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整合--作者:高怀勤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231004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整合--作者:高怀勤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整合--作者:高怀勤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整合--作者:高怀勤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整合--作者:高怀勤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整合--作者:高怀勤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整合--作者:高怀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整合--作者:高怀勤(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征文类别:论文类 标 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整合姓 名:高怀勤 张芳单 位:枣阳市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通信地址:枣阳市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联系电话:13972213690电子邮件:ghq_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和远程教育设备、资源的整合 枣阳市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441206)高怀勤 张芳摘要:把现代远程教育设备、资源应用于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旨在对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来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创造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可以通过声音、画

2、面、文字、于一体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微观世界,打破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更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学习习惯。关键词:实验 信息技术 演示实验 多媒体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及其教学是物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但是由于受到实验仪器的限制,演示实验本身的难度和可见度的限制,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未能真正体现,使现有的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教学作用。因此,把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教学技术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整合,能有效的克服实验条件的限制,旨在对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来提高演示实

3、验的可见度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加强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为创造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的条件,丰富学生实验知识等,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的作用。一、投影技术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 物理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实验的全过程,使感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发现创造条件。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

4、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演示示范动作,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置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我上海波熔化实验时,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学校反射投影仪进行放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用实物投影仪对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现象进行放大,激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上述实验在讲课时感到很流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感到很轻松。还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各种电学仪器等。投影技术主要是对实验现

5、象进行放大,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投影技术使实验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条件。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实验教学的整合。演示实验的全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伴随着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干扰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影响实验的效果。由于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给予学生信息要有选择,使学生观察到的现象对所学得的知识有价值。因此,采用摄像、剪辑技术,对实验全过程进行加工,既为学生提供实验全过程,又突出重要的实验现象,同时也不失实验的真实性。例

6、如:分子运动中铅和金分子运动实验可采用此技术在课堂上播放,大大增强演示实验的真实性。当学生看到铅和金在几年内的变化情况时,不仅对实验结论信服,而且能感受到固体分子运动的比气体、液体的更缓慢,减少了学生对此结论的质疑,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观察的有效性,真实性。 演示实验教学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危险性,在课堂上无法实施演示,借助于录相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又能对危害进行真实再现,引起学生的重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操作技能。例如:在大气压一课,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水银有毒对教师和学生的身体都有害,课堂上一般演示实验操作时间短,对不正确的操作进行讲解,以及对管的粗细

7、及管的倾斜度不影响大气压的值不能有效的演示,而通过录像进行演示,使学生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掌握实验操作规则和正确认识实验装置,又能节约时间,对实验的成功起到一定的作用。演示实验是帮助学生学会实验基本技能的最有效途径。对一些操作较复杂的实验,通过录像对学生进行正确、规范的指导,避免了因教师实时演示需较长时间的缺陷。 摄像、录像技术还可以显示较复杂的演示实验过程,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可以将瞬时性的实验过程进行动态再现,可以随时定格讲解,分段演示,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许多物理实验的完成是瞬时的,现象是单一的,而单一瞬时的现象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物

8、理规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一切的把握依赖于直观的实验观察和教师在黑板上的讲解。如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模拟实验,将转瞬即逝的现象再现,并进行定格讲解,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轻松地掌握实验的内涵和物理规律。例如: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我发现学生对水的表面和内部同时汽化理解不透彻,于是,就将整个实验过程录制下来,制成光盘,再重新分段演示,定格讲解,整个过程放“慢镜头”让学生仔细观察汽泡上升变化的过程,再去总结汽化的概念,问题便不攻自破。便于学生对这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危险性大的实验,定性的实验,要求较多的操作技术,或装置复杂的实验也可以借助教学录相来

9、完成保障演示实验的安全性、正确性、有效性、规范性。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整合。 采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典型的软件资料,对操作易出错的实验进行模拟。这样,让学生在计算机前先进行模拟操作,以掌握正确的操作和对不正确的操作的理解,再进行实验,将大大提高学生实验的有效性。例如: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以往只能是由老师演示,学生观察像的大小与物距的关系,很多同学只看清像的变化,而看不清物距的变化范围,基于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尝试性改革,将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在实物观察的基础上,讲清楚实验的步骤。让学生利用动画模拟课件,自己调节物体的位置,观察像的大小变化情况,学生很快便能总结出凸透镜成

10、像规律,而且热情高,参与性强。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应用多媒体技术对一些装置和操作较复杂的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模块式实验环境,让学生先进行模拟操作,训练实验技能,然后再进行真正的实验。可以再现课堂无法演示的实验,加大课信息量,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物理学科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而思考物理规律的抽象过程往往是任何演示实验都无法展示的。例如: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是怎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如何绕核高速旋转的?船闸是怎样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船平稳前进的?喷气式飞机是如何利用力的相互性飞行的?等等,这些现象都无法在课堂上演示或再现。但是通过录像和模拟

11、课件,就可以使课堂丰富多彩,化抽象为具体,突破微观、宏观对教学实验条件的限制,再现生活现象和微观图象,使学生记忆深刻。其次,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错误在所难免,如果一一纠正,既浪费时间,又不能面向全体。如果把学生操作错误的地方拍摄下来,制成课件,让学生共同找错,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又能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实验中很多数据的处理繁杂,占用学生很多时间,也无意义,如果将其编写程序,输入数据直接得到结果,可以节省很多宝贵时间,加大课容量,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在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上,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来展示微观世界,微缩的客观世界。模拟物理课的实验,打破了学生认识中的时空

12、限制,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更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学习习惯。通过交互功能和模拟技术,对一些危险性、危害性的实验,放心的让学生大胆操作,为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提供条件。当今是网络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推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四、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技术教学整合中当然也存在一些弊端。物理实验中多媒体的运用要以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目标为依据适当选用。例如,电路的实物连接,如果实物演示则显

13、得杂乱无序。如果用课件演示,按照电流的流向逐一连接,则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就体现得更加深刻。但是课件模拟毕竟是虚拟的模型,不能完全代替真实的实验,也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只有相互补充,才能相得益彰。多媒体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只能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是辅助解决传统教学无法解决的难点问题。例如: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时,学生只能看到浸没在水中立方体的主视图,看不到其它侧面,感觉不到浮力是上下两个面的压力差,更不清楚侧面的压力为什么会平衡。如果用多媒体课件模拟该实验,其立体感和动态感使所有问题迎刃而解,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尽管如此,也不能将课堂的所有问题都转化成课件,使多媒体的运用贯穿整个课堂。因

14、为,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源于实践,用于生活。如果都用课件替代,就失去了真实性,给人以虚无飘渺的感觉。如果都用课件替代,教师就只是个按图索骥的解说员,失去了主导作用。只有那些抽象而用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知识;或者无法搬到课堂展示的知识;或者要增加可见度,体现直观性的知识,才能体现课件的优越性,例如:电流的形成;船闸的原理等。所以多媒体课件要灵活巧用,用在课堂的最佳时机,体现最佳效果。同时确保物理学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新浪潮新理念下,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微观世界,打破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更符合

15、现代学生的思维学习习惯。参考文献:1、物理课程标准第九章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第二节物理教学中怎样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M;2、余耿华利用电教媒体改进布朗运动演示实验物理教师 2001年第22卷第8期(总第222期)、J。3、董云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湖南师范大学; 2003年、D。3、付喜信息技术辅助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探讨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2005,(07)、D。4、滑会超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05) 、D 。5、胡志新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D。作者简介: 姓名:高怀勤,出生年月:1977年10月,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北枣阳,职称:中学二级,工作单位: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邮政编码:441206,电话号码:13972213690。张芳,出生年月:1981年11月,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枣阳,职称:中学二级,工作单位:湖北省枣阳市太平镇第二初级中学,邮政编码:441206,电话号码:139722136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