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320382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注射胰岛素注意事项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有哪些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在长期应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正确保 存胰岛素,防止胰岛素贮存不当而发生腐坏,平时治疗时应学会自我 观察、自我记录,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应注意采取措施进行纠正。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需要再冰箱冷藏层保存,且不宜长时间储 存,使用中的胰岛素应放在室温下,选择阴凉干燥处放置,避免阳光 直射。短效胰岛素为无色透明的液体,而中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 和超长效胰岛素为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可如牛奶状。如果发现 胰岛素瓶底有沉淀物,或液体内有悬浮物,有一层冰霜样物体黏附在 瓶壁上,提示胰岛素可能发生变性,失去疗效或剂量不准确,不应再 继续使用。日常生活中应

2、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结、皮肤损坏、炎性渗出, 必要时应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自备血 糖仪,定期对于空腹和餐后血糖进行测量,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并自 己建立记录,以便作为复查时医生调整胰岛素用量的依据。患者在注 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可立刻进食淀粉类食物,严重者可以 进食糖果或喝糖水。如果仍不能缓解,应及早就医。不少糖尿病患者为方便,经医生指导后常自行注射胰岛素控制病 情,却不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实际上,注射胰岛素大有学问,糖尿病 患者不妨先学习。1、注射前充分消毒一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前应对注射部位的 皮肤进行彻底消毒,一般选择碘伏,待碘伏完全挥发再注射可预防刺 痛

3、。2、避免同一部位多次注射一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 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注射时应避免在同一部位多次注射,可经常轮 换,避免产生硬结和脂肪肉瘤。3、注射时间与注射部位统一一在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可以降 低血糖波动性,确保吸收速度和吸收率一致,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 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等。4、根据药效选择合适注射部位一皮下组织的厚度直接影响胰岛 素的吸收速度、吸收率,使用短效胰岛素或短效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 时,一般选择皮下组织相对较薄的腹部和上臂,中长效胰岛素要求缓 慢吸收,最合适的注射部位就是皮下组织较厚的臀部或大腿。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24次控制血糖,

4、有些 患者经过长期的胰岛素治疗出现局部皮下硬结,皮肤感染,疼痛增加 等情况,很多患者因此考虑放弃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些都是由于没有 正确选择胰岛素注射部位而导致的。胰岛素的常用注射部位包括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臀部等, 其中腹注射胰岛素吸收最快,臀部注射吸收最慢,肢体介于二者之间。 可以根据距离吃饭的时间选择注射部位,如果吃饭提前可选择腹部注 射;延迟可选择臀部注射。由于患者频繁的注射胰岛素会导致皮肤损伤,如果在同一位置多 次注射,可以导致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受损,出现皮肤硬结、局部疼 痛、皮肤感染,不但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正 确的注射方法是将常用注射部位分区后交替注射,以

5、腹部为例,可以 将腹部皮肤以肚脐为界分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四个区,每个注 射区域再以2平方厘米作为一个注射区。注射时应按照顺序在四个注 射部位选择不同的注射区域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同一部位的反复注 射,可以使注射部位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自我修复。一、每日胰岛素用量:1、按空腹血糖估算:(u) =空腹 血糖(mmol /L)X18-100X10X体重(公斤)X0.62100022 100为血糖正常值(mg/dl) X 100为mmol转为mg / di的系数X 1 0换算每升体液中髙于正常血糖量X0.6是指全身体液量为60% 2 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2是指2克血糖使用1u胰岛素为避免 低

6、血糖,实际用其1/2至1/3量。2、按24小时尿糖估算:病情 轻,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阀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给1u胰岛素。3、 按体重计算:血糖髙、病情重,0.5 0.8u/kg (公斤);病情轻, 0.4 0.5u/kg(公斤);病情重,应激状况,不应超过1.0u/(公 斤)。4、按4次尿糖计算:无糖尿病肾病,肾糖阀基本正常,按 每餐前尿糖定性“ + ”多少估算,一般一个“ + ”需用4u胰岛素。5、综合估算:人体内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较多,个体差异较大, 上述计算未必符合实际。故应综合病情、血糖与尿糖情况,先给一定 的安全量,再依病情变化逐步调整。二、怎样分配胰岛素用量:根据上述估算,每日三

7、餐前15 30 分钟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分配。早餐前体 内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较多,胰岛素用量宜大一些。短效胰岛素 作用髙峰时间为24小时,午餐前胰岛素用量最小。如果睡前不用 胰岛素(晚餐至次日晨再用),晚餐前胰岛素用量应比午餐前大。 如果睡前要用胰岛素,则晚餐前胰岛素用量要减少,睡前用量更少, 以防夜间低血糖。三、怎样调整胰岛素剂量: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 3天后,根 据病情、血糖、尿糖进一步调节胰岛素用量。1、根据4次尿糖定性 调整:只适应于无条件测血糖且肾糖阀正常者)依据前3 4天的4 次尿糖定性进行调整:早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 岛素用量依据晚餐前尿糖,晚

8、餐前胰岛素用量依据睡前或次日晨尿糖(或当日晨尿糖)。2、根据血糖调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 尿病及肾糖阀不正常的病人,应根据三餐前与睡前的血糖值调整胰岛 素用量。从短效胰岛素变为30R胰岛素的剂量计算:日总剂量不变, 将2/3的日剂量放在早餐前,1/3的日剂量放在晚餐前。糖尿病社区护理糖尿病是一个慢性、伴随终生的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 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其患病率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髙、人口老化、 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因而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走进社区已成为 趋势,通过卫生宣教、心理护理、体育锻炼、饮食疗法、药物治疗及 护理最大限度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 需要

9、,使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髙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上 升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长期患病可引起很 多并发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是一 种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基本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治疗、 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测五项内容。其中糖尿病护理贯 穿于这五项内容,成为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 护士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diabe tesMelli tus,DM )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胰岛素绝 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糖、蛋白质、脂 肪代谢异常的

10、一种累及全身,需终身治疗的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 疾病,以慢性髙血糖为主要特征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髙和 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 分泌代谢性疾病,长期患病可引起心、脑、肾、下肢等脏器的血管病 变,并最终导致髙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性肾病及下肢麻木、坏疽的 严重后果。同时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2。治疗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及自我监 测五项内容。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生活医学模式转变,护理 指导已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3。通过护士对糖尿 病患者或家属进行饮食、运动指导、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以及

11、日 常生活指导,使患者的尊医率提髙,减少了因疾病对生活工作的影响, 提髙了生活质量。由此可见护士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起非常重 要的作用。护理措施综述如下:1、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提髙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健康 教育能改变患者对健康的态度,增强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帮助实现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从而延缓疾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发生。对使 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使患者明确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病理及危害。(2)使患者接受患病现实,承认自我保健的责任。(3)使患者能正确测量尿糖和血糖,正确进行胰岛素注射。2、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饮食治疗的目的

12、是控制 血糖,合理控制热能,维持健康,维持正常体重,减轻胰岛素负担。 因此使糖尿病患者能够主动地配合,自我照顾和管理好饮食,可以更 好地提髙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碳 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每日所需的饮食总热量,成人在休 息状态下每千克标准体重给予105126 kJ,标准体重(kg)二身髙(cm) -105进行估算。碳水化合物占45%-50%,老年糖尿病患者每日 副食量:鸡蛋1个,烹调油1520g,瘦肉100g,豆制品80100g, 牛奶250g,盐58g,新鲜蔬菜500g,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 西红柿、黄瓜、菜瓜等,每100 g食品糖含量在5 g以下,

13、又富含维生 素,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脂肪占30%,蛋白质占 10%-20%。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等。每日食盐不超过6克,不宜 吃油腻及胆固醇髙的食物,多吃蔬菜,多饮水,戒烟酒。做到定时定 量。三餐热量分配应按照早餐1/3,午餐1/3,晚餐1/3,或早餐1/5, 午餐2/5,晚餐2/5的比例分配。3、运动护理运动是糖尿病基础治疗方法之一。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使轻型糖尿 病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可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控制血糖。改善 心、肺功能,消除紧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适当的运动也可促进血 中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血液循环,帮助肌肉保持弹性,同时减轻胰岛 素或降糖药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

14、的发生6。做好运动护理的目 的是防止发生运动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运动遵循的四大原则:循序 渐进,全面发展,因人而异,持之以恒7。不宜突然中止,出汗过 多时及时适量补水,注意保暖以防感冒,对使用胰岛素患者,胰岛素 应注射非运动部位,以免吸收过快产生低血糖。运动形式应根据患者 的年龄、体质、习惯以及糖尿病类型进行选择,每周运动3-4次,每 次30-40分钟,如散步、快走、骑自行车、打太极拳、做操、球类运 动等8。运动应在餐后1小时进行,尤其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最为适 宜9。糖尿病并发坏疽、严重冠心病、眼底出血、严重糖尿病肾病 等不宜运动。4、药物护理合理饮食和运动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就需要药物治疗。嘱

15、患者 应在医生的协助和指导下用药。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及用 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1) 口服药磺脲类:副作用:低血糖反应、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皮疹和 皮肤瘙痒,餐后半小时服药,如格列喹酮、优降糖。双胍类:副作用:胃肠道反应、乳酸性酸中毒、偶有过敏反应, 餐中或餐后A葡萄糖干酶抑制剂:副作用:腹胀、腹泻等。与第一口饭嚼服。 如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副作用:肝功能损害,空腹口服。如罗格列酮。(2)胰岛素:用于病情较重或伴有急慢性并发症,口服降糖药无 效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应在2-81冰箱内保存,避免受热、光照、 冷冻。短效胰岛素应在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应 在早饭前

16、1小时皮下注射。注射部位:腹部两侧、双上臂外侧、大腿 前外侧。副作用:主要是低血糖反应,局部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硬结。5、低血糖的护理低血糖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与进 食量不够、运动量加大、药物剂量不准确有关。症状有出虚汗、乏力、 饥饿感、头晕、心慌、心跳加快、双手发抖、手足和嘴唇麻木或刺痛、 视力模糊、脸色苍白、昏睡、肢冷、严重者出现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低血糖发作对人体身心健康,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损伤,一旦 出现低血糖,应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迅速补充葡萄糖。立即给予任 何含糖较髙的物质,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60ml是低血糖抢救最常 用和有效的方法。低血糖预防:应让患者掌握所用药物的作用髙峰时 间,勿擅自改变降糖药的药量,保持药物、饮食、运动三者之间相对 的恒定。保证饮食定时定量、营养均衡、避免空腹及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