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33184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顶进涵施工组织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施工组织设计5.1工程概述5.1.1工程概述萧甬线K22+920 新建2-9m立交桥箱身工程是萧甬线道口平改立工程之一,该桥为铁跨公2-9m立交桥箱身主体工程,内孔高5.6m,该桥位于直线段,与铁路成斜交,斜交角度为2.19度,桥长21.4延长米,南北U型槽各4.0延长米。该桥主框构及U型槽基底部分采用30*30厘米、长6.0米264根钢筋混凝土方桩加固。5.1.2工程地质2.1填土层,标高为4.582.48;2.2淤泥质粘土层,标高为2.481.68,土壤承载力=25kpa;2.3淤泥质粘土层夹极薄层粉土,标高为1.68-6.12,土壤承载力=50kpa;2.4粉质粘土层,标高为-6.1

2、2以下,土壤承载力=100kpa;5.2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5.2.1 编制依据 1.1上铁院萧甬线K22+920 2-9m立交桥箱身工程施工图纸。1.2工地现场踏勘及答疑内容。1.3工程招标承诺及工期要求。 1.4铁道部现颁规范、规则、标准。5.2.2 编制原则2.1强化管理,严格工艺,确保工程质量。2.2科学组织,优化方案,搞好科技推先。2.3刚化制度,细化措施,确保行车安全。2.4密切配合,加强协作,认真履约。5.3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及责任与权力、项目经理简历及资质证书、主要管理人员表5.3.1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安排我方将委派参加过浙赣复线和萧甬复线施工具有软基和桥涵

3、顶进施工经验、履约信誉好,质量、安全、工期有保证的中铁三局集团二公司萧甬复线项目经理部承担该工程的施工。经理部由经理和总工程师组成领导层,下设施工技术室、物资机械室、安全质量检查室、计划财务室、工程试验室、综合办公室。配属一个专业齐全的工程队承担本标段工程的施工。5.5 施工技术方案5.5.1施工准备接中标通知书后,我方将在3日内组织施工队伍和主要机械设备进场并做好各项施工生产准备工作及相关的临时工程设施,保证按建设单位确定的开工日期开工。 施工准备期内,我方将组织精干的工程技术人员,会同设计院完成技术交底、图纸审核、工程调查、施工放样等工作,确保按时开工。5.5.2施工技术方案该工程工期紧、

4、工程量集中、施工干扰大。施工难点是软土地基线路加固、桥涵顶进及压桩施工。一、施工总体方案1、采用箱身及U型槽整体予制,顶进施工方案。2、箱身及U型槽顶进就位后,施工桥面系及箱身内人行道。3、顶进工作坑选在线路下行线一侧,采用搅拌桩加固地基,工作坑周围采用两排搅拌桩加固并施打钢轨桩进行防护,人工辅助机械开挖土方,坑内设排水沟与汇水井,水泵抽水。4、线路采用D24m施工便梁加固,便梁支墩采用深基墩式,开挖支墩时采用工字钢梁进行加固。5、线路加固及箱身预制和顶进先行施工西孔,再施工东孔。6、施工顺序深层搅拌桩加固工作坑地基(同时施工便梁支墩)打钢轨桩开挖工作坑施工滑床板、后背箱体预制线路加固开挖部分

5、既有线下土方顶进回填恢复线路桥面系施工箱身人行道板铺设。5.6主要工程施工方法5.6.1深层搅拌桩 1.1定位:使机组到位、对中。1.2制备固化剂浆液:将固化剂浆液在集料筒中搅拌均匀,水灰比为50%,搅拌不得少于5分钟后,倒入盖有筛网的集料斗中,再次搅动,启动灰浆泵,输浆至喷头喷出,随即喷搅下沉。1.3喷搅下沉:启动搅拌机,放松起吊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滑道喷搅下沉至设计深度。1.4搅拌提升:轴头喷搅下沉至设计深度后,关闭灰浆泵,按额定的提升速度边搅拌边提升至桩顶面。1.5重复喷搅下沉:搅拌轴头提升至桩顶面后,随即启动灰浆泵,边喷边搅拌,下沉至设计要求的复搅深度后,再关闭灰浆泵,继续搅拌(不喷

6、),并下沉至设计深度,然后边提升边搅拌至桩顶面。1. 6移位:重复上述5个步骤后,即可进行下一个桩的施工,详见搅拌桩施工工艺框图。5.6.2 钢筋砼方桩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在预制场集中制作,基础压入方桩分两节预制(每节3m长底节及顶节各264根)。施工时,在混凝土中按要求掺加SN-II型高效早强减水剂,提高早期强度。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1.0吨小翻斗车运输,机械振捣方法。灌注时,混凝土由桩顶向桩尖方向连续灌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方可吊运。混凝土方桩采用吊车配合平板车运输。5.6.3 工作坑挖基 3.1采用两种加固方法:地基、坑四周及后背采用50深层搅拌桩加固,边坡采用钢轨桩防

7、护。深层搅拌桩施工采用专用的搅拌桩机。 3.2采用两台挖掘机进行工作坑开挖,自卸汽车弃运,边坡和基底辅助以人力施工,工作坑内设排水沟与汇水井,水泵抽水。 3.3 工作坑加固详图见工作坑加固示意图。5.6.4滑床板及后背梁 4.1滑床板及后背梁采用C20砼,滑床板平面尺寸为24.221.9m。 4.2滑床板配筋为纵向90根12mm钢筋,间距25cm;横向70根12mm钢筋,间距35cm;纵向钢筋插入后背梁50cm。 4.3为使滑床板顶面达到要求的平整度,采用跳格法施工,滑床板沿垂直于顶进方向每5.0m为一板,隔一板浇筑一板,最后补浇空余板块。滑床板顶面平整度为2m范围内的凹凸差不超过5mm。 4

8、.4 布置情况详见滑床板及后背梁纵断布置示意图5.6.5润滑隔离层当滑床板顶面干燥后,先浇一层柴油,然后浇一层石蜡油,厚约3mm。浇洒时,在滑床板长度方向每米挂一道铁丝作为石蜡油厚度的浇洒标准,每浇完一格及时用手板刮平,铁丝拆除后的槽痕,用喷灯烤溶整平,石蜡油凝固后,撒一层1.0mm厚的滑石粉,继铺一层塑料薄膜,接缝处压茬0.2m,并使接茬口朝既有路基方向,最后在其顶面抹2cm厚100号水泥砂浆。5.6.6 箱身预制6.1模板施工:内模采用6001500mm大块组合钢模板,外模采用3001500mm组合钢模板和组合钢支撑。两边墙均设14mm A3钢筋穿墙拉杆,顶板支撑排架及内墙面支撑采用钢管,

9、间距不大于1.2m,外墙面采用木支撑。6.2钢筋制作及绑扎:钢筋在模具上加工制作,现场绑扎,主筋接头采用对焊,利用与砼同标号的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6.3箱身砼浇筑:砼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第二次浇筑边墙至人行道高度,第三次浇筑部分边墙及顶板。砼采用拌和站拌制,加入SN-II型高效早强减水剂,砼输送泵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5.6.7线路加固7.1便梁支墩开挖采用工字钢梁防护。 7.2便梁支墩采用140钢护筒下沉支护,与打入7根直径18-20木桩连接成深基墩式支墩,详见D24米便梁沉井支墩及各部联接示意图。7.3便梁采用D24m施工便梁,便梁采用轨道车运输,吊车配合装卸,人工组装

10、。便梁组装时要加设绝缘垫片,保证轨道电路正常使用。详见西孔D24米便梁加固示意图、东孔线路加固示意图。5.6.8顶进作业8.1顶铁采用旧轨加工制作。加工制作时要根据总顶程统筹考虑,分节长度(同一截面段)要统一,保证与横梁密贴。8.2顶镐均匀布置,顶进前先对顶进设备进行调试,试顶过程中要对设备、滑板、后背和框架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按要求进行顶进作业。8.3顶进挖土,每次挖土进尺宜为3050cm,并随挖随顶,已挖好的开挖面不得长时间暴露,严禁超挖,同时挖土应与测量工作紧密配合,每完成一个顶程,就要进行高程和中线测量,以便随时纠偏。8.4顶进施工方法程序,详见顶进施工工艺流程图。5.6.9压入桩施工

11、 9.1预制箱身时,在框构底板前端(顶进方向),按桩间距预留3535cm一排压桩孔,以及在边墙上予埋固定工字钢的螺栓。9.2顶进施工前,对应压桩孔上方利用边墙及顶板设置压桩横梁,横梁由工字钢、预埋支撑螺栓、角钢、顶柱等组成,横梁上设置滑车,将19285液压千斤顶倒置固定于滑车上,搭设压桩平台。9.3压桩时,将千斤顶对准桩位,人工采用倒链立桩,利用传力柱调整千斤顶活塞面与压桩顶间距,实施压桩。框构顶进一个桩排距,压入一排桩,再顶进一个桩排距,如此循环,直至压桩完毕,详见压入桩施工工艺框图。5.6.10桥面系及附属工程 10.1桥面栏杆、电缆槽盖板均采用预制场集中预制,人工安装的施工方法。 10.

12、2桥两侧利用宕碴分层夯填,内燃蛙式打夯机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人工调整级配确保密实度。 5.6.11 附图1) 施工场地布置图;2) 搅拌桩施工工艺框图;3) 工作坑加固示意图;4) 滑床板及后背梁纵断布置示意图5) D24米便梁沉井支墩及各部连接示意图;6) 西孔D24米便梁加固示意图;7) 东孔D24米便梁加固示意图;8) 钢架支墩图;9) 顶进施工工艺流程图;10) 压入桩施工工艺框图; 5.7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开竣工日期 本工程拟定于2003年4月2日开工,至2003年6月30日竣工,总工期90天,其中列车施工慢行75天。各项工程进度计划 2.1施工准备:2003年4月2日

13、2003年4月4日 2.2工作坑深层搅拌桩:2003年4月5日2003年4月12日 2.3 工作坑开挖及边坡防护:2003年4月13日2003年4月17日 2.4西孔下行线路工字钢加固:2003年4月15日2003年4月16日 2.5西孔下行线开挖支墩:2003年4月17日2003年4月26日 2.6西孔下行线便梁加固:2003年4月29日2003年4月30日 2.7西孔上行线路工字钢加固:2003年4月27日2003年4月28日 2.8西孔上行线开挖支墩:2003年5月1日2003年5月11日 2.9西孔上行线便梁加固:2003年5月12日2003年5月13日2.10浇筑滑床板及后背梁:20

14、03年4月18日2003年4月20日 2.11西孔箱身预制:2003年4月21日2003年5月5日 2.12开挖西孔线路部分土方:2003年5月6日2003年5月13日 2.13西孔顶进、压桩、挖土:2003年5月14日2003年5月25日 2.14西孔回填:2003年5月26日2003年5月30日 2.15东孔线路加固开挖支墩:2003年5月14日2003年5月24日 2.16西孔桥面栏杆挡墙电缆槽:2003年5月25日2003年5月30日 2.17东孔便梁加固:2003年5月31日2003年6月2日2.18东孔箱身预制:2003年5月20日2003年5月31日2.19开挖东孔线路部分土方:2003年6月3日2003年6月10日2.20东孔顶进、压桩、挖土:2003年6月11日2003年6月23日2.21东孔回填:2003年6月24日2003年6月25日2.22拆除线路加固恢复线路:2003年6月26日2003年6月28日2.23东孔桥面栏杆挡墙电缆槽:2003年6月26日2003年6月30日2.24方桩及人行道板预制:2003年4月24日2003年5月19日5.7.3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5.7.4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5.7.5 施工封锁、慢行计划表5.8临时工程队伍驻地 项目经理部驻地慈城,在柯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