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筋锚固计算[参照模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314511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6.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筋锚固计算[参照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植筋锚固计算[参照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植筋锚固计算[参照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植筋锚固计算[参照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筋锚固计算[参照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筋锚固计算[参照模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2 锚固计算1521 承重构件的植筋锚固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植筋设计应在计算和构造上防止混凝土发生劈裂破坏;2 植筋仅承受轴向力,且仅允许按充分利用钢材强度的计算模式进行设计;3 植筋胶粘剂的粘结强度设计值应按本章的规定值采用;4 抗震设防区的承重结构,其植筋承载力仍按本节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其锚固深度设计值应乘以考虑位移延性要求的修正系数。1522 单根植筋锚固的承载力设计值应符合下列公式规定:式中:Nbt植筋钢材轴向受拉承载力设计值(kN);y植筋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N/mm2);As钢筋截面面积(mm2);ld植筋锚固深度设计值(mm);ls植筋的基本锚固深度(mm),按本规范

2、第1523条确定;N考虑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承载力影响而需加大锚固深度的修正系数,按本规范第1525条确定;ae考虑植筋位移延性要求的修正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C30时,对6度区及7度区一、二类场地,取ae110;对7度区三、四类场地及8度区,取ae125。当混凝土强度高于C30时,取ae100。1523 植筋的基本锚固深度ls应按下式确定:ls02sptdy/bd(1523)式中:spt为防止混凝土劈裂引用的计算系数,按本规范表1523的确定;d植筋公称直径(mm);bd植筋用胶粘剂的粘结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按本规范表1524的规定值采用。表1523 考虑混凝土劈裂影响的计算系

3、数spt注:当植筋直径介于表列数值之间时,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spt值。1524 植筋用结构胶粘剂的粘结抗剪强度设计值bd应按表1524的规定值采用。当基材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30,且采用快固型胶粘剂时,其粘结抗剪强度设计值bd应乘以调整系数08。表1524 粘结抗剪强度设计值bd注:1 当使用表中的bd值时,其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B 50010的规定值;2 s1为植筋间距;s2为植筋边距;3 bd值仅适用于带肋钢筋或全螺纹螺杆的粘结锚固。1525 考虑各种因素对植筋受拉承载力影响而需加大锚固深度的修正系数N,应按下式计算:NbrwT (1525)式中

4、:br考虑结构构件受力状态对承载力影响的系数:当为悬挑结构构件时,br150;当为非悬挑的重要构件接长时,br115;当为其他构件时,br100;w混凝土孔壁潮湿影响系数,对耐潮湿型胶粘剂,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值采用,但不得低于11;T使用环境的温度T影响系数,当T60时,取T10;当60T80时,应采用耐中温胶粘剂,并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T值采用;当T80时,应采用耐高温胶粘剂,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1526 承重结构植筋的锚固深度应经设计计算确定;不得按短期拉拔试验值或厂商技术手册的推荐值采用。153 构造规定1531 当按构造要求植筋时,其最小锚固长度lmin应符合下列构造规定:1 受拉

5、钢筋锚固:max03ls;10d;100mm;2 受压钢筋锚固:max06ls;10d;100mm;3 对悬挑结构、构件尚应乘以15的修正系数。1532 当植筋与纵向受拉钢筋搭接(图1532)时,其搭接接头应相互错开。其纵向受拉搭接长度ll,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按下式确定:lllld (1532)式中:l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按表1532取值。表1532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50100l值1.21.41.6注:1 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定义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采用;2 当实际搭

6、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介于表列数值之间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l值;3 对梁类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超过50。图1532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1纵向受拉钢筋;2植筋1533 当植筋搭接部位的箍筋间距s不符合本规范表1523的规定时,应进行防劈裂加固。此时,可采用纤维织物复合材的围束作为原构件的附加箍筋进行加固。围束可采用宽度为150mm,厚度不小于0165mm的条带缠绕而成,缠绕时,围束间应无间隔,且每一围束,其所粘贴的条带不应少于3层。对方形截面尚应打磨棱角,打磨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1099条的规定。若采用纤维织物复合材的围束有困难,也可剔去原构件混凝土保护层,增设新箍筋(或钢箍板)进行加密(或增强)后再植筋。1534 植筋与纵向受拉钢筋在搭接部位的净间距,应按本规范图1532的标示值确定。当净间距超过4d时,则搭接长度ll应增加2d,但净间距不得大于6d。1535 用于植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其最小厚度hmin应符合下式规定:hminld2D (1535)式中:D钻孔直径(mm),应按表1535确定。表1535 植筋直径与对应的钻孔直径设计值1536 植筋时,其钢筋宜先焊后种植;当有困难而必须后焊时,其焊点距基材混凝土表面应大于15d,且应采用冰水浸渍的湿毛巾多层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4(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