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宅女社会调查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317633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宅男宅女社会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宅男宅女社会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宅男宅女社会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宅男宅女社会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宅男宅女社会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宅男宅女社会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宅男宅女社会调查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题:关于海南医学院学生“宅男宅女”现象调查报告班级:2012级市场营销班本组员:佘仁红、师蓉、文雯、李晶薇、 濮文亮、王粒休、林明魁关于海南医学院学生“宅男宅女”现象调查报告随着经济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群体也成为高科技时代的主流消费人群之一。作为生活在大学校园里的受教育群体,同时作为信息时代影响最为普遍的人群,一些信息时代带来的问题和现象,也普遍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之中,其中“宅”现象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我们经过前期对这一现象的初步了解,在大学生“宅”群体之中有的沉迷小说,有的沉迷动漫,有的沉迷网游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甚至衍生

2、出一系列心理及生理问题,这明显不利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为了深入了解“宅”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并对“宅”群体提供一些影响和改进策略,我们进行了此次社会调查。此次调查主要在海南医学院进行,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形式,随机在我校主校区9栋宿舍楼中,从中抽取40个寝室(由于各公寓寝室人数有所不同,故女生公寓及四期公寓抽取 30个寝室,从三期公寓抽取10个寝室),并将200份问卷发放到其中,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以下是本次社会调查的结果及分析。一、研究背景与概况 “御宅”一词源于日本,本指一些热衷于动画、漫画和电子游戏,以至于足不出户的人。这个词进入中国后,多指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社会

3、交往,沉迷于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泡论坛、看动漫、看电视连续剧的这群人。而下班后回家沉迷于某一件事物(哪怕和电脑网络无关),社会交往不多的人,也会被称为“宅男宅女”。作为“电脑一代”的大学生,网络应用熟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宅”现象的潜在或外显群体,在许多大学校园,“宅人”一族已发展为一个群体,他们有的沉迷小说,有的沉迷动漫,有的沉迷网游依赖电脑与网络,足不出户,甚至衍生出一系列心理及生理问题。生活在媒体多元化的时代,一种新的生活形态“宅居”衍生并快速发展。为此,对大学生的“宅”生活特征进行调查。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海南医学院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方式1. 文献综

4、述。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整理形成了对“大学生宅男宅女现状”的初步认识。2. 发放封闭式问卷。采用自编问卷,在海南医学院在校的 7985名学生中抽出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 问卷项目的收集与整理(1)接收与核对问卷。(2)校对与检查问卷。(3)问题变量编码、问卷变量编码。(4)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差错与核对。 4. 数据分析处理 根据研究目的,在下述方法中进行选择,使用SAS软件、SPSS软件、Eview软件和Excel展开统计分析:单变量分析、双变量分析、多变量相关分析。 四、调查内容“海南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宅男宅女现象”五、研究的内容及结论“宅”虽是青年的一种选择,是他们的自由,但是

5、因“宅”而产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如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交际能力降低、自我认知不足、社会风气不正等。因此,要积极的引导宅男宅女出“宅”,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迁。 根据调查数据中显示;48%的人认为宅会让年轻人失去动力,应引起高度重视;47%的人为现阶段宅男宅女的生存状况担忧,认为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38%的人认为这是个人爱好,与别人无关,32%认为这是社会压力给青年造成的影响,可以理解。 宅男宅女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的现象已经客观存在了,不可否认这是一种不可改变的潮流。社会在进步,我们也在慢慢的改变。在宅的日子中我们也应该慢慢反思自己是否有资格宅,宅对自己的影响是积极地还是消极的。我们从

6、以下方面对此作出简要分析:1、 出现原因(1)生存压力太大:社会学专家研究表明:宅男宅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生存压力太大。(2)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对宅男宅女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网络的普及成就了“宅”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3)性格内向:有些人从小就性格比较内向,家庭环境比较“封闭”,不擅长与人交流,长时间的一个人独处。(4)校园环境因素:现如今的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大学,与社会的接触并不是很多,而现如今的大学上课比较自由,一起上课的学生并不是固定的,从而导致同学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多,与自己最熟的就是自己的室友。2、导致的后果 大学生“宅”男“宅”女长期呆在寝室,网吧等场所,吃的都是外卖,

7、泡面等速食食品,睡眠时间不充足,平时基本不运动,这些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大学生的身体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下,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变差,不利于健康。大学生“宅”男“宅”女长期不与人交流,人际交际能力得不到锻炼。同时不与人交流不利于社会关系的积累。长期不与人交流会十人的语言能力变差,对于即将走上职场的大学生而言,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一定的人际交际能力,想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是很难的。3、解决措施(1) 作为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与人沟通。(2) 作为学校,要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3)作为政府,要增加人们沟通的场所,释压的平台。六、看法和建议 经济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而大学生群体

8、成为高科技时代的主流消费人群之一,成为信息时代影响最为普遍的人群,这无疑带来了系列的问题和不好的现象。“宅男宅女”现象的改善,需要学校和学生自己共同努力来实现。学校要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同学们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走出校园。可以开设兴趣培训班,开设关于人生理想、未来规划的讲座,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目标,改变宅现象。提供相关的实践基地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学生自己而言,要明确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合理的利用电脑,并且走出宿舍,去努力实现它,不要整天宅在宿舍,与世隔绝,这样非常不利于自身立足社会的发展。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私人空间,但是不要成为“宅男宅女”,把握好一个度,才能够持续良好的

9、发展。 七、落款 1、调查者单位名称:海南医学院管理学院12市场营销本2、调查人员姓名:佘仁红、师蓉、文雯、李晶薇、濮文亮、王粒休、林明魁3、完稿时间:2015年6月8日参考文献1 邓倩, 刘林沙.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宅”现象成因分析及健康引导J. 科技促进发展,2011(S1):81-83.2 张洁. 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1(Z1):81-86.3 于洋. 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心理解析J. 辽东师专学报,2013(03): 65-67.4 林春. 积极选择还是消极逃避网络背景下大学生“御宅族”现象解读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5):37-38.

10、5 张皓. “宅”时代下大学生沟通能力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3(18):180-182.6 于游, 李勍. 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J. 科教导刊,2011(12):217-218.7 周怀宗. 警惕“宅生活”的负面影响J. 标准生活,2011(07): 42-46.8 马川. “我很宅!”浅析都市“宅男宅女”的心理诉求J.中国青年研究,2008(02):83-85.9 杨敏. 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调查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11(01):78-81.附件一:大学生宅男宅女现象调查问卷 同学,你好!我们是海南医学院12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知了大学

11、生中宅男宅女的这一现象的现状,并通过本次调查,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氛围。我们保证,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并且会为你们保守秘密。 希望能得到你们的支持和协助!(以下问题请在你所选择的选项上面打钩)1、你的性别?A.女 B.男2、你是哪个年级的学生?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你有参加学校的活动吗?A.经常 B.偶尔 C.从不4、你是否讨厌上学?A.是 B.有点儿 C.否5、你是否有写日记的习惯?A.是 B.否6、一天之中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次数?A.3次 B.4次 C.5次 D.6次7、连续在宿舍未出门的最长天数?A.03 B.47 C.814 D.15天以上8、你呆在宿

12、舍时一般做什么打发时间?A.打网络游戏 B.追剧,看比赛C.看小说 D.其他9.、请问你一般情况下宅在宿舍一天时花费在电脑上的时间是多少小时?A.03 B.47 C.811 D.1215 E.16及以上10、 在一个月中,你花费在网游或者网购上的钱数大概是多少元?A.0100 B.200500 C.600900 D.1000以上11、你宅在宿舍的原因或你认为宅的原因是什么?A.逃避生活、学习压力 B.舍不得虚拟世界的满足感C.想出去却没有人陪或懒得出去 D.性格内向不善与他人交往E.其他-12、你认为宅会带来什么影响?A.影响身心健康 B.社会交际圈子窄,交际能力低.C.虚度光阴,没有用知识充实自己D.对现实社会失去兴趣,脱离现实E.其他-13、你有想过改变这种宅的现象吗?A.宅着挺好,没有想过改变.B.偶尔想想,但未付诸实践.C.偶尔想想,也实践了,但已成习惯,改不了D.成功改变了14、你觉得在现在社会有必要去制止吗?为什么?15、你认为“宅”在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的调查就到这里,谢谢你们的配合!如你们对我们的调查有什么建议、意见和要求,欢迎写在下面。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