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5(50分)(教育精品)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309169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5(50分)(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突发5(50分)(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突发5(50分)(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突发5(50分)(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突发5(50分)(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5(50分)(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5(50分)(教育精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试卷5选择题DBABC ACAAA ADDDA 判断题XX窗体顶端1危险要素可以分为自然危险要素、人为危险要素、技术危险要素和( )要素四类。 A、社会危险要素B、主观危险要素C、客观危险要素D、环境危险要素 2突发事件的类型按形成过程可分为( ) A、蔓延性突发事件/周期性突发事件/突发性事件B、直接性突发事件/间接性突发事件C、显在性突发事件/潜在性突发事件D、内部突发事件/外部突发事件3应急预案的分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和( ) A、单项预案B、特殊预案C、个别预案D、单位预案4物资储备的方式包括实物储备、合同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和( ) A、市场储备B、生产技术储备C、人

2、才储备D、能源储备5以下为引咎辞职的官员是( ) A、孙政才B、黄菊C、孟学农D、赖昌星6教育领域突发事件的特点包括: A、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性B、城市是多发地区C、高年级学生更易发生事故D、教师安全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7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应急预案中基本都确立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责任制度。 A、分级负责B、属地管理C、一把手D、以上都对窗体顶端8教学技术人员可以分为专任教师、教学辅导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等。 A、教学管理人员B、后勤人员C、保卫部门人员D、以上都不对 9在大量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的场所,一般情况下,下面()种动作容易引起静电。 A、快速奔跑B、大声呼救C、俯

3、身慢走D、静止不动10禽流感病毒可通过()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都可以被感染。 A、消化道和呼吸道B、空气C、食用煮熟的禽肉D、食用禽类的蛋11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造成。 A、建筑物倒塌B、地震的余波C、地震引起的火灾D、地震引起的传染病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山洪爆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B、碰到因遭受泥石流、塌方等导致受伤的人,首先要将其受伤的部位固定下来,不要发生晃动。C、应对地震灾害时,就近躲避,选择教室内结实、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D、以上说法都对13如果发生食堂食物中毒,下述应对方法中正确的

4、是: A、如果学生服用时间在12小时内,可使用催吐法;B、如果服用时间已经超过23小时,且精神较好,可服用些泻药;C、如果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是用鲜牛奶或其他含蛋白的饮料灌服;D、以上说法都对14使用遇险求救声音信号,应按照( )规则。 A、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30秒钟后重复;B、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30秒钟后重复;C、三声长,三声短,再三声长,间隔一分钟后重复;D、三声短,三声长,再三声短,间隔一分钟后重复;15发生核事故,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尽量留在室内,关闭门窗和所有通风系统;B、如在室外,用湿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沿下风方向就近躲到人防工程内;C

5、、衣服或皮肤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时,小心地脱去衣服,仔细洗手、洗脸、洗头发;D、身体受到污染,大量饮水,使放射性物质尽快排出体外,并尽快就医;判断题 - 1判断:在紧急情况下,大型公共场所,如体育馆、礼堂、教室、医院等,均为应急避难场所。( ) 正确 错误 2判断:应急救援队伍是根据指令对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响应,承担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救援和应急控制的任务,且可以参与突发事件的预测、响应与处置、事后恢复与重建各项工作的队伍。( ) 正确错误3判断:突发事件的分级是有绝对标准的。( ) 正确错误4判断:突发事件就是紧急状态。( ) 正确错误5判断: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是政府通过一定的新闻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信

6、息的行为。( ) 正确错误主观题1 名词解释:危险要素 所谓“危险要素”,就是指“可能对人、财产和特定地方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的危险源或极端事件”。危险要素可以分为自然危险要素、人为危险要素、技术危险要素和环境危险要素四类。2 2名词解释:社区 是由居住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群组成的,具有相关利益和内在互动关系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3 名词解释:SARS 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全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简称SARS,是一种因感染SARS相关冠状病毒而导致的以发热、干咳、胸闷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出现快速进展的呼吸系统衰竭,是一种新的呼

7、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情进展快速。4. 简答题:简述影响突发事件分级的要素。突发事件客观属性、作用对象承受能力、社会整体控制能力。5. 简答题:简述应急预案的分类。综合预案(总体预案),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如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现场预案,如瓦斯爆炸事故现场应急预案。单项预案,如奥运火炬传递预案。6论述题:简述应急预案演练的步骤。 答:一、科学编制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生产经营单位在各行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的规范下,也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并定期组织实施预案的演练活动。但由于不少生产经营单位在演练活动前,没有编制演练方案或演练方案缺陷较多,导致活动未能

8、达到检验预案的目的。因此,编制科学实用、贴近实战、可提高演练成效的事故救援演练方案,成为应急管理工作应重视的问题。二、方案章节设置一套成熟实用的演练方案,必须有清晰的章节、完善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演练活动的顺利开展。应急演练活动是应急预案从书面走向实战的桥梁,能够检验预案编制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也为政府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不断完善预案、提高预案的减灾功能提供了最佳途径。模拟演练并不是简单地将预案中的程序或措施通过口头或行动表现出来,而是假设事故或事件场景出现后,应急人员应当顺利有效地处置突发危害因素的行动。因此,应急预案的演练方案应以某项应急预案为基本框架,以演练人员动作节点和程序节奏为主

9、要内容的动作脚本。演练方案的章节是构成方案内容的骨架,为演练程序、动作提供了支撑。一份演练方案要由全面的章节构成:演练的具体目的;演练类型、规模与响应级别;假设目标和模拟事故与演练时间;参演人员构成及其职责;演练准备与演练过程;相关说明等。三、方案主要内容演练方案的内容是成功进行演练的关键,内容的缺陷或偏差会导致演练组织者的目的不能顺利实现,因此方案内容设置至关重要。演练方案中各章节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演练的目的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应急预案的类别、级别是不同的。在生产经营单位中,分别建立了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以及现场预案。进行演练时,一并将所有预案一起实施是不可能的,只能择其中一两项来进行,每

10、个项次的演练都有不同的具体目的。因此方案首先要规定某项演练的具体目的,为演练活动指明总体目标。2.演练类型、规模与响应级别明确演练类型。预案的演练类型分为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3种类型。演练活动应遵循由简及繁、循序渐进的方式从桌面演练开始,逐步推进为全面演练;由口述场景演练,逐步推进为动作行动演练。明确演练规模与响应级别。无论是政府制定的预案,还是企业制定的预案,都规定了突发事件后应急响应的级别,级别越高影响范围越大,演练规模也就越大。在演练方案中,应当明确参与人员是单部门参加还是多部门参加;演练是否需要上级或外部给予响应或支持。例如: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实战过程中,是否需要单位外部的消防资

11、源给予响应配合,应在方案中明确出来。3.假设目标和模拟事故与演练时间尽管各生产经营单位属于不同的行业,具有不同规模,但都会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部分单位还存在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标注的重大危险源。根据要求,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每年都应对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因此,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首先根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的结果,筛选确定适宜的危险点作为演练的假设目标与类别。其次,根据自然季节确定以季节性灾害为假设目标的演练,以使方案具有针对性。例如:在雷雨多发季节前,就应对雷击引发的次生事故预案进行演练。确定演练的具体时间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各类参演人员参加演练的时段不

12、影响自身的工作;其次应尽量避免过多干扰居民生活、社会道路交通。演练方案中明确演练启动时间是必需的要素,但是在演练前应当对参与演练的行动人员保密,以真实地反映行动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4.参演人员构成及其功能、职责为了达到演练的目的,在演练行动中,需要各类参演人员,即应急行动人员、进程控制人员、评价人员、模拟人员、观摩人员等等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预案规定的程序或动作。参演人员需要对演练进程和关键动作进行记录,才能得出对预案文本和演练行动的评价结论。因此在演练方案中,应明确各参演人员的类别、数量及其职责。应急行动人员是根据模拟场景和紧急情况作出反应,执行应急预案中预定程序或动作的人员。由预案中规定

13、的现场指挥、现场救援、应急通信、物资支援等类人员构成。演练进程控制人员是管理并设置场景,控制演练行动节奏,监护行动人员的安全,指挥解决现场出现问题的人员,承担现场导演的职责。在演练中,控制人员应确保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或动作得到充分演示,确保演练活动对于演练人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演”的手段达到“练”的目的。由于演练进程控制人员是关系演练能否成功的关键人员,所以应当由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演练方案的人员担任。评价人员在演练行动中的工作是观察行动人员和模拟人员的行动,并记录演练的详细经过,如:时间、地点、人物、出现的事件、行动是否有效等。在演练过程中,评价人员不应干涉演练人员执行的具体任务,应根据

14、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记录,便于在演练效果评价时点评演练过程并出具演练报告。为了能够便捷地进行记录,评价人员应事先根据预案和演练方案设计制作评价记录表,以便记录各个事件或动作。进行规模较大的功能演练或全面演练前,评价人员还应当对不同的行动人员进行分工评价,以确保对演练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模拟人员是演练场景中,与应急行动人员相互作用的人员。其主要功能是:模拟事故场景中的人员(负伤者、干扰者等)、外部救援机构的人员、围观人员、自愿行动的志愿者等。模拟人员的设置应当与场景设置相统一,其现场动作越逼真,就越能够检验出应急行动人员现场处置能力的水平。外部观摩人员一般由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人员、企业上级机关的领导、

15、应急管理专家、友邻企业或附近居民的代表构成。对于生产经营单位内部来说,各级领导、相关部门的人员都可构成演练观摩人员,不同类别和规模的演练可邀请不同的观摩人员参与。观摩人员到场实地观摩演练过程,是一个关键环节,因为作为外部人员的评价意见缺少感情色彩,具有客观性,且外部专业管理人员和专家的指导对提升本单位的应急管理水平作用明显,同时演练单位还可以借此机会向政府、上级部门、友邻单位、附近居民展示本单位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5.演练准备与演练过程演练准备与演练过程是方案中的重点章节,是演练方案的重心,各种类型、规模的演练都应事先做好详细的准备工作,具体内容如下:(1) 文件准备阶段:a确定演练目的和规模与响应级别。 B确定各类参演人员。 C设计演练场景,如:人员受到伤害或者围困;现场对外通信中断;火势凶猛,初期扑救失败,现场火势扩大,威胁附件其他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