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必修2第1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31035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必修2第1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必修2第1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师大版必修2第1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必修2第1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必修2第1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必修2第1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内容标准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经济特区的设立情况 ,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了解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情况和意义。记忆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 ,理解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 ,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做到论从史出。运用比拟、概括和阐释等方式 ,掌握对外开放的过程 ,把握全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外开

2、放意识 ,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三、教学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和文字材料。文字材料:1978年和1979年 ,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开展的经济 ,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 ,他深刻地认识到:“环顾全球 ,今天世界上经济开展较快的国家 ,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中国的开展离不开世界。通过对外开放 ,迅速缩短与兴旺国家的差距 ,被写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问题:邓小平出访日美后得出了

3、怎样的认识?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第1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板书【新课讲授】什么是对外开放?它建立的根底是什么?奉行什么原那么?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有哪些?问题: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探究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我国的对外开放从设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到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及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问题:什么叫经济特区?我国经济特区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经济特区板书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

4、,是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区。五大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和社会条件有哪些。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原因:“左倾错误和方案经济体制的弊端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开展 ,造成了中国的落后。社会条件:1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2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外交形势的好转;3广东、福建靠近港澳 ,两省是侨乡 ,地理位置优越 ,便于向外联系;4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扶植。问题:经济特区除了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外 ,还有什么重大的意义?文字材料:二十多年来 ,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物价改革、打破铁饭碗、股份制试点

5、、证券市场、企业产权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住房制度改革、对外企实行国民待遇、社会保障。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意义:经济特区是开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 ,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 ,为全国提供了珍贵经验;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 ,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出示五个经济特区的图片 ,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板书问题:在经济特区取得巨大成就之后 ,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又做出了哪些重大决策?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1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1985年以后 ,

6、相继将长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厦漳泉三角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问题:这些经济开放区具有哪些经济开展的有利条件?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有利条件: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开展带来了成功的经验;2水陆交通便利;3自然资源丰富;4工业根底雄厚;5科技进步;6农业条件好。问题:如何认识建立经济开放区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1有利于开展对外经济贸易;2有利于吸引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3有利于推动地区经济和整个现代化建设的开展。过渡:进入20世纪90年代 ,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又大大地向前迈进 ,将开放区域由沿海向内地拓展。浦东的开放与开发是实行这一战略决策的重大步骤

7、,也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板书问题:浦东开发和开放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1依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根底;2享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问题: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开放、开发浦东?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1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2)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问题:取得了什么成就?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1成为上海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2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3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板书问题:怎样理解对外开放格局?学生自主学习 ,归纳总结。全方位是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多层次是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 ,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宽领域是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 ,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总结:中国历史上对外关系走过了怎样曲折的历程?对外开放西汉至明朝前期主动封闭明朝中后期、清朝前期被迫开放1840至1949走向封闭1949至1978主动开放1978至今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