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311305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在阅读教学中将写段训练挤进课堂具有以下现实意义:其一,强化语言运用,为学生的语言理论活动提供机遇,改变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其二,强化综合训练,促进学生读写思有机结合,淡化课堂上意义不大的单项性训练。1概括。概括性练习是语言表达训练的重要形式。学了一篇段课文,能概括出它的主要内容,不仅是阅读才能的表达,而且能促进学生立意、构思作文等才能的进步。学生练习概括需要老师教给方法。例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从课题入手,也可从重点段入手,有些记叙文可以从“六要素”入手,也可以从人物的互相联络入手。在表达形式上,既可以用记叙式,也可以用顺

2、口溜式。2串联。将课文中学到的词语融入学生自己的语言中,可以采用串联的方法。比方,学习了田忌赛马后,让学生将“垂头丧气、得意洋洋、胸有成竹、转败为胜、目瞪口呆”五个成语串联起来,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者用它们描写一个比赛场景。3转换。将课文中的有关段落进展合理的转换,能使学生体会到作者语言表达的独到之处。语言转换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变换句式,如将林海中的第二段改写成如桂林山水第二段一样的并列式;另一种是改变语序,如一些看图学文或配有插图的课文,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观察角度,重新组合成文。4扩展。围绕一个词或一个意思进展合理想象,然后进展扩写训练,是读写结合的有效形式。如特级老师于永正在教学我的

3、伯父鲁迅先生时,让学生围绕“饱经风霜”描绘文中的车夫形象,到达了以写促读的效果。5补白。出于表达中心的需要,教材中有些地方的表达比拟简单,有的形成空白,老师可以抓住这些简单进展补充练习。如草船借箭中可以让学生补写“军令状”。教学将相和时,让学生补写廉颇负荆请罪时的神态、言行以及蔺相如的态度。这些练习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严密相连,故学生容易承受。阅读教学中“写段”的训练除了以上几种以外,还有根据课文内容进展的改写、续写、缩写等,根据课文形式进展的仿写等。总之经常进展这样的“写段”训练,有利于进步学生阅读理解和运用语言的才能。摘自小学教学设计2023/12 阅读教学中的“写段”训练举隅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