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对接银行发言稿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32428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企对接银行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银企对接银行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银企对接银行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银企对接银行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银企对接银行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企对接银行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企对接银行发言稿(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政银企对接讲话 汇总】在“扩内需保增长 促和谐” 政银企对接活动上的讲话 糜君初(2009年 3月 11日) 同志们: 今天,市经贸委、市金融办、市银监局、市人民银行、市工商银行 及部分企业代表在这里举行“扩内需保增长 促和谐”政银企对接 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 步加强为中小企业服务,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 缺问题,确保我市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刚才,市工商银行胡伟 宜行长、部分企业代表和市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局等先后作了 发言,工商银行和 4家企业代表还举行了签约仪式,签订贷款发放 合同和银团贷款意向约 13亿元,同时还有5家与工行暂

2、时没有信贷 合作的企业也与工行进行了沟通。整体来看,今天这个银企对接活 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此,我要代表经贸委、代表今天的参会企 业对工商银行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问题,为了化解 这一难题,我市已连续多年举办银企授信活动。在当前金融危机的 大背景下,资金链是否稳健已成为企业的发展与生存的关键,深化 融资服务,促进银企合作更显尤为重要和迫切。面对这样一个形势 今天市工商银行在全市各家商业银行中,率先和我市的“五有一缺” 企业进行对接签约,应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充分显示了我市金融 部门积极贯彻国家货币信贷方针,全力以赴支持地方工业经济发展 的实

3、际行动,也切切实实反映了全市工业系统 2009 年持续、稳定、 健康发展的一种信心和希望。为进一步做好今年的银企合作工作, 作为全市经贸系统的综合部门,向全市银行、工业企业提几点建议 和意见:1、从银行层面上来讲,要优化服务,锐意创新,加快贷款资金到位 一是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做到“松贷 不紧贷,慎贷不惜贷,敢贷不乱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基本 面较好、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 营或财务困难的企业应积极给予有力的信贷支持。二是增加中小企业贷款的抵、质押方式,放宽抵质押品范围。金融机构要多运用中 小企业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

4、产进行质押性融 资,要大力推广贸易融资、保单质押、动产质押、以及其他权益抵 押的多种贷款方式,切实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三是加大金 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发适应中小企业经营发展和融资需 求特点的方便快捷的信贷产品,精简贷款流程,提高审贷效率,及 时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要。2、从企业层面上来讲,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积极争取银行支持。一要提高企业运行质量。企业要注重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创新,开 发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切实增强自身的盈利能力,增强金融机 构对企业投放信贷资金的信心。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过程中,既要 全力抓好生产和销售,同时要特别注意抓好应收账款的清收,从严 控制其上升幅度,确

5、保新增贷款的安全和有效运行。二要提高企业 的诚信度。企业要牢固树立诚信经营意识,营造“讲信用,重承诺” 的氛围。积极主动地与金融部门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共同研究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尽量消除影响放贷的不利因素,争取金融机构 更多的信贷支持。遇重大经营事项要及时与银行沟通,及时反馈信 息,定期反映生产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发展战略。三要 提高企业的资信度。企业要严格财务会计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融资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借贷关系,克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 性大的现象;有关财务要透明,不能做糊涂账或口袋账。对银行的 借款要严格按规定使用,把有限的资金实实在在用在企业的发展上 并自觉接受银行监督,

6、按时还本付息。另外,作为经贸委,我们将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企业和银行之间纽带和桥梁作用,积极做好配合和预警预测通报,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运行。总的来讲,今天的银企对接活动是对我市“五有一缺”企业加大扶持 力度的重要举措,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希望我们银行和企业都要 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进一步加大银企合作的力度,为我市实现“保 增长、促转型、抓复苏”的目标作出新的贡献。曹存正副市长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银企合作项目洽谈会是经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 会议,对于缓解企业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矛盾,进一步加强全市银企合 作,构建长期稳定的政、银、企沟通交流机制和平台,促进我市经济和金融事业共同繁荣,具

7、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前,市发改委、人行、各 有关银行和企业,立足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主动推动银企合作,积极 推荐和洽谈贷款项目,为这次会议召开作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取得了 比较理想的效果。会上,靳市长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几点意 见。.=J一、要正确认识当前我市经济运行和金融信贷投放形势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以加快发展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 局,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强力推动全市经济社 会发展,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年全市实现 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22.1亿元,同比增长15

8、.8%,增速居全省第 3位,是 1997 年以来 9 年中最快的一年,呈现出三次产业齐头并进 ,企业效益、 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的特点。同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一是工业发展速度加快。2005 年,全市全部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89.5亿,增长20.5%,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7.3%;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实现增加值136.5亿元,同比增长24%,达到“九五”以来最高水平, 工业增速在全省的位次也由2004年的1 7位,上升到去年的第9位,实 现了大的跨越。二是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全国工 业整体效益增速回落、全省增速趋缓的情况下,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经 济效

9、益整体水平逐月攀升。全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 216%, 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实现利润42.9亿元,居全省第7 位,同比增长66%;实现利税64.9亿元,居全省第9位,同比增长54.3%。 以上三项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重点企业培育成效显 著。去年,进一步加大了工业企业扶优扶强力度,着力实施重点工业 500亿上台阶工程,首战告捷,取得较大进展。65户重点工业企业完成 销售收入455.9亿元,同比增长36.5%,比年度目标高出55.9亿元,提 前一个月完成全年目标。在双汇、银鸽、华强、烟厂等企业快速健 康发展的同时,亿元企业发展膨胀较快,由前年的 38家发展到79家

10、, 新增41 家,增长1 倍以上;与此同时,小型企业培育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新增 35家,总体达到395家,一改1998年以 来限额以上企业数量年年递减的现象,开始出现增长势头。四是主导 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05年,全市食品工业完成增加值 87.3 亿元,同比增长26.3%,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 64%,拉动工业增长 13.9个百分点;造纸及纸制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同比增长l=iiml=iimimi=iim43.4%,拉动工业增长 3.3个百分点。两个行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408.4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 76%。五是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 成效。200

11、5年,全市新开工工业项目 7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 5个,工 业实际完成投资40亿元,占全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 40%,占“十五” 期间全市全部工业投资的 40%,金大地盐化工、新瑞玉米深加工、双l=i汇大豆蛋白二期、康师傅纯净水、旺旺等一批大项目拔地而起,并在 年前、年后陆续投产,大项目的建设调整了结构,激活了工业,增强了后 劲。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发展势头持续良好。止 5月底,全市限额以上 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 60亿元,同比增长22.5%,略高于全省平均 水平;1-4月份,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 225.6%,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 居全省第 1位;实现销售收入131.4亿元,同比增长 2

12、6.9%,实现利税 16.6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利润 11.5亿元,同比增长 45.3%。 我市经济之所以能保持高位健康运行,主要得益于近几年的较大投入, 这与市发改委、人行和全市金融系统所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去年 元月份我市第三届银企合作项目洽谈会召开以来,尽管国家继续加强 宏观调控政策,但各金融机构积极应对、顺应调控,千方百计筹措资金, 取得了明显成效。第三届银企项目对接会,拟发放贷款总规模 105亿 元,其中:合同贷款 48亿元,意向贷款57亿元,止05年底,实际发放贷 款 80.6 亿元,完成 76.7%。从各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情况看 :建行实际 发放贷款42亿元,完成138.6%

13、;工行实际发放贷款 9.2亿元,完成 31%;中行实际发放贷款 6.3亿元,完成37.4%;农行实际发放贷款 7亿 元,完成31.8%;农发行实际发放贷款 11.6亿元,完成430.8%;城信社 实际发放贷款4.5亿元,完成128.7%。工业项目拟发放贷款 51.6亿 元,其中合同总额13.4亿元,意向总额38亿元,实际发放贷款 36亿元,完成70%。另外,各商业银行充分利用银行信用增加票据融资,拓宽企 业融资渠道,累计办理企业贴现 17亿元。可以说,金融机构不懈的工 作和努力为解决全市经济的资金需求,特别是在缓解企业或项目建设 资金矛盾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l=i但是,站在全市宏观经济角度来看

14、,我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金融机构的 信贷投放形成的反差日益明显,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是投资 规模的急剧扩大与信贷投放增长缓慢的反差。止 2005年底,全市各 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 9.5%,而同期各项贷款余额比年初仅增长 5.9%,贷款增速低于存款增速近 4 个百分点。66 个重点项目贷款新 增11亿元,占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量的 20%,用于重点工业项目的中长期贷款只有 1.95亿元,占全市33个重点工业项目 21.3亿元投资完成量的9.2%。二是用于工业方面的贷款与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形成的反l=i差。去年全市工业实现了 20.5%的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24%的增 速,“十五”以来首次超过全

15、省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 537.6亿元,增长37.7%,而工业的短期贷款年末余额 24.5亿元,却比 年初减少4.2亿元,同期用于工业的贷款仅占 10%多一些。这一多一 少很难支撑全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推动作 用在弱化。同时投放的大部分贷款主要集中在一些效益好的大型企 业上,而中小企业贷款却非常困难。部分中小企业由于流资困难,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近期市发改委工业经济运行局对全市 60 家重点企 业流资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缺口高达 14亿元。形成以上两大反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有:一是国有银行上划l=i终身追究制,抑制了银行扩大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二是贷款

16、过度向个 别行业集中投放,挤压生产性领域贷款,多家金融机构在产业选择上过 多地集中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忽视生产性行业。在企业的选择上, 青睐于双汇这样的少数大型企业,冷落众多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三 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水平低。一些企业长期大量占用银行贷款而 且拖欠本息,导致信用环境恶化。一些企业虽然效益较好,但财务制度 混乱,不符合贷款条件,不能从银行得到贷款,企业发展只能挪用流资, 从而加剧流资紧张,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认真 研究,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化解各种矛盾,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二、要认真抓好本届银企对接会项目贷款的落实 为开好这次会议,从元月份开始,市发改委、人行就开始对全市投资项 目资金需求和重点企业流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收集汇总全市主 要建设项目向各商业银行推介,共推介主要建设项目 136个,总投资 264亿元,2006年计划投资94.5亿元,其中工业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