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 数学上册 错题集及分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317650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 数学上册 错题集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 数学上册 错题集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 数学上册 错题集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 数学上册 错题集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 数学上册 错题集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 数学上册 错题集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 数学上册 错题集及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人教版精品教学资料小学数学错题:第一周:1、3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零六 三千万四百零六分析原因:学生刚接触亿以内的读数,对数位顺表还不是很熟,顾上了万级,却顾不了个级。特别是零出现很多个的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写错。纠错措施:让学生记住数位表,并分级读数。改正:300000406读作:三千万零四百零六2、一百万有10个(1千万)。分析:学生没有仔细读题,想当然以为是10个一百万是多少。改正:一百万有10个(十万)。第二周1、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万零一百美元。写作:(1000100)分析原因:学生对写数的方法还不够熟练,没有分级再读,不够仔细。纠错措施:让学生对文字也进行分级,找

2、到万字,再写数。改正:服装厂去年出口创汇一千万零一百美元。写作:(10000100)2、三个“8”分别表示8个千万、8个十万、8个千的数是( C )。 A. 83688000 B.80848400 C.800808000分析:学生没有分级就从高位开始看起,导致错误。改正:B第三周1、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写作( 50000005000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分级写数,导致漏了一个0。纠错措施:让学生熟记数位表,左起右起都能记住。再按数位写数。改正:5个千亿和5个千组成的数写作( 500000005000 )。2、89003907990亿 里可以填的数是( 9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理解题意,

3、可以填的数不是唯一的。纠错措施:让学生明白省略的尾数是那一部分,最高位是什么,再判断填什么数。改正:89003907990亿 里可以填的数是( 59 )。第四周1、一个蛋糕长5厘米,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那么,(1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分析原因:学生对20个蛋糕排成一排长100厘米,就是1米的意思不理解。纠错措施:帮助学生理解第二条信息的意思,知道排成一排1米需要20个蛋糕 ,那么排1千米需要1000个20。改正:那么,(20000)个蛋糕排起来是1千米。2、 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纠错措施:画两幅图,一幅是从同

4、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另一幅是从两个点引两条射线,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角的含义。改正: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第五周1、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分析原因:学生把角的概念忘记了,角是由一个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角,而直线上没有点,也就不存顶点。纠错措施:让学生回忆角的概念,用概念来判断正误。改正: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2、 画120的角。分析原因:学生把“0”刻度线和射线对齐后,直接找120,没有从右边找起,所以把60当成了120。纠错措施:让学生找到射线所对的“0”刻度线,再从0开始找120。改正:第七周1、 16060=960 1 6 0 6 0 9

5、6 0分析原因:学生对“因数”中有几个零中“因数”一词的理解不到位,漏数了一个零。纠错措施:提醒学生要看两个因数中的零,不能漏掉。改正: 16060=9600 1 6 0 6 0 9 6 0 0 2、 20567=1675 2 0 5 6 7 1 7 5 1 5 0 1 6 7 5分析原因:学生对因数中间有0 的计算方法忘记了,把0漏乘了。纠错措施:一要学生学会估算,可以知道积的范围,根据范围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二药提醒学生不要把0漏乘了,相同数位要对齐。改正: 20567=17735 2 0 5 6 7 1 4 3 5 1 5 3 0 1 6 7 3 5第8周1、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

6、“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8480)元。分析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看到大约,直接进行计算了,有个别学生看到钱,以为要估大,所以就看成了2200人了,估得不准确。纠错措施:让学生看清楚题意,还有考虑是否要联系实际,再估。改正:育才小学有学生2120人,在“抗震救灾”活动中,平均每人捐4元,大约捐了(8400元。2、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分析原因:学生缺少空间想象力,对平面的认识不够,只能认识到一个平面。纠错措施:用两把尺演示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线的位置,可以发现它们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改正: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第9周1、 平行四边形:( )分析原因:

7、学了平行四边形,也知道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可是填写的时候,还是会忘记,可能学生的思维在潜意识里固定了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纠错措施: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进行回顾,并对照着找平行四边形。改正:平行四边形:( )2、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分析原因:个别学生没有想到直角梯形这个特殊的梯形,没有想到腰和高是同一条。这题考的知识点其实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纠错措施:让学生自己画梯形,画高,看看腰是不是都比高长。改正:梯形的腰一定比高长。 ()第10周1、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分析原因:学生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但是他们没有考

8、虑到1倍数,大部分学生对一倍数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对今后的学习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渗透一倍数这个知识点。纠错措施:61=6.,6和6相等。改正: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大于任何一个因数。 ()2、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B )条射线。A、1 B、2 C、无数条分析原因:学生错误地认为只有左右两边各一条了。纠错措施:让学生回忆射线的概念,回忆生活中的什么光线可以近似的看作射线。改正: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C )条射线。A、1 B、2 C、无数条第11周1、整数的最高位是千亿位。 ()分析原因:学生忘了新授课时老师强调的了,但由于平时上课时,数位只记到千亿位,形成了思维定势。纠错措施:问

9、学生自然数的个数,最大的是几?再接着问最高位几?学生马上就意识到了没有最高位。改正:整数的最高位是千亿位。 ()2、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做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分析原因:学生对角的概念不理解,没有正确地区别直线和射线的特点。纠错措施:强调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改正: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做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第12周1、一堆煤重75吨,运煤队一次可运20吨,这些煤要运多少次?最后一次运了多少吨? 7520=3(次)15(吨)答:这些煤要运3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分析原因:有部分学生只关注最后一次运几顿,没有详细思考;有部分学生没理解题意,忽视了“运完”这个词,所以犯错。纠错措施:分析题意,理

10、解运完需要几次!改正:7520=3(次)15(吨) 3+1=4(次)答:这些煤要运4次,最后一次运了15吨。2、16818=88 20 8 18 )1 6 8 1 6 0 8分析原因:学生把试商用的20当成了除数去乘商,又没有养成验算的习惯,所以犯了错。纠错措施:提醒学生看清除数,不要把20当成除数,还要验算,、。改正:16818=88 20 9 18 )1 6 8 1 6 2 6第13周1、下图是闹闹家客厅的平面图(单位:分米),如果用边长是4分米的地砖铺地,需要用多少块地砖? 4848324=384(块)分析原因: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用地砖的面去铺地。 32纠错措施:给学生演示铺地砖。改

11、正:(1)(484)(324)=96(块) (2)4832(44)=96(块)2、320020 =322 =16分析原因:学生把3200和20末尾的零都去掉了,一是思维定势的影响,二是对商不变的性质还不够熟悉。纠错措施: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了几倍。改正:320020 =3202 =160第14周1、69567的商与( C )最接近。 A.100 B.1000 C.950 分析原因:学生没有运用估算的意识来进行计算,而是认为1000不到,就一定是950了。 纠错措施:一让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计算,二检查时可以进行计算。 改正:1、69567的商与( B )最接近。 A.100 B.1000

12、 C.9502、36040 36039分析原因:学生利用估算计算,很粗心的认为是一样的。纠错措施:被除数不变,除数大的数反而小,利用这个知识点进行纠正;还可以利用有没有余数来进行比较。改正:36040 36039第15周1、数量 类别年级故事书科技书历史书工具书四年级75655545五年级90605050五年级有5个班,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本图书?(90+60+50+50)4=2504=62(本)2(本)分析原因:学生忽略了五年级的班级数,只看到4个数相加,就用总数除以数量。纠错措施:看问题,平均每个班捐了多少,就需要知道有几个班级,而不是仅仅看加起来的数据个数。改正:(90+60+50+50)5=2505=50本)第十六周1、一个锅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每片面包第一面要考2分钟,第二面要烤1分钟。小红早点要吃3片面包,至少要等( D )分钟。 A、3 B、4 C、5 D、6分析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考虑每一次的时间发生了变化,仍旧用3次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