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七年级政治第五单元及期末复习教案(教育精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315463 上传时间:2024-01-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教版)七年级政治第五单元及期末复习教案(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科教版)七年级政治第五单元及期末复习教案(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科教版)七年级政治第五单元及期末复习教案(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科教版)七年级政治第五单元及期末复习教案(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科教版)七年级政治第五单元及期末复习教案(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教版)七年级政治第五单元及期末复习教案(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七年级政治第五单元及期末复习教案(教育精品)(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时 教 案课 题:第十二课:考试的心情(一)从容应考第5单元第 12课 1课时 总序第 27 个教案课 型:新授 编写时间:年月日 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适度紧张的益处和过度紧张的害处;懂得调节考前紧张的方法。2、技能目标: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保持适度紧张,做好考前准备,从容应考。教学重点:调节紧张的方法教学难点:考前怎样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用具:教案,课本书,幻灯,小黑板教学方法:讲授,分析,归纳 ,讨论学法指导:自学-自我设问-归纳-练习-巩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说说考试的心情 1. 学生阅

2、读教科书第94页的例子,了解其他同学面对考试时的心情,并以最近的一次考试为例,描述自己的心情。可以从考前、考中、考后等几个方面描述。 2. 教师总结:考试,是我们学生生活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经常要面对考试,我们从考试中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也体验过失意的沮丧。面对考试,我们经常感到紧张、焦虑,这是很正常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我们对考试的态度,影响考试时的心情呢? 注意:让学生各抒己见,描述自己考试时的心情,为下一步教学活动做好准备。【活动】:对考试的期望 . 学生交流对最近一次考试成绩的满意度。学生可以用相当理想 、比较理想、一般、不理想、很不理想个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说出自己满意或不

3、满意的原因,可以具体地分析自己对哪几门课满意,对哪几门课不满意。 . 学生说说在这次考试中 ,就成绩最不满意的这门课而言,具体原因是什么。要求至少说出条原因,而且要说出自己的心理或其他主观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注意: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总结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平时的成绩、刻苦程度、对考试的准备、对考试的重视程度等。这样就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让学生分析考试情况,了解个人心理等主观因素对考试心情的重要影响。为下一步“从容应考”做铺垫。二、讲授新课: 1、适度紧张对学习和考试的好处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第95页的资料,从中体会“鲶鱼效应”。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想,并归纳。 、适度紧张有利于提高

4、生命活力和活动效率;、考前保持适度紧张,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中正常水平的发挥。 2、过度紧张的表现教师:适度的紧张对学习和考试有好处,那么是否情绪越紧张越好呢?显然不是。过度紧张对学习和考试很不利。我们同学中是否有人在考试的时候过分紧张,以致影响考试成绩的事? 学生交流自己考试时的紧张程度,说说自己考试时出现的心理、生理症状,如焦虑、出汗、心跳加快、脑子一片空白等。【归纳】:过度紧张常常表现为出现考试焦虑,比如:焦急、浑身冒汗、心跳加速、脑子一片空白、头晕脑胀等。3、过度紧张对学习、考试的害处 学生阅读书本96 页的资料,以及图表“紧张程度与学习效率”,然后谈感想。 【归纳】:、过度紧

5、张会使大脑神经活动失去平衡、受到抑制;、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全面下降。 4、紧张心理调节法有哪些?教师:根据造成考试紧张或焦虑的原因,我们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克服考试焦虑、调节紧张心理的办法。 .认知调节法 首先,要正确看待考试;其次,要正确估计考题难度和我们的能力。.积极暗示法给自己提出减压的积极暗示,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题目。如默默地对自己说:我一定会行,只要冷静,我会考好的等等。.深呼吸调节法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体现的道理老师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归纳】:要从容应考,得到理想的考试成绩,最重要 的是在(考前做好充分准备)。6、考前怎样做好充分准备? 老师组织学

6、生思考、讨论、归纳A.合理安排学习与休息时间;B.适当加强营养与锻炼;C.与家长沟通,减轻来自家庭的压力;D.平时认真学习,及时复习。E.还要学会一些必要的考试技巧。【活动】:测一测我的应试技巧 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思想品德学生成长手册七年级上册第74页中的自我测验题进行自我测评。 让学生认识自己,以提高自己。三、小结:复述前面的知识,并强调重点和难点四、作业布置:完成基础训练题五、板书设置: 一、从容应考1、适度紧张对学习和考试的好处2、过度紧张的表现3、过度紧张对学习、考试的害处4、紧张心理调节法有哪些?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体现的道理6、考前怎样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反思:

7、备 注课 时 教 案课 题:第十二课:考试的心情(二)平静看分数第5单元第 12课 2课时 总序第 28 个教案课 型:新授 编写时间:年月日 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适当的考试期望的重要性,懂得分数不代表一切的道理。2、技能目标: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适当的考试期望,学会平静看分数教学重点:平静看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怎样正确看分数教学用具:教案,课本书,幻灯,小黑板教学方法:讲授,分析,归纳 ,讨论学法指导:自学自我设问与归纳活动讨论练习巩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我看分数 1.

8、请学生谈谈对分数的看法。可以采取分组交流的办法,让学生将自己、家人、老师对分数的看法列举出来,然后全班汇总所有看法,整理出“分数观大全”。 2. 学生看教科书第 101 页的案例,评价他们对于分数的看法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 3. 出示下面对考试的想法,指出它们的不合理之处以及造成的后果。 (1)认为考得不好就表示自己学得不好。 根据归因理论,如果学生将考试失败归因为自己能力不够时,就会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看法,导致自信心的动摇和更大的考试焦虑 。 (2)担心考得不好会影响教师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 有些教师往往会因学生成绩的好坏升降而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学生态度上的冷热亲疏,而对学生来说,老师是

9、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他人,老师的态度对学生的自尊心有着极大的影响。 (3)担心考得不好会受到家长的责骂。 大多数父母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考好了是争气,考差了是没出息。 (4)担心在同学面前丢面子,被同学取笑。二、讲授新课:(一)引言部分 1、学会平静、正确看待分数的意义?老师引导学生看书、思考、并归纳、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考试;、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对我们的全面发展也有积极作用。(二)、恰当的期望 1.恰当的期望,就是客观分析自己的学习成效,合理估计自己的考试成绩,确定比较恰当的自我期望值。【活动】: 学生谈自己对考试成绩的期望,说说自己希望这次期末考试

10、成绩是多少,并说出原因。如学生说:我从来也没有考过90分,我真想这次考试能得90分;我每次考试只能得70分左右,这次考试也不会太高;我要是能考80就好了,让我妈妈也高兴一下等等。这些说法都反映了学生对分数的看法,可以从他们的陈述中看出他们对分数的看法是否“平静”,他们对考试成绩的期望。 可以参照教科书第100页中的“思考”开展教学 、教师阐述期望值对人的情绪的影响。如果我们对考试成绩有正确的态度,对考试分数有合理的期望,我们就可以以平和的心态应对考试,考试成绩也许反而会更好,恰当的期望也容易实现,不至于因为期望与现实成绩的落差太大而造成心理不平衡。 【归纳】:2、自我期望值过低,可能会导致(不

11、思进取);自我期望值过高,容易紧张焦虑,会因一两次考试“失败”而失去信心。 (三)、分数不代表一切【活动】:从“第十名现象”说起: 看下面的案例,就案例谈自己的看法。 1989年,一位叫周武的小学教师对该校小学毕业生的成长经历进行跟踪调查。经过10年的调查,他发现了一个规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 “ 淡出 ” 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 “第十名现象”。 讨论:根据你的观察,为什么会有“第十名现象”? (前几名学生往往把主要注意力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12、而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则是比较会学习的学生,能很好地处理好知识学习和各方面发展的关系) 【老师】:学生交流考试分数的意义,即分数能够说明人在哪些方面的成绩。(分数的意义参见教科书第 101 页的内容)哪些能力不能通过考试加以评价? 3、分数反映了什么?A.分数可以反映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的优劣和学习能力的强弱,表明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B.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C.分数反映的只是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不能反映一个人全面的素质,更不能反映一个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进步和成绩。三、教师总结:考试分数只反映了人的一部分能力,其实每个人的发展空间都是很大的,除了学好书本知识外,

13、我们还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学习成绩好固然值得高兴,但在认真完成学业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发现和发挥自己其他方面的才能,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扬长避短,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四、作业布置:完成基础训练题 教学反思:备 注课 时 教 案课 题:第十三棵:分数的品质(一)诚实的检验第5单元第13课 第1课时 总序第 29 个教案课 型:新授 编写时间:年月日 执行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适当的考试期望的重要性,懂得分数不代表一切的道理。2、技能目标: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适当的考试期望,学会平静看分数教学

14、重点:平静看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怎样正确看分数教学用具:教案,课本书,幻灯,小黑板教学方法:讲授,分析,归纳 ,讨论学法指导:自学自我设问与归纳活动讨论练习巩固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关于考试和分数的问题,我们在前面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今天,我们要从另外的角度继续研究考试的问题。下面是一些人关于考试的看法,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说得是否有道理。 (1) 分数反映了一个人的勤奋程度。 (2) 分数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 (3) 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 (4) 分数高低无所谓,关键是要诚实,考试作弊是最大的耻辱。 (5) 考试时不作弊者是傻瓜。 2.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在同学们的心目中,对分数最重要的品质的评价是不同的。有的同学认为,分数体现的最重要的品质是勤奋,有的同学则认为,分数体现的最重要的品质是自信。但是,有两个对于我们大家都非常重要的品质,就是“诚实”与“公正”。 (提出“分数品质”的概念,引导学生从另外的角度认真对待考试。) 二、讲授新课:(一)分数有真假:【活动】:分数与诚实哪个更重要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04页的资料,判定吴欣的80分与周玲玲的90分哪个品质更高,更有价值。(学生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