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案完美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323790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水》教案完美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水》教案完美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水》教案完美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水》教案完美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水》教案完美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水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阐发的人生哲理,力戒骄傲。2、学习对比的方法。3、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词语、句式和对比的方法,理解文中阐发的人生哲理。教法:1、自读、研讨,疑难处教师作适当讲解、点拨。2、利用内容和结构的特点,指点背诵的方法。3、指导学生理解、积累和正确使用成语“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教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学时学过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句登鹳雀楼。(背诵)“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辽远壮阔的山河图,气势宏大,笔意高远。后两句富有哲理: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启示:

2、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现实生活的确如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如果做井底之蛙,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只会贻笑大方。这个道理,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就已有阐述,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庄子的散文片段节选秋水。(板书课题) 二、作者介绍: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战国时代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城(河南商丘县附近)人,大约与孟子同时而稍后。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不愿和统治者合作。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

3、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庄子的思辨的哲学智慧常常令人神往。代表作庄子,现存33篇。庄子散文是战国中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

4、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翻译:庄子在濮水钓鱼,楚国国王派两位大夫前去请他(做官),(他们对庄子)说:“想以管理全国的重任相委任。”庄子拿着鱼竿没有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国王用锦缎包好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它是宁愿死去留下骨头让人们珍藏呢,还是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呢?”两个大夫说:“情愿活着在烂泥里摇尾巴。”庄子说:“请回吧!我要在烂泥里摇尾巴。”)三、整体感知,梳理语言知识。 1、通假字泾: 同“径”,直。 辩: 同“辨”,分辨,辨别。2、词类活用时:名作状,随时令,按时令。 美:形作名,美景。东行:名作状,向东。 少,轻:意动,认为少,小看;

5、 认为轻,轻视3、古今异义河: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于是:古义,在这时,这时候。 今义,表承接。至于:古义,到了。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 今义,我国一部分海域,即东海的北部。东面:古义,面朝东。 今义,东边。面目:古义,脸。 今义,脸的形状,相貌。大方:古义,深明大道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不吝啬;不拘束;不俗气 。 4、特殊句式闻道百(定语后置) 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我之谓也(宾语前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 5、固定格式: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示假设,译为:“不是就”。)6、重点词

6、解释泾流之大: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于是焉:语气助词。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顺流而东行:连词,表修饰。东面而视:连词,表修饰。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于”,被所) 8、成语1望洋兴叹:望洋,仰视貌,抬头向上看的样子。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2见笑大方/贻笑大方:让内行见笑。3大方之家: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之人。 四、理解思想内容。 讨论:这则寓言故事包含哪些道理?(启发学生敞开思路,大胆发表看法) 提示:下述观点都符合文意。1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贵自知之明;2

7、谦受益,满招损; 3自大由于无知; 4知耻近乎勇; 5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6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四、指导背诵 课文结构简单,层次清楚,可采用关系法背诵。先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第一层上有两句,第一句写黄河的壮阔,第二句写河伯骄傲自满。两句之间的连接语是“于是焉”。第二层也是两句,第一句写北海的广阔,第二句写河伯自愧弗如,也用“于是焉”组合。利用关系法把握语言结构,有利于背诵。还可采用排词法。课文用对比方法写河伯认识的前后变化。可提取、排列两相对照的词语:1河与海的比较;2河伯认识的变化。课后练习还介绍了问题法。所提的三个问题恰好针对三个内容要点,逻辑性强。运用此法掌握内容梗概,利于背诵。

8、 课上背诵练习:个人默记一两篇后,由老师带领集体背诵。集体背诵好互相提醒脑记耳听口诵可加强记忆。 五、布置作业。 1笔译全文。 2写读后感。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