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选址及提升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330968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选址及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选址及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选址及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选址及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选址及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选址及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选址及提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选址及提升总部经济竞争优势研究Study on Multinational company regional headquarters local choice in china and enhance the headquarters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摘要第1章绪论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1.1选题的目的1.1.2选题的意义1.2相关概念的界定1.2.1跨国公司的概念1.2.2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概念1.2.3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特征1.2.4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类型1.3有关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国外研究现状1.3.2国

2、内研究现状第2章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的基本理论2.1波特钻石理论中的区位思想2.2早期跨国公司理论中的区位思想2.2.1垄断优势理论中的区位思想2.2.2产品周期理论中的区位思想2.3近期跨国公司理论中的区位思想2.3.1内部化理论中的区位思想2.3.2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区位思想第3章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置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3.1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具体原因3.1.1跨国公司方面3.1.2总部所在国及所在区域方面3.2地区总部选址的影响因素3.2.1人的因素3.2.2基础设施因素3.2.3市场因素3.2:4金融因素3.3案例分析一一以香港为例第4章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4.1跨国

3、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的发展进程4.1.1第一阶段1992年之前 4.1.2第二阶段1992年到1995年4.1.3第三阶段1995年至入世前后4.1.4第四阶段入世之后4.2中国各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现状4.3中国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存在的不足4.3.1外汇资本和金融管制问题4.3.2政策与行政法规问题4.4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我国的对策第5章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北京、上海的比较分析5.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址京沪两地的比较分析5.1人的因素5.2基础设施因素5.3市场因素5.4金融因素5.5小结第6章 结束语无参考6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在我国选址及提升总部经济竞争优势研究Study on Mul

4、tinational company regional headquarters local choice in china and enhance the headquarters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摘要现如今,跨国公司是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因素,它有力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在全球性经贸活动的协调、组织以及决策活动中,跨国公司总部以及各类型地区性总部起着决定性作用。判定某个地区是否在全球性经济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标志是该地区跨国公司总部以及下属地区总部的多少。公司自身的战略需求是跨国公司选址的首要因素,而在客观上与选址所在国家的经济战略存在一定程度的吻合

5、,因而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跨国公司选址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选址国的基础设施情况、市场环境、金融情况、人口环境等等。跨国公司对选址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不仅对城市就业、经济方面产生深远影响,也对城市空间划分、相关配套服务改善以及环境调控等方面有积极推动作用。在亚洲区域,中国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两地吸引了为数众多的地区总部的设立:在总数约6000家国外公司中,高达3600家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而香港地区的区域总部数量也达到了1000余家,同时有2200多家公司在该地区开设了地区办事处。中国的经济影响力随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而日益强大,这也影响着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越来越

6、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立亚洲区域总部,其数量至如今已多达百家。尤其是一线城市如北京和上海,聚集了相当数量的地区区域总部。北京和上海的经济特征均为外向型。北京是中国首都,而上海更是经济最为活跃的大陆城市。如何根据国外经验以及北京和上海自身城市特征,吸引更多国外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从而带动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帮助实现产业升级,成为现如今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国内外研究综述,主要是相关概念介绍,包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概念,及其内涵、类型以及特征等等;第二部分侧重于理论研究,主要讨论了跨国公司选址理论;第三部分为案例分析,首先分析选址相关的影响因素,继而以香港为例进

7、行实例分析;第四部分为现状分析,主要是从宏观角度明确我国在吸引国外公司入驻方面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最后一部分为总结,通过北京和上海的案例分析其吸引外国公司入驻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今后发展指明方向。关键词:跨国公司总部选址第1章 绪论21世纪是跨国企业的时代,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全球经济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影响。跨国公司的一大特征是全球性扩张,即在全球各区域设置大量下属分支机构。这些机构与选址国密切合作,使得企业活动范围大大扩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所在国的经济发展。这些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母国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客观上为地区经济合作作出了贡献。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

8、化进程中需要进行相应改变,其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如何进行区域总部的选址。跨国公司的地区总部承担着巨大的经济职责,通过协调区域内总公司产品生产与销售、物流调度、资金筹资、人才选拔与管理等方面影响地区性经营战略。跨国公司经济活动在我国快速发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吸引跨国公司来华经营,到本世纪初第一家跨国公司阿尔卡特投资有限公司,在我国设立地区总部,跨国企业越来越倾向于来华设立区域总部。第一章 将要讨论的问题主要有:(1)选题意义,即研究“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有何意义;(2)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主要讲述跨国公司和地区总部的概念,地区总部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地区总部选址问题的研究现状。1.1 选题目的

9、和意义1.1.1 选题的目的论文首先对跨国公司来华设立地区总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主要针对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发现其中需要改进之处,继而为有效利用地区总部发展当地经济提供建议。而相关的理论研究、比较分析与实证讨论,可推广之北京和上海之外的其它城市,为其发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提供帮助。1.1.2 选题的意义21世纪伊始,跨国企业来华发展已成为一种热潮,对其而言,在中国设立区域总部对公司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跨国公司运营成功的要素在于如何选择最有利的区域设置地区总部。对于中国城市而言,外国公司开设区域总部会直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发展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跨国公司设立在当地地区总部有深刻意义。基于此

10、,研究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的影响因素,继而设置有效的应对方案,是关乎所在城市经济繁荣的一项极具意义的课题。1.2 相关概念的界定1.2.1 跨国公司的概念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又称多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多国企业(multinational enterprise),全球公司(global corporation)。“跨国公司”一名由联合国于1974年定义,是由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专家小组在全面考察跨国公司的细节标准之后所作出的决议。从此,“跨国公司”名称沿用至今。跨国公司是一种大型的企业,包括三个主要特征。首先要具有跨

11、国性,即在多于一个国家内开设实体,而不论该实体的具体领域和法律形式的形式;其次要有一致性,即跨国公司有能力采取一致策略协同发展,而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最后,跨国公司的实体之间应有实质的经济联系,即通过股权等方式相互影响,共享资源、共同承担责任。11.2.2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概念跨国公司总部(Regional Headquarters/RHQs)概念定义多样。各国研究者根据侧重点不同,可将其定义分为以下四类:定义1:跨国公司是地区事务决策中心。这种观点由Schutte与1997年提出,他将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视为该地区的战略制定者,即为所辖区域内的各分部制定并行使各种战略决策。这种定义在功能上侧重

12、于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在所辖区域内的决策能力,而忽视了其作为组织者的协调能力。在结构方面,跨国公司层级明确严格,从公司总部到地区总部,再到所在国之间呈一种直线管理状态。定义2: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是地区事务一体化的协调者。持有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众多,包括Dunning和Norman(1983),大钱健一(1987),Aoki和Taehiki(1992),Kidd和Teramoto(1995),Lasserre(1996),Schutte(1997:1998),Lasserre和Sehutte(1999)等人。这种定义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含义:地区总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区域内相关国家的协调运作。例

13、如,Schutte(1998)等人的观点是,地区总部作为一个组织方,有两方面任务,一是横向任务,负责在区域内各国之间协调运作,二是纵向任务,负责与公司在总部之间的联络通信。第二层含义:地区总部协调总部与地区之间的战略部署。从上至下,协调总部与地区之间的全球性战略、区域性战略与当地战略。向下传达总部的全球性战略,向上反馈东道国的具体战略实行信息。Dunning和Norman(1983)等人将区域总部称为区域办事处(regional office),两者在含义上等价。他们认为跨国公司协调多个国家之间的运作,而区域总部作为母公司与子公司单位之间的联系者起着极为重要的协调作用。第三层含义:地区总部之间

14、的关系类似于公司之间的一种战略性同盟关系,这种同盟关系依赖于公司总部的协调运作。日本知名学者大钱健一认为:为了更高效地分配和使用全球资源、对抗竞争对手,地区总部之间相互协作,利用各自优势发展相应方向,共同作用完成某项职能,从而取长补短,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战胜竞争对手。从以上三层分析的角度看,第二种定义弱化了定义1中的决策作用,而重点强调了地区性总部在协调一体化方面的重要功能。定义3:定义3兼顾定义1与定义2,认为地区性总部是一种综合性子公司,既起到决策作用又起到协调一体化作用。持有这种观点的代表人之一是日本知名学者Mori(2002)。Mori的定义2虽然兼顾了地区性总部的协调一体化作用和决策

15、总用,但其忽略了在不同的地区总部存在的协调性关系。定义4:在以上地区总部相关定义的基础上,我国知名学者任永菊3对地区总部作了新的全面的定义。他认为地区总部有三个作用:决策、协调一体化与地区子公司协调作用。从而完整的地区性总部定义应由下述四个方面组成:(1) 决策者,为辖区内各部门发展提供决策;(2) 子部门协调者,统筹区域内各子部门之间的合作;(3) 地区与总部之间的协调者,在纵向上负责所在国与公司总部之间的协调运作;(4) 协作者,地区总部与地区总部之间是一种协同合作的关系。注意:作者下文中涉及到的“跨国公司在华的地区总部”特指以下三种地区总部:(a)大陆区域总部;(b)亚太地区总部;(c)大中华地区性总部。1.2.3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特征(一) 地区总部与公司总部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Lehrer和Asakawa(l999)等人将地区总部视为一种简化后的公司总部,其具有类似公司总部的功能,负责所在区域内的各项职责,包括筹集资金、协调物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运作,以及统筹区域性战略。地区总部类似于公司总部,但其中存在若干差别。从管理的角度,公司总部负责的业务范围涵盖全球,其职责体现为一种从属关系。而地区总部负责的范围相对较小,只负责其区域内的业务管理,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战略统筹和资源的协作,其职责既包括从属关系,又包括对等关系。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