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31038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 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纠正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 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 展。二、育人目标1、通过开展劳动专题教育,让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 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 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2、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 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能

2、够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 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3、通过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具备满足生存发展 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为将来的 生产、生活奠定基础。三、基本原则(一)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 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二)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 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 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三)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

3、变革,针 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改 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 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四)强化综合实施。积极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 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 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 同育人格局。(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充分挖掘 临港区周边工农业可利用资源,根据学校生源特点以及师 资力量,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劳动教育。四、课程实施(一)确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目标,针对学生特 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 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

4、动 (社区服务、公益活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 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 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二)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 支持配合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宣 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灾等重大事 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大力宣传不畏艰难、百 折不挠、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鼓励和支持创作更多以歌 颂普通劳动者为主题的优秀作品,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 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的 主旋律,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 观念,营造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三)明

5、确责任分工。在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 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将综合实践课、多元发展课、研学旅 行课、劳动主题教育课进行全方位整合,课程中心做好课 程的顶层设计与学习效果评价,教师中心做好劳动教育专 兼职教师的过程管理与培训,学生中心、各级部积极做好 家长的引导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劳动教育课程的组织实 施。(四)规范实施过程。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劳 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 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 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特点,科学设计课内 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 求和动力。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

6、散相结合 的方式。组织实施好劳动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集 中劳动。五、课程评价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对象为教师和学生,分别采用不 同的评价方案。(一)教师评价教师评价主要从教师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工作量、 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效果等维度进行评价,根据劳动 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工作特点,参考目前我校音、体、美、 信息、通用技术等非文化课教师的工作评价方案,将劳动 教育课程教师工作评价纳入威海市第四中学教师工作评 价方案中,经全体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二)学生评价1、评价内容通过建立学生学习过程档案和收集学生学习成果的方 法,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劳动教 育课程过程中的学习态

7、度、合作精神、学习能力等维度进 行评价。2、评价方式(1)“档案袋评价”。要求每位学生建立劳动教育课 程档案袋,里面包括劳动教育出勤登记表、劳动教育活动 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成果等与劳动教育课程有关的文字、 图片、音像资料,做为学生评价的主要依据。(2)日常观察即时评价。日常观察即时评价要贯穿于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一方面可以随时随地激励 学生,调节课程的实施;另一方面日常观察能有效地提高 形成性评价的准确度和有效率。(3)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成果展示包括小论文、调查 报告、研究笔记、劳动成果等,学校每学期举办劳动教育 课程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每学年举办劳动成果展示评 比活动。(4)学分

8、认定评价。根据学生在劳动教育课程学习过 程中的出勤、作业完成、学习效果等情况,给予学分认 定,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六、条件保障(一)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 责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实施作出决策和部署,负责总 体协调、人事安排、经费投入、政策支持、资源开发等方 面工作,并及时管理和调控实施过程,全面把握实施状 况。(二)经费保障提前做好专项资金预算,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校 内通用技术教室的改造和校外教育实践基地的拓展,加强 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 耗材补充机制,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度吸引社会力量提 供劳动教育服务。(三)师资保障

9、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 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 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 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 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 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四)设施保障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 在“光威”碳纤维等前期综合实践教育基地的基础上,积 极联系临港区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田、山林、采摘园等作为 学校的学农实践基地,联系临港区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 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五)安全保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 机制,鼓励师生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 常开展。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 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 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 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 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 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 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 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