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索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310423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感性中注入理性的思索 -语文教学反思昆明市明德民族中学邱孝文以前我们学汉字的人总被他人说成是经典的文科生浪漫、感性不够理智。我自己也总有种感觉,语文考查的是感悟力和表示,而这些能力即使能够有学习的规律,但假如要说语文学科是理性的是严谨的我自己并没有太多的深切体会,直到参与了我们未知树小组有关往事依依教学设计的讨论。讨论开始了,在想象中我们应该直接进入到教学步骤,从导入到初读感知再到教学的每个步骤。可是师傅却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学目标。这时我心生疑问:目标不全部是一样的吗?这有什么可讨论的。在我自己之前的教学中,制订教学目标一直是我自己很头疼的事情,我基础能够说不知道要怎么制订教学目标,所以我

2、找到的“捷径”就是看教参,教参上总会有很专业的表示,有详细的目标和重难点,于是我的惰性就让我选择了“拿来主义”。师傅在看过我们制订的目标后,提出了“三维目标”即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目标并没有清楚地域分开来,甚至有些维度的目标有不止一项,不过有些维度的目标并没有包括,这就是目标设计的不完整。接着师傅让我们每个人依据自己的设计来谈一谈往事依依我们到底该怎样设计教学目标。在我们每个人全部谈到自己的不一样设定后,师傅让我们思索我们给学生上这堂课最终期望学生能学到什么。这个思索的过程在我自己以往的教学设计中是缺失的步骤,我基础是看到教参给什么我用什么,看到课文依据教

3、参和课后练习来设计教学步骤,最多加部分自己的活动步骤,而忘记去思索在一堂课中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她们该学到什么。真正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思索教学设计,而不是从教的角度入手,这才是课堂还给学生的最主要的表现。我想这就是我自己在教学中常犯的错误,即使在课改背景下我们全部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要做的只是引导。不过我日常所做的只是增加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等步骤,看似学生活动多了课堂热闹了,可是从课堂设计而言学生学的还是我要求好让她们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实际上我还在占据着课堂。假如在教学设计时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索,在不一样的单元、不一样的课堂上进行不一样的学习和训练,对学生来说这才算是

4、有效地、高效地学习。我想这是我在这次活动中一个最大的收获,也是最主要的一个警醒。我应该对自己以往的态度和设计做一个反思,要想真正成为有自己风格能独立思索的老师,就要学会放弃依靠。思索完以后,师傅对于我们新提出来的教学目标又有了新的要求。语文书的编写体例将全部的篇目分在了6册书中,同时又把每一册书中的课文依据专题的不一样分成不一样的单元。所以在确定课文教学目标的同时,必需要结合单元专题和单元学习目标来制订,比如往事依依所在的金色年华单元,这个单元期望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童年时的经历有感而发,而这也是单元的写作目标。所以在目标制订时,必需要结合单元的目标来确定,也要学会把教材作为写作的范例,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也能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所以在制订教学目标时不但要对当堂课有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要学会纵向地和单元目标和其它课程目标相联络和比对。我想经过这次交流和学习,我了解到只有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形成的教学目标才能称为科学的、理性的设计。这么的目标才不会成为教案里的一个摆设,而能真正地指导、引领我们的教学过程。而我也真正了解到语文学科并不是只有感性地情绪抒发,也不是只有灵光乍现,要真正把一堂课上好,除了感性的领悟之外我们更应该含有理性的思索和科学的设计。只有在理性的设计之下的课堂才能引领学生更加好地有所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