D营气 E肾精 答案 C 68 脾胃之气属于 A元气 B卫气 C营气 D中气 E宗气 答案 D 69 运行于脉外而散行于全身的气是 A元气 B卫气 C营气 D宗气 E中气 答案 B 70 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气是 A元气 B卫气 C营气 D宗气 E中气 答案 A81 寒主收引是指 A寒性重浊粘滞 B寒邪损伤阳气 C寒邪阻滞气机 D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 E寒为阴邪,易伤下部 答案 D 82 湿邪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