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指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309399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指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医诊疗指南(2014版)一、诊断依据1、 病史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主要是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胸廓疾病等病史。2、症状 有咳嗽、咯痰,进行性气促的临床症状。3、 体征 有肺气肿或肺动脉高压体征。4、 辅助检查 X线征象 具备以下-项中1项可提示,2项以上者可以诊断,具有项者即可诊断。右肺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右肺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比值1.07;经动态观察,较原右肺动脉干增宽2mm以上。肺动脉段中段突出或其高度3mm。中心动脉扩张和外周动分支纤细形成鲜明对比。右前斜位圆锥部显著突出或锥高7mm。右心室增大。心电图检查:具有1条主要条件即可诊

2、断,2条次要条件为可疑肺心病的心电图表现。主要条件:额面平均电轴+90;V1导联R/S1;重度顺钟向转位(V5导联R/S1);RV1+SV51.05mV;aVR导联R/S或R/Q1;肺型P波(V1、V2导联P波高尖,、aVF导联P波直立高尖,电压0.25mV)。次要条件:可有肢体导联低电压;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或不完全)。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一下2条件,其中必须有一条主要条件。主要条件: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厚度5mm;右心室流出道和左心房内径比1.4;肺动脉瓣曲线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者(a波低平或幅度2mm,有收缩中期关闭征)。参考条件:室间隔厚度12mm,搏

3、动幅度5mm或呈矛盾运动征象;右心房增大,直径25mm(剑突下区);三尖瓣前叶曲线DE、EF速度增快,E峰呈高尖型,或有AC期延长;二尖瓣前叶曲线幅度低,CE18mm,CD段上升缓慢、延长、呈水平或有EF下降速度减慢90mm/s。5、 临床分期 代偿期与失代偿期 肺心功能代偿期 咳嗽、咯痰、气促,活动后可有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力下降。具有基础疾病的体征和肺动脉高压的体征等。肝颈回流征阳性、颈静脉充盈、右肋沿下可以触及肝脏下极。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表现为呼吸衰竭、有心衰竭、及其他系统损害症状和体征等。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 加重期表现为原有的病情急性加重,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表现为咳嗽、咯黄痰

4、脓痰、发热、呼吸困难,气喘明显加重,肺部可以闻及明显干湿啰音,白细胞和中性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二、 辨证论治慢性肺心病多由于肺脏疾患迁延失治,痰瘀稽留,正虚卫外不顾,外邪易反复侵袭,诱使本病反复发作。本病证候要素以痰、火(热)、水饮、瘀血、阳虚、气虚为主,病位肺、肾、心为主。痰、火(热)多表现于心、脑、肺而成痰浊蒙窍、痰浊蕴肺、痰热蕴肺;气虚多表现于肺、心、肾而成心肺气虚、肺肾气虚;阳虚、水饮多表现于心、肾而成心肾阳虚或伴水泛等;瘀血多兼痰、阳虚、气虚、火(热)。本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多为肺、心、肾的阳气虚损,邪实为痰、火、瘀血。病情发作时的病机以痰(痰热、痰浊)阻或痰瘀互阻为关键

5、,雍阻肺系,时或蒙扰心脑而致窍闭风动;邪盛正衰,可发生脱证之危候。病情缓解时,痰、瘀、水饮减轻,但痰、瘀稽留,正虚显露而多表现为肺、心、肾虚损,见于心肺气虚、肺肾气虚、心肾阳虚,多兼有痰瘀。本病的证候大致为实证类(寒饮停肺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阳虚水泛证、痰蒙神窍证);虚证类(心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兼证类(血瘀证)三类九证候。遵“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急则以清热、涤痰、活血、化饮利水、宣肺降气、开窍立法而兼顾正气;缓则以补肺、养心、益肾为主,并根据气虚、阳虚之偏而分别益气、温阳,兼顾祛痰活血。1、实证类 、寒饮停肺证 主症:喘满不得卧,咳嗽,痰多、色白、质清

6、稀或呈泡沫状,气短、恶寒,遇寒发作或加重,舌质淡。次症:周身酸痛,发热,舌体胖大,舌苔白、滑,脉弦、紧。 诊断:咳逆喘满不得卧或气短;咳痰、色白、清稀或呈泡沫状;恶寒或并发热,遇寒加重;周身酸痛;舌苔白或白滑,脉紧或弦紧。具备、两项,加、中一项。 治法:疏风散寒,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6g,桂枝9g,干姜9g,细辛3g,白芍12g,泽泻12g,紫苏子9g,苦杏仁9g。饮郁化热,烦躁口渴者,减桂枝、干姜,加黄芩12g、桑白皮12g;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加射干9g,喘息不得平卧,加白芥子9g、葶苈子(包煎)12g;肢体疼痛者,加羌活9g、独活9g;头痛者,加白芷9g、葛根9g。

7、 中成药:小青龙颗粒每日3次。 、痰热壅肺证 主症:喘促,动则喘甚,咳嗽,痰粘稠,痰黄,胸闷,口渴,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次症:发热,烦躁,紫绀,不能平卧,纳呆,咯痰不爽,气短,舌苔干燥。 诊断:喘促或胸闷气短、甚者不能平卧,动则加重,或咳嗽;痰色黄或粘稠,咯痰不爽;发热或口渴;大便干结;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或脉数或滑数。具备、两项,加、中两项。 治法:清热化痰,宣降肺气。 方药:清气化痰丸加减。 瓜蒌15g,胆南星6g,法半夏9g,浙贝母9g,栀子9g,桑白皮12g,黄芩12g,苦杏仁9g,玄参12g,陈皮12g,桔梗9g。痰鸣喘息不得平卧者,加厚朴9g,紫苏子9g

8、,葶苈子(包煎)12g;咳痰黄多者,加薏苡仁12g,败酱草15g,鱼腥草20g,冬瓜仁12g;痰多粘稠者、咯痰不爽者,减半夏,加百合12g,百部12g,荸荠30g;胸闷痛明显者,加延胡索9g,枳壳12g;大便秘结者,加酒大黄9g,枳实12g,芒硝(冲服)6g;热甚烦躁、面红、大汗出者,加生石膏(先煎)20g,知母12g;热盛伤阴者,加天花粉12g,生地黄15g;痰少质粘,口渴,舌红苔剥,脉细数,为气阴两虚,减半夏,加西洋参9g,沙参15g,麦冬15g;尿少浮肿者,加车前子(包煎)12g,泽泻12g,大腹皮12g;兼有血瘀者,加赤芍12g,桃仁12g;外感风寒者,加麻黄6g,紫苏梗9g。 中成药

9、:肺力咳胶囊;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 、痰湿阻肺证 主症:喘促,动则喘甚,咳嗽,痰粘稠,痰白,胸闷,胃脘痞满,纳呆,食少,舌苔白、腻,脉滑。次症:咯痰不爽,气短,痰多,痰清稀,乏力,腹胀,便溏,舌苔薄,脉弦。 诊断:喘促或胸闷气短,甚者不能平卧,动则加重,或咳嗽;痰多,色白或清稀或粘稠;纳呆或食少;胃脘部痞满或腹胀;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具备、两项,加、中两项。 治法:燥湿化痰,宣降肺气。 方药:半夏厚朴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姜半夏9g,厚朴9g,茯苓15g,葶苈子(包煎)12g,白芥子9g,紫苏子9g,莱菔子9g,薤白12g,枳壳9g,生姜6g。脘腹胀闷,加木香9g,陈皮12g;口黏、纳

10、呆者,加豆蔻9g,白术12g;大便秘结者,加焦槟榔12g,枳实9g;尿少浮肿者,加车前子(包煎)12g,防己12g,大腹皮12g;外感风热者,减薤白,加金银花12g,连翘12g,僵蚕9g;外感风寒者,加麻黄6g,荆芥9g,防风9g。 中成药:祛痰止咳胶囊。 、阳虚水泛证 主症:咳嗽,喘促,气短,肢体浮肿,苔白,胸闷,不能平卧,乏力,紫绀,舌苔白。次症:心悸,痰少,肢冷,畏寒,纳呆,神疲,尿少,舌苔滑,脉沉、滑、弦。 诊断:喘促或胸闷气短,甚者不能平卧,动则加重,或咳嗽;肢体浮肿;神疲乏力、动则加重;心悸,动则尤甚;肢冷或畏寒;舌苔白或白滑,脉沉滑或沉弦。具备、两项,加、中三项。 治法:温补心肾

11、,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和五苓散加减。炮附片(先煎)9g,肉桂(后下)6g,细辛3g,茯苓15g,白芍12g,白术12g,猪苓12g,泽泻12g,防己9g,赤芍12g,生姜6g。畏寒肢冷甚者,去生姜,加干姜9g;血瘀而紫绀明显者,加川芎9g,泽兰12g,益母草12g;水肿,心悸,喘满,倚息不得平卧,咳吐白色泡沫者,加椒目6g,葶苈子(包煎)12g,牵牛子6g;脘腹胀满者,大腹皮12g,焦槟榔15g,枳壳12g;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9g,黄连6g,竹茹3g;浊邪上犯而呕吐严重者,可用大黄9g、姜半夏9g水煎灌肠;浮肿消失者,重在温补心肾,可去猪苓,泽泻,加淫羊藿9g,人参9g;兼有伤阴而口渴、

12、舌红者,减生姜、猪苓,阿胶(烊化)12g,玄参15g,天冬15g。中成药:济生肾气,参附注射液。 、痰蒙神窍证 主症:喉中痰鸣,痰粘稠,喘促,动则喘甚,头痛,烦躁,恍惚,嗜睡,谵妄,昏迷,瘈疭甚者抽搐,舌苔白腻,脉滑、数。次症:苔白、黄。 诊断:神志异常(恍惚、嗜睡、谵妄、昏迷),或瘈疭甚至抽搐;烦躁或伴头痛;喘促,动则加重;喉中痰鸣;舌苔腻,脉滑或脉数。具备、中一项,加、中二项。 治法:豁痰开窍醒神。 方药:涤痰汤加减。法半夏9g,橘红12g,郁金12g,天竺黄9g,枳实9g,人参9g,川芎9g,细辛3g,石菖蒲6g,远志9g。舌苔白腻,脉滑为痰湿者,法半夏易为姜半夏,减天竺黄,加白芥子9g

13、,莱菔子9g,或配合苏合香丸;痰热内盛,身热,谵语,舌红绛、苔黄者,减川芎、细辛,加水牛角(先煎)50g,胆南星6g,连翘12g,黄连6g,炒栀子9g,或家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腑气不通者,加大黄(后下)6g,芒硝(冲服)6g;抽搐明显者,加钩藤9g,全蝎9g,羚羊角粉(冲服)0.6g。 中成药:偏痰浊蒙巧者,苏合香丸口服或鼻饲,每次1丸,每日1-2次;偏痰热蒙巧者,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每次1丸,每日1-2次;清开灵注射液40ml或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滴,每日2次。2、 虚证类 、心肺气虚证 主症:喘促,动则喘甚,胸闷,气短,心悸,怔忡,乏力,动则气短,乏力、心悸加重,神疲,自汗,易感冒,舌

14、质淡,舌苔白,次症:咳嗽,脉结、代。 诊断:喘促或气短,动则加重;心悸或怔忡,动则加重;易感冒;神疲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面目虚浮;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细弱。具备、两项,加、中两项。 治法:补益心肺。 方药:养心汤加减。人参9g,黄芪15g,肉桂6g,茯苓15g,麦冬12g,远志12g,五味子9g,僵蚕9g,浙贝母9g,赤芍12g,陈皮9g,炙甘草9g。咳嗽痰多,舌苔白腻者,加法半夏9g,厚朴9g,苦杏仁9g;动则喘甚者,加蛤蚧粉(冲服)3g;面目虚浮,畏风寒者,加淫羊藿9g,泽泻12g,车前子(包煎)15g;心悸,怔忡,自汗者,加煅龙骨(先煎)15g,煅牡蛎(先煎)15g,浮小麦12g;

15、肢体浮肿者,加车前子(包煎)12g,泽泻12g。血瘀较甚者,可选择补阳还五汤化裁。中成药:偏心气虚者,补心口服液;心肺气虚兼有血瘀者,选用补肺活血胶囊。 、肺肾气虚证 主症:喘促,胸闷,气短,动则加重,咳嗽,面目浮肿,头昏,神疲,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小便频数,夜尿增多,舌质淡,舌苔白,脉沉、弱。次症:痰白,耳鸣,咳时遗尿,苔腻,脉细。 诊断:胸闷气短,动则加重,甚则喘促;神疲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易感冒;腰膝酸软;头晕或耳鸣;面目浮肿;小便频数,或夜尿增多,或咳时遗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细弱。具备、中两项,加、中三项。 治法:补肾益肺,纳气平喘。 方药:人参补肺饮加减。人参9g,黄芪18g,麦冬15g,山萸肉9g,五味子9g,补骨脂9g,浙贝母9g,紫苏子9g,赤芍12g,枳壳12g,陈皮12g。咳嗽明显者,加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