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总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319453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总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课题研究总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课题研究总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课题研究总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课题研究总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总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总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研究总报告2012-04-21 09:16:32|分类: 论文 课题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莱芜高新区滨河小学【摘 要】我校是一所新建学校,来自四所老校的学生行为习惯差,素养低;教师水平差异大;学校面临问题多。我们认识到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都离不开课堂,课堂是师生相长共生的沃土。为尽快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养,促进教师授课方式的转变和专业成长,实现学校的跳跃式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选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进行研究。该课题被列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

2、”规划2008年度规划课题。于2008年4月开始筹备,同年6月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于2010年6月结束,历时两年,分启动、初步、深入、总结等阶段进行。两年来,在教科所、教研室各位专家精心指导下,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下,经过课题组老师辛勤的工作,艰苦细致的探索,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一、课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的学科教学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新课程,新理念的推进中,教学是而且

3、永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落实新理念,推进素质教育的主渠道。研究课堂教学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在日常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学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时下,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课业负担过重,固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但是从教育内部来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教学效率与课业负担是一对孪生兄弟,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课业负担相对较轻;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课业负担则必然加重。新课程改革强调“建设轻负高

4、效课堂”,其实质就是减少直到消除无效的教学时间,最大程度发挥课堂教学功能与作用,减轻学生学习的强度,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的效率,达成育人目标。但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与传统课堂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之间有一个承递关系,新课堂脱胎于传统课堂,或者说是传统课堂的革新与发展,在此变革中,由于受长期以来陈旧观念与思维定势影响,教师们观念更新需要一个过程,各种教学方法及技术运用也有一个实验过程。因此,新课堂上会现出传统课堂的积弊,也会有追求新意的浮躁,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有的教师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高耗低效”的问题,教师越教越苦,学生越学越累。究其原因:一是课堂教学不优化,有的教师备课时间不充分,

5、弄不清本课教学目标,上课抓不住重点,课堂教学随意性大,或面面俱到,主次不分,知识点分散,重点不突出,难点突不破;二是有的教师受旧教学习惯的束缚,没有从陈旧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教学中按预设计划进行,由教师全程控制,教学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与体验,教学方法刻板与单一,运用教师逐步设计为主的学习形式,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课堂上缺乏生机和活力;三是教师在新课改的认识上出现偏差,导致一些困惑,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一些误区。有的教师淡化“教者的主导性”,完全放手让学生无目的地去读书去发言,没有相应的指导、检查与反馈,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放任自流”;有的教师认为新课改

6、就是要“少讲”甚至“不讲”,就是要多问学生,于是教学从“满堂灌”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满堂问”;有的盲目追求“信息化”,注重课件的“装饰”效应,不注重教学效果。用课件演示代替学生的亲手操作,代替学生的实验和情感体验,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自主探究;有的教师不顾教学实际效果,片面追求“热闹”与“花哨”的课堂形式,无论大课小课、大问题小问题,甚至一些毫无价值的问题,一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讨论时个别优生讲,大多数学生当听众,有的学生讨论聊天说笑话,有时看起来争执不下的讨论场面其实偏离了教学主题,背离了课堂出彩的初衷,远离了课堂教学的实效和本真。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失去了教师和学生生命价值的依托,也失去了课

7、堂教学核心的生长性质,使课堂生活变得暗淡无光,缺乏生机和活力。“重负低效”的课堂教学已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严重阻碍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严重影响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地、充分地、自由地发展。我校是一所新建学校,2007年11月开始运作。来自四所老校的学生行为习惯差,素养低;教师水平差异大;学校面临问题多。如何尽快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学校的跳跃式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了当前急需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我们认识到,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都离不开课堂,课堂是师生相长共生的沃土。一句话,发展先从课堂始。为此,我们选择“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课题进行研究。2.

8、课题内涵的阐释(1)“教学”:一般意义上,教学是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统一活动,它包含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本课题所讨论的“教学”主要是指教师课堂教学中引起、维持或者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2)“实效性”就是指人们做一件事情,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达到预期目标,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本课题所讨论的“实效教学”侧重于教学行为的范畴。所谓“实效”侧重指单位时间内学生素养在课程标准意义上获得的发展与进步。其相关标准如下: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师目中有“人”,教学有对象意识,能因材施教;有“全人”概念,教学旨在努力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教学有时间与效益的观

9、念。教学目标尽可能具体明确,其达成度力求能够检测,以体现教学效益的优劣;反对简单的量化和过于量化。关注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品质。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追问“什么内容是学生素养形成最基础的因素”、“什么样的教学是最有实效的教学”、“同一教学内容的处理在众多的选择中是否有最佳路径”对新课程背景下的地域教学形成基本的准备、实施、评价策略。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实效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

10、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生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讲效益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学的优劣也应从效益角度来衡量。据此,我们提出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方案。本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有效教学的理念,以有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追求教学的实效,最终落实在学生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成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分析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为抓手,重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价值观,

11、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策略,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课题研究对“重负低效”课堂教学进行归因分析,针对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及应对策略。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立足于学生自主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建构“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有效求实效,达到简简单单教,快快乐乐学的目的。一句话,就是要解决课堂教学“重负低效”的问题,追求课堂的真实和实效,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促进学生和教师长远的发展。3.课题研究的意义实效教学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其一,为学校成为知名学校提供参考。学校作为一种组织,如何改善过程绩

12、效,提高组织效能,实现组织目标,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而众多研究结论表明,学校实效性依赖于教学的实效性,学校要想成为有效或优秀学校,首先必须做到教学有效。因此,实效教学研究将为学校成为知名学校提供参考;其二,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素养;其三,可以了解我校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现状,提高老师对实效课堂教学必要性的认识,提升教师的理念。其四,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本课题研究针对我校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现状,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实效教学策略,探索实效性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指导。因此,本课题研究,是现实的需要、改革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对推进素质教育

13、,形成和发展学生素养,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打造学校品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理论依据课堂教学的实效源于教学的有效。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现在比较有影响的教学理论与模式,如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克拉夫基的“范例教学”,维果茨基的儿童最近发展区和最佳教学阶段学说,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说等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教学有效性的探寻。1.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实际上是指教师有效组织教学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教师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通过对最优教学方案的选择和安排,争取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

14、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可能的结果。这就是教学过程最优化。其四条最优化标准是:(1)在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以及某种个性特征方面,在提高品德修养方面,取得最大的可能效果。(2)师生为取得一定效果只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3)师生在规定时间内,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只耗费最少的必要精力。(4)在规定时间内达到一定效果只花费最少的经费(与标准开支相比)。2.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他们把新信息和现有的旧知识网络联系起来。学生通过积极建构学习新知识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为了促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他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必须用当前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

15、新的信息,并且在新信息与旧的知识经验不一致的情况下,解决这些矛盾或差异。其中认知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被动地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习必须主动,主动建构实现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建构、主动学习。根据这种教学观,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形成理解。3.学习促进型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帮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教师被视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同时,教学是一

16、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教学应特别重视课堂对话。教学既被视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被视为促进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从这种教学观来看,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在一事实上的教学投入内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更理想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教学。4.发展性教学观认为:教学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即如赞可夫所说的那样“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而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根据这种教学观,有效教学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整合或发展的教学。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崔允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允漷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